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发展承德旅游应潜心研究的几个问题高俊虎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承德以它辉煌灿烂的外八庙古建筑群、避暑山庄和独特的自然风光,每年吸引100多万国内和几万国外游客来此观光旅游。旅游给承德经济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旅游搭台,经济唱戏”,这是旅游给承德人民最深的...  相似文献   

2.
承德旅游应以2011年中国旅游的主题为目标,彰显我们的主流文化,弘扬地域文化,打造精英文化,提升承德旅游的区位价值,迎接八方游客,增加消费,带来综合收益,促进承德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存的方式     
也许,你已经欣赏过大堡礁,从新几内亚岛一直到澳大利亚,延绵有1000多里。导游经常带着游客去那里参观。在一次旅行中,一名游客问了导游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注意到在礁湖一侧的大堡礁看上去苍白暗淡、毫无生机,而在海水一侧的大堡礁则活力四射、生  相似文献   

4.
《教育艺术》2008,(3):F0003
2008新年期间,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也出现了新的生机。尽管天气寒冷,依然游客如云。悠扬的编钟演奏,雄浑的永乐钟声,  相似文献   

5.
双语公共标识是为国内和国外游客介绍旅游景点及指示路线服务的,同样也能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便利.承德市作为一个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城市,打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刻不容缓,公共标识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完善、简洁的公共标识将使承德给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但目前承德市的双语公共标识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承德市双语公共标识的现状并提出改进及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大16开本,季末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前身系创刊于1979年的《语文教学与研究》,1981年更名为《承德师专学报》,1985年国内外公开发行;1992年,承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名为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也随之改为《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年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本科),2012年,《承德民族师专学报》正式更名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本刊坚持学术性,突出民族性、师范性和地方性,特色栏目'纳兰性德研究",目前已由承德拓展到全国乃至海外,集中了国  相似文献   

7.
承德拥有丰富的草原旅游资源,发展草原旅游对承德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介绍承德坝上草原旅游资源特点的基础上,对草原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探讨了草原旅游发展的保障措施: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力度;完善草原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科学制定旅游容量;加强人才培养以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走访专家,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承德坝上体育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劣势与机遇;提出以现有的体育旅游资源为基础,政府加强监督统一管理,以加大投资力度开发新的体育旅游项目为目标,发展具有承德特色的体育旅游业,为带动和加快承德旅游经济的发展,打造国际体育旅游一流名城,创造和合承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承德语言资源包括承德普通话和承德方言。承德方言资源的开发以方言词汇为主,旨在挖掘承德方言词汇中所包含的丰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入认识承德方言的同时,进一步丰富语言资源观,开发拓展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承德旅游事业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承德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退休前,我几次到北京开会,总想去承德避暑山庄游览观光,却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成行。退休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县退休教育工作者协会组织的"北京、承德夕阳七日游",终于实现了我的夙愿。那是五月中旬,我们在游览了北京市的主要景点后,于次日早七点驱车前往承德。  相似文献   

11.
承德是塞外山城的-颗明珠。承德寺庙的美学特色在现为;建筑风格的雄伟美;人物法器的寓意美:庙宇壁画的色彩美;人物造型、手印的线条美.  相似文献   

12.
承德丹霞奇观是在地球形成以后随之形成承德古陆,再由后期沉积下来的侏罗纪沉积地层承德砂砾岩被地质运动向上推移经过崩塌、风化、地震等形成了形状各异的承德丹霞奇观.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最主要的过程应该是人口城市化的过程,近代河北城市化表现为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和城镇数目的日益增多。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城市化相对缓慢、落后,如承德;二是因工(或商或路)而兴,如唐山、石家庄;三是原来基础较好,近代空前发展,如天津。城市化与洋务运动有很大关系,特点是发展速度较慢、规模不大、人口较少,原因是一受到了天津的影响和制约,二很大程度上属于乡村城市化类型。总体上看,河北城市化水平还不算高,农业社会的痕迹过重。尽管如此,城市化为河北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承德地名词带有鲜明的北方方言的特色,作者从承德地名用词上考察两点:一、地名中的方位词;二、地名中的词缀“子”。从构词形式特点、词义表达特征等方面加以分析,并从语言与文化关系上做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5.
《学周刊C版》2017,(13):237-238
承德是清王朝的第二个政治活动中心,康、乾二帝行踪遍布承德,有关他们的民间传说在承德流传的地域也极为广泛,涉猎的内容极为丰富。在承德民间传说中,康熙、乾隆皇帝存在着被神奇化与平民化两种现象。承德康、乾民间传说主题的趋同性,折射出承德民众崇尚文化和期盼国家兴盛、生活安定的朴素心态。  相似文献   

16.
清代承德庄田起始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承德庄田的建立及其作用看,它既不同于后金政权在东北地区的庄田,也不同于入关之初在京畿地区500里圈地占庄所形成的庄田。承德庄田建立之初仅是为了解决清入关圈地造成的社会危机,但起到的作用却远远超过了当初的设想。它带动了承德经济的开发、发展,而承德经济的开发、发展为承德避著山庄的建立打下了基础,避暑山庄的建立对清代蒙藏地区的稳固、国家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探讨承德方言与普通话接近的历史成因:从清代初期承德的语言基础来看,这里的主体民族是蒙古族,汉语的影响甚小;从“北京官话”的形成过程可知,现在的北京官话实际上正是满族人在清代转换语言的过程中习得并且带进一些满语结构特征的“目的语”;而清代承德的大量满族移民则是承德方言与普通话接近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8.
赵波 《承德师专学报》1995,15(2):102-104
发展承德旅游业的几个问题赵波承德气候温和,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文物古迹甚多,为发展承德旅游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丰富资源。为了使承德旅游资源优势尽快地转化为经济优势,现就加快发展承德旅游业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想法。一、增强旅游经济意识。旅游业,俗称“无...  相似文献   

19.
龙丽霞  张霞 《中国教师》2011,(24):50-53
<正>在山东省荣成市俚岛镇境内有一个渔村,名为"烟墩角"。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级保护动物——大天鹅飞来这里栖息越冬,吸引众多游客和各类爱好者前来观光与游玩,为当地带来了新的生机与荣耀。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天鹅飞来过冬?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才能让当地的这一特色发展得更好?面对这些困惑与问题,荣成市第二十七中学的许多学生自发组成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0.
在文艺创作空前繁荣的今天,旧体诗词创作也呈现一派盎然的生机。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支中、青年创作队伍正掌握着这一古老的文学样式,显示出创作才华。承德的青年作者王玉祥同志便是其中引人瞩目的一位。近年来,他在《当代诗词》、《飞天》、《羊城晚报》、《历史文学》、《诗词集刊》、《解放日报》、《国风》等有影响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