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石屏方言的"嚜"是重要的话题标记。"嚜"后置于名词性、谓词性成分后,部分介词短语以及小句后。"嚜"还出现在石屏方言特殊的话题结构中,比如同一性话题结构、受事话题结构和差比句话题结构等。  相似文献   

2.
"嘞"是周口方言中非常有特色的语言成分,出现频率之高是方言中较为少见的,不仅是结构助词,也是语气助词,并且在句中和句尾时有不同的用法和意义。本文我们通过对句中语气词"嘞"的用法进行描写分类,并尝试对句中语气词"嘞"作为话题标记的作用进行探讨分析。我们认为,通过对句中语气词"嘞"在周口话中作为话题标记的用法和作用进行描写分析对丰富周口方言语气词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话题—述题结构模型,分析讨论了现代汉语讨论型语段的特征、类型、结构和功能等问题,并试图归纳讨论型语段的基本结构模式。用话题—述题结构模型分析汉语语段对汉语话题研究和语段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于"(NP)+V+起来+AP"结构,学术界有较大的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它是汉语所独有的中动结构,有的学者认为它是汉语普通的话题句.本文运用主述位理论,从篇章功能学的角度,考察了"(NP)+V+起来+AP"结构出现的典型语用环境,分析了"(NP)+V+起来+AP"的复项主位模式,认为"NP"是话题主位,"V+起来"是人际主位.  相似文献   

5.
石爱兵 《现代语文》2006,(10):13-14
徐烈炯在《话题句的合格条件》(2002)一文中综述了前人对话题结构尤其是汉语话题结构的种种限制性条件,然后,把话题结构的合格条件归并为两大点:一是述题的句法条件,即述题必须独立成句,或者说述题本身必须合乎语法;二是话题的语义、语用条件,其中又包含两小点——a.话题定指或类指,b.话题表示对比、强调。这些限制性条件应该说考虑全面,既有句法方面的,也有语义和语用方面的,三个层面均已涉及,用这些限制性条件的确能解释很多话题句的合格与不合格现象。但我们认为,从作者的分析来看,静态考察可谓周密,动态考察却不够彻底。故我们想在以下几方面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6.
日语当中的题述句,指的是由主题部和叙述部构成的句子结构,含有这种结构的句子叫做题述句。汉语从语用学角度也提出了主述结构这一类似日语题述句的句子类型。除了"は"提示句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提示方式构成题述句,本文从陈述方式角度出发主要对比研究日汉题述句的当中除"は"提示句以外的题述句的句子构造。  相似文献   

7.
“话题-述题”结构的频繁使用构成汉语法律条文的一个明显的文体特征。由于汉语和英语在话题结构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有些包含“话题-述题”结构的汉语法律条文常成为英译的难点。汉语法律条文中常见的“话题-述题”结构有三种类型:1、主谓结构或短句;2、动宾结构;3、偏正结构。将汉语中带有“话题-述题”结构的法律条文翻译成英文时,常需要根据其语用特征,摆脱原文结构和语序的束缚,转换成条件状语、其它状语结构、或名词性短语。  相似文献   

8.
本区别了主语-谓语、主位-述位和话题-说明这几组语言学概念,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汉语话题的特点及如何运用话题-说明机制对汉语进行分析。认为从语言心理和语言习惯角度看,汉语的话题结构属于正常词序;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看,汉语是注重话题的语言。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功能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主述位结构应用到英汉翻译研究当中,对两种语言的小句主住结构进行对比,并试图分析这种差异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英语是主语凸显的语言,汉语是话题凸显的语言,本文通过一些英汉互译的实例分析,得出在翻译中需要分析小句的主述位结构,根据语句在具体环境中需要表达的意义来决定在译文中是否转换原文的主述位结构.  相似文献   

10.
从隐现和替换看“关于”、“对于”的语义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秉震 《中国语文》2012,(2):139-148,192
"关于"、"对于"的隐现是由话题句内部话题和述题之间的语义关系决定的,当话题和述题之间语义关系密切时,"关于"、"对于"倾向于不使用,当语义关系不明确时,二者必须使用。"关于"、"对于"的替换由述题中的动词和名词性成分的语义小类决定,"关于"倾向与言说动词、内容义名词、言说动词的小句宾语共现,"对于"倾向与心理动词、心理名词及心理动词的小句宾语共现。当述题中的动词或名词兼有言说义和心理义时,二者可以互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