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可以发挥其自身特点,对青少年进行环保教育,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引起他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下面就生物教学中的"环保"渗透谈谈自己的一些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2.
一、在美术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热爱自己的祖国,是每个公民都应有的良好品质.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例如,在野外看到哪个地方风景优美就可以把学生带到室外去写生,使学生受到大自然的陶冶,更加热爱大自然并增强环保意识,更增加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相似文献   

3.
从幼儿时期起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幼儿时期起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性[日本]山内昭道著苏真摘译长久以来我认为,为使孩子们身心健康地成长,让他们充分接触大自然,也就是说,让孩子们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尽情游戏,从中形成和发展他们的智慧与情感,是很重要和非常必要的。一、幼儿期环保教育的意义我们都...  相似文献   

4.
宋亮 《教育》2011,(11):30-30
10月23日,安徽省蚌埠市第一实验中学组织部分家委会代表和学生去怀远参加登山环保行活动。活动组织者在其博客里这样写到:“为了提高广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增进同学间的团结和友谊,此次活动和环保结合在一起,可以说也是学生的一次综合素质拓展活动,不仅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愉悦了身心,也增强了学生的凝聚力以及保护大自然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5.
《学周刊C版》2016,(26):113-114
随着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大自然的索取越来越无度,对大自然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森林面积正在逐渐萎缩,动物们正在逐渐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许多物种濒临灭绝,所以环境保护已经刻不容缓。作为一门可以直接和环保结合的课程,已经在不断的强化环境保护的意义。生物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学习环境保护知识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城市的小学生缺乏对大自然的感性认知.把小学生带出小课堂,走进大自然,既可以弥补他们这一方面的不足,还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既可以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又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总之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李莲 《中学文科》2005,(1):43-43
众所周知,地理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即兼有历史性、空间性、实践性及跨文理两科的特殊性。因此,在教学中,地理教师不仅可以教会学生学会生存知识及适应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一般常识,而且还能从中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环保意识和乡土意识的培养。地理作为中学基础教育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特的素质教育的优势,这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8.
环境教育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环保意识是现代人基本素质的重要内容。为了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已经深刻地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因此,环境保护意识已构成了现代人的素质的重要内容。第二、开展环境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心。大自然以及生活在其中的动、植物等构成了人类生存的环境,人类要持续发展,就必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因此,使学生从小树立关心大自然、爱护动植物的观念,从而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懂得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从而日后自觉继承前辈保护这…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 一、情感与价值观培养目标 1、以地球为载体,通过视觉和听觉的互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善于发现美、感受美,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2、通过感受大自然的盎然生机和聆听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地球,对大自然万物生灵的热爱,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0.
教材说明:《保护大自然》是人教版自然教材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环境》的最后一课。本课是这一单元内容的后续和总结。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人的生活离不开大自然;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破坏;大自然被破坏将使人受到惩罚等等,使学生体会到各种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初步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增强自觉保护和美化环保意识,知道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由此向学生进行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1.
小学一年级的自然教学 ,可以说既易又难。刚刚进入学校的学生不仅对自然科一无所知 ,就连普通简易的字也认不全。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得注重“导、细、实”。导 ,就是对学生的开导启发 ,让他们知道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懂得大自然、爱护大自然 !就课本内容来说 ,教学内容大多是常见的 ,儿童感兴趣的。人们都生活在大自然中 ,儿童也不例外 ,他们也知道花草树木、风云雨雪、虫鱼鸟兽、声光电磁、日月星辰等 ,但他们并不了解、不懂这些现象的缘由。我们的教学任务就是要引导他们对自然产生兴趣 ,走进大自然。例如第一课的《美丽的大自然》就是…  相似文献   

12.
万学  李明璞 《小学自然教学》2007,(6):F0003-F0003
2007年3月31日,在武汉市环保大使徐大鹏老师的号召下。两位专家郭耕和唐兆子老师、武汉市七所中小学的师生、武汉观鸟协会的会员,浩浩荡荡地奔赴京山县三阳镇.与三阳镇小学的师生一道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观鸟比赛。此次观乌比赛活动由湖北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主办,主题是“爱鸟,爱自然。做一个环保人”。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增长了学生鸟类知识,还唤起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相似文献   

13.
爱护环境要从小做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提出了: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让幼儿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幼儿的认知,情感正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此时进行环保教育可以帮助幼儿从小了解生活环境,对于他们日后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环境保护的自觉性有关键性的作用,因而教师应从引导幼儿关注环境入手,对幼儿进行环保启蒙教育,了解简单的环保知识,在幼儿亲近大自然的同时萌发保护环境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为朗朗蓝天所覆盖所笼罩的泱泱大自然,是一个广阔的永远生机盎然的对儿童少年的成长不可或缺的好课堂。引导学生到“蓝天下的课堂”去观察去感受去思考,不仅可以使他们的知觉更敏锐,思维更缜密、创造力更活跃,在智育中起着巨大作用,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使他们更加热爱周围世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地,大大丰富精神生活。 (一)发展智力的好场所人类从大自然走来。大自然是人类知识的最初源头。苏霍姆林斯基说:“大自然这本书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书。’”学生在打开课本的书页之前,或者在学  相似文献   

15.
宋亮 《教育》2011,(31):30
10月23日,安徽省蚌埠市第一实验中学组织部分家委会代表和学生去怀远参加登山环保行活动。活动组织者在其博客里这样写到:"为了提高广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增进同学间的团结和友谊,此次活动和环保结合在一起,可以说也是学生的一次综合素质拓展活动,不仅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愉悦了身心,也增强了学生的  相似文献   

16.
《这个世界的音乐》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它不仅带着我的学生们再一次走进了神秘的大自然,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而且还为他们解开了一个又一个的大自然奥秘。  相似文献   

17.
会飞的花儿     
授课年级: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 教学目标:通过表现蝴蝶的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感知蝴蝶给生活带来的美,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8.
<正>在环境保护已成为人类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的今天,品德课理所当然肩负着对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使命。在品德课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一、挖掘教材中的环保素材,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开展环保教育是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任务之一,像《爱护家庭和公共卫生》、《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等  相似文献   

19.
油画棒风景写生画作为绘画基本功训练的一种方式,在创作过程中既可以锻炼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培养他们眼、脑、手综合运用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其认真细致的表现能力,还可以通过风景写生接触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从而形成良好的品德。  相似文献   

20.
活动目标: 1.感受春天的美丽,培养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