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假日电视的宏观概念出发,分析了中国假日电视的现状及发展历程。并通过对我国"五一"期间电视节目的分析,探讨中国假日电视在发展不平衡、同质化现象严重和电视剧盛行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品牌优势、编排手段、假日特色三方面找寻我国假日电视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假日电视是专门围绕假日的某个主题精心策划、精良制作有一定娱乐性、互动性、参与性并在假期里连续播出的系列节目。据统计我国目前有9亿多电视观众,中国公民全年有三分之一的法定假日,假日里“平均约4成的居民选择出行,而大多数居民仍然选择在家休息”,这就给假日电视提供了广阔而有潜力的观众市场。假日电视以中国特有的新型节目形态,正在提升媒体的社会注意力,扩大品牌知名度,加大广告收益,成为传统电视媒体扩张发展空间的黄金机会。  相似文献   

3.
随着“五一”、“十一”、春节等长假观念的深入人心,假日节目已为我国电视市场催生了一个新的电视收视增长空间,如今的频道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媒体及其频道的竞争力和市场表现。对假日电视的研究应该引起电视人的高度重视,它是电视媒体不可忽视的机遇——是提升频道影响力、扩大品牌知名度、加大广告收益、扩张发展空间的极好契机。电视媒体应该认真研究、调查、预测和分析观众的假日心态和收视需求,加大假日节目的投入,打破各频道和各栏目之间的割据态势,为假日电视进行独立的策划与编排,这样就可以争取更多的收视人群,…  相似文献   

4.
张琼 《今传媒》2011,(8):89-90
假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越来越不容小觑,对于电视行业来说,假日为其带来了更多的潜在消费人群。各个频道更在长假期间推出特别制作节目,这样不单可以增加收视人群,提高收视率,提升媒体的影响力。同时,还可以更好的在受众心里强化媒体的定位,形成市场细分。长假电视节目从初次尝试,到现在的每逢重大假日各国内主流电视媒体必做应景的特别节目这种状态,正越来越清晰的体现出业界对长假电视的价值和影响力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纵观当今各类电视传媒,对假日新闻的报道已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假日新闻逐渐成为新一轮媒体竞争的焦点。那么,在假日期间,如何用新闻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受众?如何使受众在休闲的状态下接收更有价值的信息?如何改变假日电视新闻内容贫乏、流于程式化的现状?从实践层面来看,奉献高质量的假日电视新闻,应当从内容和编排两方面进行理念创新。  相似文献   

6.
谭天  项盈 《视听界》2006,(2):64-66
始于1999年10月的长假制度,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形成了独特的“假日经济”现象。对于电视来说,长假同时是争抢观众眼球的“黄金周”,它不仅催生了中国电视经济新的增长空间,而且大大提升了中国电视的经营管理水平。我国假日电视经历了从打造品牌栏目到整合频道资源,再到实施项目管理的一次次飞跃。一、打造品牌栏目,让假日电视可持续发展假日里,大量的观众同时拥有大量的闲暇,他们是多媒介、多频道时代越来越稀缺的资源。据调查显示:长假期间,电视的总收视率有较明显的增长,并且从2000年开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长假的到来和观众…  相似文献   

7.
假日新闻如何成为百姓生活的“兴奋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朋进 《传媒观察》2004,(10):22-24
假日大众电视传播在西方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体制和形态。在二战结束后,假日电视传播形态就已经在美、英等国初露端倪。美国早在30多年前已经尝试根据季节的变化来调整电视节目的播出编排。而每年的感恩节、圣诞节以及元旦等节假日,主要电视网(台)都会在节目的制怍和编排上  相似文献   

8.
顾晓 《新闻爱好者》2005,(12):66-66
长假制度在我国推行以来,假日电视同假日经济一样,成为国人瞩目的社会现象,各家电视台都开始使出浑身解数,利用难得的7天时间大做章,期冀能够在长假期间打造新的收视制高点。假日电视作为一个崭新的节目形态,已经和正在受到传媒从业和研究的关注,2005年作为长假制度实行的第5年,“十一”期间荧屏节目更为丰富,媒体间的收视竞争更为激烈,全国各上星频道基本上都有假日特别节目和特别编排设计,总体上看:  相似文献   

9.
1999年国庆,我国开始实行连休七天的长假制度。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新的长假制度正在逐步改变着假期里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一大部分的人选择出游等户外活动方式,也有相当比例的人选择留在家里,以与家人一起看电视的方式度过长假。在假日里,各大电视台电视节目的制作和编排从原来的一成不变转换为适应假日需要的多元化多角度的创造,逐渐地,“假日电视”这一现象经过几年的持续发展,从无到有,从不被人所重视  相似文献   

