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9 毫秒
1.
菁灵姐姐:你好!我是一个热心的女孩,很乐意帮助别人。可事与愿违,我帮助别人,有人说我是讨好他;我不帮助别人,又有人说我缺心眼小气;甚至还有人在背后说我坏话,完全不顾我的感受。每当这时,我觉得特委屈。我该怎样被别人理解?万淑琴你是一个热心、乐意帮助他人的人,非常好。这是做人做事的一个优秀品格,希望你保持下去,发扬光大。你谈到的“事与愿违”、“好心”得不到“好评”,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按理说,“助人是一件好事,为何却引来反感与非议呢?不知你是否想过,他真的有困难吗?他有困难自己可以解决吗?他有困难真的欢迎我去帮他解…  相似文献   

2.
卓玛:我觉得自己很差劲。学习上没什么太好的成绩,但我总想,自己虽然没什么优点,但是还很善良,懂得帮助别人,用微笑面对他人。我以为自己可以学着剖析自己,提升素养,后来才发现,善良掺杂着自私,我觉得自己自私  相似文献   

3.
菁灵姐姐:学习的紧张让我喘不过气来。我这个人太笨了,老师讲过几遍的题目都不会,但我又不甘心。我的脾气因此变得很暴躁,常和同学吵架,我几乎没有朋友,每次上体育课时同学们总是一堆一堆地自由活动,而我则独自一人傻傻地看着她们,我很孤独。小白你太自卑了!自卑感与一个人的成长经历、性格、期望值的满意度有关。你的自尊心很强,并不想别人轻视你,脾气暴躁似乎在掩饰你的不足来证实你的“强盛”,却反而让你觉得孤独与痛苦。因为你并不想伤害他人或不想被他人轻视,你采取了回避和逃避的方式,当然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上了初中学业重、难点多…  相似文献   

4.
燕子姐姐:我是一个胆小的女孩,在班上我总疑心别人议论我、指责我,有一次老师不点名地批评某些不好的现象,我觉得就是在批评我。那几天我都神思恍惚,坐卧不安。你说,这种“疑心病”能治吗?渴望帮助的女孩刘娟刘娟同学:通过你的来信我感觉你是一个自尊心特别强的女孩,也很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我非常能理解“疑心病”给你带来的痛苦。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更多地注意自我,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但是,我们应该把握好这个“注意”的尺度。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不会总盯住别人,议论别人。人家在谈论什么,不一定是在…  相似文献   

5.
阳光姐姐: 我很想跟别人交朋友,但是我很怕被人家拒绝.学校里有什么集体活动的时候,我都是默默地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大家有说有笑,其实我也很想参加进去,可总觉得自己融合不到他们中间.很多次,我鼓起勇气想表达对他人的友好,可每次我又忍不住会想:算了吧,想跟我做朋友的人总会来找我的.可是到现在,我还是孤独的一个人.  相似文献   

6.
现实生活中不难见到这样的孩子:学什么总比同龄的孩子慢,做什么也比小伙伴差。他们总是被斥为“笨手笨脚”。这些孩子上学以后问题更多:明明很用功,起得比别人早,睡得比别人迟,可成绩就是上不去。面对老师、家长的责备,他们也很沮丧:我就是笨嘛。他们真的是天生愚笨吗?孩子为什么觉得自己“笨”呢?  相似文献   

7.
蜡烛和电灯     
电灯问蜡烛:"你总是这样被火烧,你的寿命一天一天地减少,你不觉得可惜吗?"蜡烛微笑着说:"我很乐意为别人服务,因为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我也不觉得可惜。"电灯觉得很可笑,便不再和蜡烛说话了。  相似文献   

8.
不少孩子来信说:“孙老师,我感到很孤独,怎么办啊?”其实,孙老师倒觉得,正值豆蔻年华的少男少女体验到孤独并不可怕,这正是自我意识觉醒的一种表现。但是如果你最终不能从孤独中走出来,总是一味地回避社会,最后便可能把自己隔绝起来,得不到成长中所需要信息和情感支持,并为此而感到深深的苦恼和绝望。要想摆脱孤独可以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方面是自己积极主动去接近他人。另一方面是通过改变自我,使别人愿意接近自己。积极主动地接近他人的最好方法,便是关心、帮助别人。当你看到周围的同学有为难之处的时候,如果能主动伸出手去帮他一把,很可能…  相似文献   

9.
卓玛: 我觉得自己很差劲。学习上没什么太好的成绩,但我总想,自己虽然没什么优点,但是还很善良,懂得帮助别人,用微笑面对他人。  相似文献   

10.
背景:雨后的校园,地面还有些湿滑。一位低年级的小同学从我班门前经过时不小心摔了一跤,我班的几位男生看到这一场景,哈哈大笑起来……我赶忙搀扶起那位小同学并安慰了几句。然后,我把那几个袖手旁观、幸灾乐祸的男生训斥了一通。事后我想: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表现得如此冷漠,想不起伸出双手去帮助他人芽作为班主任,我觉得有必要让全体同学通过此事来反思一下自己。因此,我决定筹划一次“养成助人为乐的好习惯”的主题班会。准备:1郾设计问题:当别人需要你的帮助时,你会怎样做芽你觉得帮助他人有意义吗芽读了下面这首被改编的诗“昨日入城市,归…  相似文献   

