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媒介技术变革带来了复杂多变的网络融合性媒介环境,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在这一纷繁的媒介环境中经常性地表征着网络娱乐、社交及狂欢沉迷等失范的一面——大学生所处媒介环境及其媒介行为失衡成为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关注的重要问题。依据媒介环境学生态理念推导"媒介技术(偏向)-媒介环境(偏向)-媒介认知和行为(偏向)-媒介素养(偏向)"范式,进而论述通过建构满足大学生身份角色需求的媒介生态(技术与文化生态为主)环境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以发挥环境对大学生的涵化作用,帮助其改善自我媒介环境,以及改善媒介认知、消费和(创新)应用行为——即媒介生态视域下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
媒介生态失衡的调适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代表着一个具有相当复杂性和流动性的系统,任何生态中发生的一切都是该系统中诸多因素间错综复杂的互动作用的结果。媒介生态作为一个变动的系统,媒介本身的多元化、媒体内容的多样性都促进了传媒的发展,但一些传媒的发展却是以破坏传媒生态为代价。运用生态学方法,运用"人——自然——社会"和谐一致的观点,可为我们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提供新的视界,重新去思考媒介社会责任回归的重要性,对媒介生态失衡进行调适与重建,进一步净化传媒生态空间,最终引导整个社会健康和积极向上。  相似文献   

3.
议程设置是传播效果研究的经典理论,媒介议程设置是指精英媒介作用于普通媒介的重要影响。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较为优秀的电视节目都有照搬照抄国际精英媒体之嫌。国内电视节目"真人秀热"、"婚恋热"、"调解热"等出现模仿复制现象,我国电视媒介的生态出现严重的同质化倾向,这无疑是媒介议程设置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生态学与媒介的结合,产生了"Media Ecology"(直译为"媒介生态学")这一媒介研究的分支学科."媒介生态"这个词是从国外泊来的,但是关于媒介生态的研究,国内外研究者对其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本文对国外、国内媒介生态学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分析,从而得出国内外关于媒介生态学研究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张茂伟 《今传媒》2011,(7):20-23
本文从媒介生态研究范式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政府媒介行为的调适问题,分析了新环境、新范式中重新审视政府媒介行为的必要性,以及媒介环境中政府与媒介间的整体关联互动现状,指出在寻求媒介生态平衡过程中,政府组织应该由试图对媒介的绝对控制转向追求一种较高的媒介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媒介生态视角出发,认为媒介生态作为整个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竞争和相互利用,媒介生态系统本身以及与外部生态关系的平衡将会直接影响到人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进而影响到生态城市形象的构建。并提出,通过以媒介生态整体观定位生态城市、以媒介生态互动观传播生态理念和以媒介生态规划观构建城市景观等三个方面,处理好城市功能与生态、人文的关系以及城市物质要素和复合要素的关系,进而构建出生态城市的完整形象。  相似文献   

7.
张璀  宁耕 《视听界》2002,(6):77-78
所谓“媒介生态”,是指某一特定时代中媒介各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之间、媒介与某外部环境之间相互关联制约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结构。中美两国由于不同的政治文化氛围、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生活形态和媒介本身的属性等诸多因素造就了不同的“媒介生态”。因此,作为两国电视节目所共有的节目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3,(7):9-13
每种新的媒介出现都给社会生活带来变化,并促发人们对媒介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思考。对媒介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反思,在理论上形成"硬技术决定论"和"软技术决定论"两种观点。保罗.莱文森将媒介放在人类生态的大环境中,阐释了媒介在人类生存的媒介进化小生境理论。基于媒介进化小生境理论,本文认为媒介对社会影响遵循的是生态技术决定论。技术对社会、对人类的影响依据的是技术与生态的融合情况。  相似文献   

9.
李洁玉  蔡丽梦 《今传媒》2010,18(10):57-58,61
本文拟用传播生态学的观点对CNTV的媒介生态位进行分析,展示其媒介融合策略的优势与不足、机遇与挑战,并对其未来发展作出积极思索。  相似文献   

10.
媒介生态是媒介、社会和受众三个系统相互作用的一种社会文化。本文分析了新闻娱乐化这一近年来显著现象,认为传媒实力不足以逃避监督政治权力、传媒市场化运作、传媒消费主义三者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新闻娱乐化对媒介生态的消极作用,即媒介生态资源多样性面临危机;媒介生态结构功能失衡。  相似文献   

