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今社会是一个迅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全面发展的人。这种人不仅应具有科学精神、文化素养,而且应包含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先进的科技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是一个迅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全面发展的人。这种人不仅应具有科学精神、文化素养,而且应包含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先进的科技就会受欺,没有人文精神的民族就会虚无。  相似文献   

3.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之间的关系具有依存性、一致性和包容性。人文精神既含有发展社会、发展文化的精神因素,也包括发展科技的精神因素。同样,科学精神中既含有科学技术的精神要素,也包括促进社会发展和终极关怀的精神要素。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最高层面上是高度融合、统一和不可分离的。  相似文献   

4.
某些现代西方批判理论家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科学技术成为控制、支配、统治人的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的意识形态,造成社会的生存、发展及文化危机,把科技推到“原罪”地位。而对于中国而言,传统文化缺乏科学理性和精神,政治意识形态长期占据话语霸权,科学素质和精神亟待提高,因此不能简单照搬西方科技批判理论。而认为中国的人文精神极其丰厚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对立的观点也值得商榷。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是建立在早就发达起来的农业文明的基础上的早熟而缺乏科学理性的人文精神,而科学精神是现代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代的人文精神应是融合科学精神在内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5.
正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就是做人的品质和报效祖国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它既非政治思想素质所能代替,也非专业素质所能囊括。对任何专业来说,教学内容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学科范围本身,还要在课堂上体现人文精神的培养。数学是科学发展、人类文化发展的灯塔,它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最广泛的学习科目,其教育意义不仅见之于物,还应见之于人。数学教育除了教会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及其相应的  相似文献   

6.
回顾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到,一切人类文明的成果都是自身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厚重积淀。这种人文精神,不仅反映了人类对自身生命的感悟,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后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对高职人文精神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社会不仅要求人们应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更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不仅应重视科学精神培养、职业技能训练,加强人文精神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是促进专业发展,进而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而提升内驱力涉及较多因素,不仅涉及到教育内部因素,也牵涉到诸多社会因素。正确把握校本研修和教师发展内驱力的关系是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提升的基础。建立以人为本的校本研修机制是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提升的保障。满足教师不同内在需求的校本研修是提升教师发展内驱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人文精神作为人自身追求的价值和理想信念的终极目的,既出于人本性的要求也出于外在发展的根基。而互联网科学技术仅仅是人追求物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在帮助人满足物性需要的同时,也张扬着物欲个性。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普及和广泛应用,带来益处的同时越来越多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们面临的现状是:一方面网民的科学素质不高,盲目崇拜工具主义带来的物欲横流;另一方面国家法制体系和监管制度并不完善。许多学者对人文精神的关怀往往依附于工具理性中,容易走上唯科学之上的极端导致科学虚无主义,与此相反,也要注意伪科学的倾向。辩证地看待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并通过历史的眼光看待和研究人文精神在互联网科技中的地位,探讨人文精神与互联网科技的融合,指导我们更好地运用互联网科技。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但我们仍要清醒地看到:以“科技以人为本”为口号的当今社会所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淡漠和科学意识淡薄,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把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渗透到我们的课程改革中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1.
论科技哲学面临的三大前沿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以现代科技变化发展规律和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技哲学,无论是从推进现代科技良性运行和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还是从自身学科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来看,科技哲学尤须下功夫分析现代科技与科学伦理的内在关系、虚拟时空与现实时空的内在关系、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的内在关系三大前沿问题,提出具有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以积极引导人们建立与现代科技良性运行和创新发展相适应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2.
科学本身不只具有科学性,还具有一定的人文性,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科学教育注重其科学性,忽略其人文性,导致在科学教育中过分注重基础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文章分析了在现代科学教育中体现人文精神的必然性,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人文精神在初中科学教育中的体现,结合实际探讨了初中科学教育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策略,包括制订包含人文精神的教学目标,挖掘科学教材的人文素材,改进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倡导包括人文精神教育在内的完整的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13.
人教育是培养学生人素质的教育,包括人知识的学习和人精神的培养,新经济时代要求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必须是人扣科学的共同发展。中学物理除具有自身工具性的特点外还具有丰富的人价值,表现在扣谐统一的美感、理智性情感、道德感、集体协作精神扣平等开放精神以及辨证唯物观等,加强中学物理人教育应提倡开放式教学模式,把物理教育同物理历史世界、生活世界、科学研究世界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科学实在论是当代科学实在论在后现代主义思潮背景下的一种思想倾向或方法论趋向.它虽然仍高举着科学理性的大旗,但却对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批判.后现代科学实在论在科学主义的精神中引入人文主义的精神,把科学的社会化和社会化的科学看作是一致的,从而在科学哲学的研究中推进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后现代科学实在论的许多思想、观念对教育研究的认识论、方法论及方法等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教育信息化趋势下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它将有力地推动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人们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这就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人既要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又要有精深的科学素养。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必要而且必须的。  相似文献   

16.
科学人文 不同而和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科学至少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四个方面 ,人文也至少涵盖人文知识、人文思维、人文方法、人文精神四个方面。人文中含有科学的基础与珍璞 ,科学中蕴藏人文的精神与内涵。科学与人文密不可分 ,相异互补。我们应强调“天人合一”与“人定胜天” ,呼唤科学与人文不同而和  相似文献   

17.
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农业与经济现代化发展接轨的产物,科技素质既是其核心素质,也是引领现代化农业发展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当前,我国科技精准供给驱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仍然存在科技能力与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乡村科技服务体系不完善、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培训体系不健全等现实困境。针对这些困境,"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驱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战略支撑""以农民为主体,健全乡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和完善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培训体系",从而精准化地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直接原因是科学理性精神的缺失,深层原因是封建专制政治统治的干预.因为封建统治者认为,科技的发达必然带来伦理的丧失,而伦理的丧失必将危机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封建统治者不仅"不需要"科技,而且还反对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欧洲中世纪并不只是“信仰的时代”,同时也是“理性的时代”。中世纪精神的理性方面集中体现在基督教神学在其神学论辩中对理性方法、自然事物和感觉经验的依赖与利用 ,以及由此确立起来的可认识的自然秩序观。中世纪基督教及其神学没有扼杀哲学反而促进了哲学发展 ,最终促成近代自然哲学和作为近代科学根基的科学理念 ,由此为中世纪开辟了通向近代的道路。神本论而非人本论在根本上更契合科学精神 ,科学与基督教有极大程度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