10.
梁桦 《视听界》2014,(1):120-121
对于电视业界来说,长假是争抢观众眼球和抢夺广告资源的“黄金周”,它催生了中国电视全新的增长空间——假目特别编排。假日特别编排是电视频道节目制作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集中呈现。  相似文献   

11.
在电视荧屏缤纷繁杂的世界里,电视散文恰如空谷幽兰,远离喧嚣的尘世,恣意张扬着自己的魅力,以优美的形式和充实的内涵散发出缕缕清香,展现着一个诗意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黄丹斌 《视听纵横》2010,(5):119-120
自2008年至今,每年的农历阳春三月,玉环电视观众服务月就会缤纷上演。这几乎成了玉环电视与观众在春天里的一个激情"约会"。  相似文献   

13.
代维利 《声屏世界》2016,(10):39-40
电视散文把文学与电视相结合,它改变了散文原有的文学形态呈现方式,以优美的语言、 隽永的意境、 精湛的音画和丰富的内涵给亮丽缤纷的荧屏增添了无限的魅力.本文以近年来笔者主创的电视散文作品为例从四个方面对其创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荧屏流金,缤纷夏韵。2008年8月29日至30日,第七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在湖南长沙再度展翅飞翔。这次“瘦身”后金鹰节依然由开幕式暨文艺晚会、电视剧剧本交易投资大会、中国电视五十年暨改革创新三十年高峰论坛、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颁奖典礼、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颁奖晚会暨第七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闭幕式五项主体活动组成。  相似文献   

15.
熊琼 《新闻前哨》2001,(11):38-39
随着国民公休制度的实施,人们的节节假日是越来越多了,“五·一”、“十·一”、春节和每个星期的双休日以及一些农历的节日等。这对于从事电视新闻的人而言,如何在假日发现新闻、采编新闻,使我们的新闻节目更具有可视性,从而充实荧屏、丰富人们的假日生活,更好地发挥党的喉舌作用,就成为值得探讨的主题。 做好假日的新闻节目,首先是广大电视受众了解时政的要求。我们正迎接知识经济的大潮,利用节假日进行“充电”,是适应现代社会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的要求。不断从网络。电视、报纸及杂志上获取新的资讯,是更新知识的应有之义和当…  相似文献   

16.
《浙江卫视周末版》特色初探叶家铮(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教授)浙江电视台创办的《周末版》,在全国率先推出双休日白天的节目体系,这对于电视时间开发、假日节目内容与形式的探索;无疑是一项带有开拓意义的实践。《周末版》开播近一年来,受到省内外和海外观众的普遍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电视荧屏大战已经悄然成为"五一"假日里的一道独特风景。不光是旅游、商家在黄金周内火热血拼,各家电视媒体也是在节目上精挑细选,比拼编排上的高低。通过特别企划、特殊编排上演一幕幕"黄金假日攻略",作为福建省内的老牌媒体——电视综合频道创意先行,策划运筹,在今年的"五一"长假期间华丽出招,倾力打造福建婚庆主持人大赛。此前推出的《大剧会》携“神雕侠侣”带来收视飓风……(一)第一环节:好话连篇评委参考要素:灵活性、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适应能力。A:好词造句:陆续运用现场大屏幕上所出现的与婚礼有关的词,如玫瑰、婚纱等…  相似文献   

18.
节假日期间电视观众的收视特征问题一直是电视媒介研究者关注的热点,2008年是假期调整后的第一年,本文利用AGB尼尔森公司(AGB Nielsen Media Research)提供的节目监播数据,考察了以广东地区为代表的2008年假期调整后收视特征变化情况,以期能对我国"假日电视"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电视社教节目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多数体裁都可以在这个空间施展本领,多种叙事手法都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展示魅力。近几年,电视荧屏上时代意义鲜明、立意深刻、艺术精湛、有强烈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社教节目佳作越来越多,丰富着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面对缤纷绚丽的电视荧屏,怎样才能创作出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吸引观众收看的电视社教节目,契合观众的需求,提高收视率,不仅是电视记者生存的需要,更是一份责任。  相似文献   

20.
长假节目编排策略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长假制度开始于1999年10月,到现在为止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长假制度的实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假日经济"现象。发挥"长假效应"也成为各个电视传播机构的共识,长假期间的电视节目编排,越来越得到各家电视台的重视。假日大众电视传播在西方已经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