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物质生活日益提高的环境下,群众对文化和精神方面的需求也日趋丰富。近年来,在省和市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仁怀市群文工作者以文化馆为龙头,对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大趋势积极顺应,获得了良好的效应。本文将以文化馆对群众文化的辅导作用、加强文化馆的群众文化工作的途径两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李春华 《大观周刊》2012,(16):143-143
地方文化馆是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的指导中心、创作中心、培训中心、活动中心,是学习、宣传、实践先进文化的主体力量,在服务基层群众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体制的原因,受经费、人才、设备、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加之市场经济和大众娱乐文化的冲击.不但各项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困难重重,政府和人民对地方文化馆的认同感也越来越低。本文对文化如何更好地发挥在服务群众文化活动中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颖 《大观周刊》2012,(44):291-291
群众文化是我国文化发展和水平提升的一种发展趋势和表现形态,是我国独特的文化表现形态,是群众追求自我发展、建设和谐文化氛围的重要形式,群众文化的艺术教育应发挥文化馆的作用,提高文化馆干部素质,切实加强群众文化专业的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4.
赵德霖 《新闻世界》2011,(9):224-225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下,群众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活跃人民群众健康向上的文娱生活,提高全民文明素质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基层文化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是,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总体上还不相适应。文化不能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这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文化滞差”现象。  相似文献   

5.
宗淑凤 《大观周刊》2012,(25):97-97
群众文化是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而进行的各类文化活动。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群众文化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丰富人民业余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素质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现有的群众文化巳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本文对我国基层群众文化的现况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治动。希望南新时朝基层群众文化的工作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田媛媛 《新闻世界》2013,(2):136-137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迫切。面对新形势,社会群众文化事业必须与时俱进,继续坚持“立足阵地、面向群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思路,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促进群众文化事业健康稳步地发展。而做为社会公益性机构的基层文化馆、站,是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龙头兵”,更是任重而道远。如何加强专业和业余的文化骨干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各类文化活动的质量?如何将馆办活动与社会性的群众文化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使之更具广泛性和持久性?如何以新视角和新手段挖掘整理民间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并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如此等等,都给基层文化馆、站提出了新要求、新课题和新任务。由此,仅就本地区及笔者的工作实践,谈几点个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汪华生 《大观周刊》2012,(34):127-127
文化馆在提高人们群众文化素质与知识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发挥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呢?笔者从群众文化建设的意义入手,从增强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主导意识、深化改革并发挥文化馆的主导作用、端正服务态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魏晓琴 《大观周刊》2012,(52):93-93
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群众文化遇到了冲击和挑战,要促进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就必须采取一定的策略。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自我进行的,以满足的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以文艺娱乐为主要内容的自我完善的需求及其表现。在社会生活中,群众文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是人民群众自我娱乐、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掌握文化和创造文化艺术的活动,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广泛性。  相似文献   

9.
文化馆、站是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初期,党和政府重视了这一事业的建立与发展。 1949年至1952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北京市在接管、改造民国时期留下的鼓楼、前门箭楼两个城区民众教育馆以及门头沟、长辛店、南苑、高碑店四个郊区民众教育馆的基础上,同时建立发展新的文化馆、站,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奠定基础。在这一时期,各文化馆、站主要配合党和政府中心工作,面向广大市民.开展时事教育、政策宣传、识字扫盲、科学普及等活动。  相似文献   

10.
红梅 《大观周刊》2013,(10):132-132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下,群众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活跃人民群众健康向上的文娱生活,提高全民文明素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文化馆是国家设置的代表各级地方政府为满足广大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纯公益性群众文化事业机构.……  相似文献   

12.
刘霞 《大观周刊》2013,(9):193-193
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新时期,群众文化作为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了建设和谐社会,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娱生活。本文主要分析了新时期群众文化的特点,并提出了建设群众文化的几点途径。  相似文献   

13.
美术文化活动是人民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开展有意义的文化美术工作有利于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本文通过对群众文化美术工作的组织和开展现状进行介绍,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以期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和壮大.  相似文献   

14.
李兰臻 《大观周刊》2012,(32):84-85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楚设小康社会,在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时期,广大农村群众物质生活日趋丰富,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精神生活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所以,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应是乡镇文化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张军 《大观周刊》2012,(34):43-43
群众文化是面向社会大众的文化,是群众广泛参与实践的文化。群众文化作为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政治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文章阐述了群众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指出群众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群众文化建设需在发掘中华民族精神、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凝聚构建和谐社会精神动力等方面加以推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6.
群众文化的宗旨是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它以人民群众自发或有组织的活动为主体,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艺形式为中心内容,广泛吸引社会大众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的社会现象。群众文化多传承于民间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底蕴和内涵,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层次,促进了社会和谐,对于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群众文化的创新发展对社会和谐文化的形成起到了显著功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相似文献   

18.
强化基层文化服务,把科学、健康、高尚的精神食粮送到人民群众中去,这是摆在文化馆面前的一项重要而又经常的工作。对此,平湖市文化馆作了长期探索,并积累了一套工作方法。为传播先进文化,推进基层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张海燕 《大观周刊》2012,(52):92-92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自行组织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发展和表现彤式,具有很高的民主性质和自由程度,一般说来,群众文化都是由人民群众自行组织和白由发展,不受任何组织制度和艺术形式的限制,仅仅只是一种娱乐和传递快乐的方式,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话.也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但从更深的层面上说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充实和享受,是人们积极向上和乐观生活状态的充分呈现。  相似文献   

20.
电视作为新闻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重要的宣传工具,肩负着把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的重要政治使命,承担着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