11.
我和多数独生子女一样,是一个有点自私的孩子。妈妈经常教育我要关心别人,注意与人合作,才能和同学建立真正的友谊。但我总觉得关心别人不如被别人关心舒服,所以就是不愿关心他人。有一天,妈妈带我去玩跷跷板,你上我下地玩得特别高兴。玩了一会儿,突然妈妈压下去再也不用力蹬地了,把我跷在上面下不来。我很着急,让妈妈快蹬地,妈妈只是笑,也不动。我不高兴了,说:“妈妈,把我放下来,我在上面多难受呀!”妈妈用力一蹬,她上去了,我又下来了。就这样,我们又愉快地玩起来,我玩得满头大汗。妈妈很长时间没陪我这么玩了。累了,我们在凉亭休息。妈妈…  相似文献   

12.
新歌叫《有一种力量叫傻瓜》,首先说说你对这里面傻瓜的定义吧!于湉.我觉得傻瓜对于我来讲是执着,不管别人怎么看。可能在别人眼里是一种很傻的行为,但是在我自己眼里就是一种很坚持的信念。“傻瓜”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非常正面的词,所以我有时候叫我的粉丝也叫“傻瓜”(笑)。  相似文献   

13.
所谓“推门听课”指的是事先与教师不打招呼,在临上课前的几分钟,突然插到班级里坐下来听课。这是一种被校长、教育行政人员、研究人员经常采用的认为是“一种有效检查教学质量真实性”的抽查方法,至今在许多地方沿用。当人类进入21世纪,社会在不断进步,人的主体意识也越来越强,“推门听课”这种方法能否继续适用于今天的教师呢?笔者曾对不同年龄的教师做过个别的访谈了解:问题一:当别人“推门听课”后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T1:我觉得很不舒服,有一种不被信任的感觉。T2:我觉得很尴尬,但不能说什么。T3:当我觉得此节课…  相似文献   

14.
花季雨季     
沈老师: 您好!读“花季雨季”这个栏目,我觉得很有启发,我希望您也能帮我解决一些问题。 我觉得我是一个心理有疾病的人,不能与别人友好相处。觉得别人都不太喜欢我。有时,我想一个人独处,不想与人交往,有时又很想与人交往。  相似文献   

15.
这个人曾经那样对我说过,“一想到以后可以对别人说你是我朋友就觉得很自豪。”我甚至可以想到那厮是笑得像个傻瓜一样地说的。 那时候我的心情处于低谷,友情、写作、学生会,总之几乎事事不顺,可是那时候她还在看小说。看着我写得很烂的小说对我说,“以后一想到可以对别人说你是我朋友就觉得很自豪。”  相似文献   

16.
星期日 ,我闲着无聊 ,妹妹递给我一本《思想品德》 ,我翻开发现有一节的题目是《推己及人》觉得有些新鲜 ,接着往下看 ,文章的开头指出 :“推己及人”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文中还举了个事例 :有一位名叫徐特立的老人 ,人们通常叫他徐老。他去看病的时候 ,人很多得排队 ,他于是排在最后面。有位警察叔叔看到了徐老 ,便对徐老说 :“您这么大年纪了还是到最前面去吧 !”徐老不但没有到前面去排队 ,而且对警察叔叔说 :“不行 ,我虽然年纪大了 ,毕竟我是后到的呀 !要知道去替别人着想。”徐特立老人的这句话使我想起以前的一件事来 ,我感到很…  相似文献   

17.
《红领巾》2005,(9)
阳光姐姐: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乐观的人,虽然在别人眼中的我很开朗。我自己知道,遇到问题时我不能很理智地去面对,有时甚至逃避。不开心的时候,我很想大喊大叫,发泄一通,但别人都不能理解我的想法,和爸爸妈妈也没法沟通。我是不是个又悲观又胆小的人呢?四川广元梅子梅子:乐观确实是一种好品质,但也有专家提出:人类进步的动力源于恐惧,比如,因为害怕将来找不到工作,所以努力读书;找到了工作又怕失去工作,所以努力“充电”,学外语呀电脑呀什么的……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盲目乐观有时会令自己失去危机意识,失去斗志。既然在别人眼中你是个…  相似文献   

18.
陆常波 《教书育人》2009,(12):28-30
“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重要主题,是一个人正常的、被世俗社会所认可的一种思想感情状态。“感恩”是尊重的基础。在道德价值的坐标体系中,坐标的原点是“我”,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一切的关系都是由主体“我”而发射。尊重是以自尊为起点,尊重他人、社会、自然、知识,在自己与他人、  相似文献   

19.
“瘦俊牛牛”是我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全老师,“瘦俊牛牛”是他的网名。他呀,以现代的审美观来看,是个标准的“骨感美人”,他自己也觉得很自豪。他人酷,说话更酷。一次写课堂作业,许多同学都写好了,可我有一道阅读题怎么也想不出来。眼睁睁看着其他同学一个个交上了作业。怎么办?干着急不是办法。对了,抄!我抬头看看全老师,他正在专心致志地批作业,哈,机会来了!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了一本别人的作业本,刚刚抄了两个字,就觉得有个人影出现了。我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把别人的作业本压在自己的本子下。我知道来的是什么人,他要是问起来,我给…  相似文献   

20.
心灵SPA     
来信剪辑:考试时我老是关注他人的做题速度,容易分心。在平时也容易在上晚自习时注意他人的学习进度,总觉得别人学习比自己好! 回复:人们往往希望通过“比较”,得到“我比他强”的结果,以此增强自己的自信。但由此获得的。自信”并不是真正的自信,而更像是一种“虚荣”。真正的自信是不因环境变化而受影响的,是“我就是我”的自信,是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与他人无关。学会与自己作比较,才能保证自己的“进步”是真正的“进步”,而不是因为外界变化产生的“幻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