11.
传媒结构与舆论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怡 《当代传播》2006,(3):25-26
当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利益主体不断分化的社会,出现了很多利益有别的社会群体,从而存在表达不同利益要求和不同舆论观点的欲求。而大众传媒结构在体现这种利益和舆论多样性上具有关键意义。我国目前的传媒结构,表面上比较平衡、合理,但是各种传媒不同程度存在的歧视,影响了这种舆论表达的多样性,出现了高度同质化的舆论传播。目前,我国正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谐社会,也应该包含利益及其舆论表达的和谐。维持一定程度的舆论多样性和异质化,体现正常的舆论生态,应该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侯亚丁 《出版科学》2015,23(1):51-59
媒介产业以不同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在保持经济功能的同时,更多地兼任着信息与价值传递的任务.与传统产业相区别,媒介产业从产业存续状态、载体形式、传递环节、对象区间、系统构成、价值形态等各方面,都更多地脱离了传统产业的质料形态,在对信息资源进行搜集、存储、处理、传递、改造、使用等过程中,逐步完成价值进化与拓展,最终完成其“政治性”、“真理性”的目标,造就对国家、政府有着自觉认知的、伦理性的人.  相似文献   

13.
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3  
观念是思想的结晶,行动的向导。媒介生态观念是当代媒介生态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建立人—媒介—社会系统的和谐关系和实现媒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而作出的新闻的认识和理性思考。确立正确的媒介生态观念,对于迎接市场经济的考验,与西方媒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通过追溯媒介生态系统的历史演进,发现媒介技术的变革如何影响到人类文化的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15.
吴江文 《新闻界》2007,(6):98-99
媒介生态直接决定一个地区的新闻事业的发展状态,本文着重从“企业经营“角度对新闻机构“事业单位、企业经营“特殊属性的分析.并将新闻视为产品进行研究,引入了成本概念,指出媒介生态对新闻成本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6.
Engaging two primary texts – Jacques Lacan' 1949 address on the “Mirror Stage” and the ninth chapter of the 1999 film The Matrix –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theme of reflection under the aegis of different media ecologies. Beginning with a critical/deconstructive reading of Lacan's position, I argue that the mirror stage, and perhaps the whole of Lacan's psychoanalytic project, is premised upon the media ecology of print. The Matrix updates this conception of the mirror when depicting Neo's initial release from the simulation of the Matrix.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differences and modifications between these two specular moments reflect a profound shift in media technologies and a concomitant movement between the metaphysics of presence and the metaphysics of pattern.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文献研究为基础,试图描绘出哈萨克斯坦的传媒生态图景。总体上看,哈萨克斯坦多民族、多语言的国情以及俄哈两种主要语言使用不平衡的现象影响到媒体,构成该国传媒业的一大特点。从体制上看,哈萨克斯坦的新闻媒体表面上以私有为主,实则为国家所掌控,大都操控在个别家族及政治垄断集团手中。从新闻从业者来看,记者的报道权有限,自我审查的情况普遍存在。从媒体的角度看,新闻报道质量不高,有偿新闻滋生,媒体内容娱乐化。从新闻教育来看,新闻知识过于陈旧,新闻人才匮乏。  相似文献   

18.
媒介环境学派与“技术决定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决定论”是对媒介环境学派(Media Ecology)最流行的评价。本文从厘定概念入手,以文本研究和思辨分析的方法,探讨媒介环境学派在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和“技术决定论”之间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对媒介环境学派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困境与符号学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环境学派,是以多伦多两位媒介巨匠英尼斯和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传播理论范式.半个世纪以来,该学派已发展至第三代学人.在简要回顾媒介环境学派核心理论体系发展的基础上,文章指出媒介环境学派面临一些理论创新的深层次问题.通过媒介环境与符号环境的内在关联研究,提出媒介环境学派方法论融合创新的线索之一,是将媒介环境视为一种基于符号结构的“软”环境,以更切适于新媒介环境下人与媒介交互关系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网络媒体兴起后,以普通公民为新闻生产者和传播者为特征的公民新闻随之快速发展,并对传媒生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探讨了公民新闻的发展对传媒内、外生态的再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