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晕书综合症     
有图书馆工作人员告诉我,先前调查"国民读书习惯"时,那些对"去年你读过几本书"作了尴尬回答的人.给的理由一般都是"忙不过来"、"没有时间".但是前两年出现了一个新的答复,大多是年龄不大的人给的: "我一看书就头晕."为了健康而不读书,更是理由十足.  相似文献   

2.
于泽元 《今日教育》2007,(11S):34-35
记得有两句歌词,一句是:“给我一个理由.让我爱上你”.另外一句则是:“给我一个理由.让我离开你”。这两句歌词都有感人之处.最重要的是揭示了一个真理:作为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理由.不管是爱上一个人.还是要离开一个人。不过.这两句歌词也犯了一个重要的错误.那就是理由永远不是别人能够给的.理由只能是自己产生的。在很多时候,[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辩。”可是一些人说:“读书简直是浪费时间。”有一些人说:“读书是浪费生命。”还有一些人说:“读书是一种逃避。”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书是人生的向导,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东西。书给我带来了“恩”“怨”“情”“仇”。  相似文献   

4.
教师与读书     
当年若是有人问我“:文化人之中,什么人读书最少甚而不读书?”我会说“:至少包括教师。”有人会认为我的话自相矛盾。理由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教书必先读书,怎能将教师归在读书少或不读书那一类呢?我说的教师读书少或不读书,主要是指:教师除了必须去读所教科目的课本、教材以及该科目的参考书之外,几乎很少去读或根本不读与之“远缘”的“杂书”。举例说,理科教师中没有读过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史学读物、哲学常识的人大有人在。文科教师中连起码的科普读物也没有读过的人尤其多多。即使是文科教师本身,虽然向学生讲过语文课本中某些古…  相似文献   

5.
读书到底给我们什么?大家还会记得在2009年2月底,温总理第一次租网民互动的时候说了这么一段话;“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人人都捧着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而且给人安全,给人幸福。”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心里真是充满了感动。因为我们平时说读书给人知识、给人力量,似乎已经是一个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6.
我给学生讲地应该努力学习的理由很简单:“你们家不缺吃穿,又不买田,家长辛辛苦苦地挣钱是为什么啊?你们不专心读书,这个年纪又能做什么啊?”学生都认为我说得有道理,就这一句口头禅,把他们现实的责任给明确了。  相似文献   

7.
姜岩 《小读者》2010,(4):21-21
“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愿意读书、喜爱读书的人,一年四季都是读书的好时节。宋代大学问家翁森就写过《四时读书乐》,春天是“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夏天是“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可是,不想读书、懒得读书的人,一年四季都有不读书的理由,一首打油诗是这样写的:“春季不是读书天,夏季炎炎正好眠,秋日蚊虫冬日冷,收拾书箱好过年。”  相似文献   

9.
我爱读书,一如我爱教书,爱得没有理由,没有奢求。回忆起来,很有意思,我的读书之门是父亲为我开启的,教书之路又是母亲给我指引的,我至亲至爱的父母携手成就了我读书与教书的人生。父亲是一家国营单位的会计,业余时间就爱看书。  相似文献   

10.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的好处有很多,而我正是一个爱看书的人,至于理由嘛,且听我娓娓道来:1.读书使我视野开阔。我没去过非洲,没有到过南、北极,没有瞧过傣族村寨,也没有见过外星人,但却领略了非洲大陆的粗犷雄浑,为南、北极的圣洁天地所陶醉,深知傣族的民族风情,早知UFO的  相似文献   

11.
“你一定要读书”.对于这一句话,曾经在我的心底就是那么的轻描淡写,读书,是孩子的天职,是家长的义务,孩子的权利,他们没有理由不读书啊!所以一切都觉得那么自然而然了.但是这一次的经历,却让我深深的感觉了这”你一定要读书”的沉甸甸的分量!那是去年冬天的一个周日的中午,我吃过午饭,正准备好好休息一下,调节一下一周来的疲惫。可我刚刚躺下,一阵急促清脆的电话铃声让我不得不条件反射似的爬了起来:“宋老师,我是曾维莲,  相似文献   

12.
巴金是我的叔父,我叫他四爸。我还是孩子时,一次做了本“纪念册”,请四爸给我题词。没想到他欣然同意,用毛笔给我写下这样四句话:读书的时候用功读书,玩耍的时候放心玩耍,说话要说真话,做人得做好人。最初我只是对“玩耍的时候放心玩耍”有点理解。因为它和外祖母的教导完全背道而驰。外祖母只要一看见我在玩,就要问我:“为什么不读书?”如果我回答已经读过了,她就要教导我古人是如何发奋学习的,结论总是“一有空就要读书”。我想,一有空就要读书,哪还有空?什么时候才能玩呢?我不敢公开反对她,但心里很不高兴。四爸说“玩耍的时候放心玩耍”…  相似文献   

13.
读书识字     
“读书识字”是实实在在的事,只能一步一步来,一步上一个台阶,来不得半点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当“知识分子”、“文化人”这些词儿术流传到乡下以前,我老家的乡亲称上学为“读书识字”,称有点文化的人为“读书识字的人”。要读书当然得先识字,不识字怎能读书。这是接受文化教育的“人之初”,用现代词儿说是“入门”或“ABC”。我认识“人之初”始,到如今匆匆朋年,算不算“文化人”或“知识分子”,自己不好说,但说是已进入了“读书识字的人”的行列,总还不算过分。然而,也是我进入花甲之年以后,忽然对“读书识字”有点新的…  相似文献   

14.
与书为友     
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书可以治愚。”而我要说:“书是我的良师益友,生活成长不可无书。”书给我以启迪。在我的书橱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小到成语故事、童话,大到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虽然有些书我还看不懂,但我已被里面的故事深深吸引,为祖国悠久深远的文化感动。从书里,我感受到中华民族藏龙卧虎,人才辈出。读书使人知历史,读书使人明得失。没有书的家园,是没有鸟的森林;没有书的地方,是没有收获的田野;没有书的世界,就是没有水的河流。书给我以勇气。每当我学习疲倦松懈时,我就想起了…  相似文献   

15.
掌声     
我这个人很怪,很少给人掌声,理由很简单,我认为还没有人值得我为他鼓掌。或许这就叫“狂”吧。  相似文献   

16.
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寓意深刻,颇有韵味,给人许多启迪,我常常以此自勉。对读书的热爱,让我开始尝试着写书。  相似文献   

17.
当把这个问题给一位从事写作的人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会这样说:“我喜欢读书是因为我喜欢写作!”但实际上那个读书仅仅为了写作的人,不过是一个“邮差”,或者一个尾巴主义作家,而非真正地道的作家。如果在他之前没有别的作家,那就绝对不会有他这位作家;如果在他之前没有一位说过什么的人,那他也就不会有什么东西能说给读  相似文献   

18.
我在讲《给颜黎民的信》一文时,关于“读书这件事是分几层意思说的”这个问题,有学生提出是分两层意思说的:第一层讲不要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第二层是讲不要专看文学书。而第二层又分别讲了要了解科学常识和看看世界旅行记。这种意见跟参考书,跟后面一篇课文《读书笔记》的内容都不相同。我请这个学生讲出理由来,他说:“课文第三段开头有个‘其次’,就是第二的意思。如果说读书讲了三层意思,那么第三自然段讲的“看看世界旅行记”应是第三层,那就要用‘再次’。很显然,这个‘其次’是第二层意思‘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当中的第二点。”  相似文献   

19.
我和我的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的名言。我喜欢读书,因为读书可以给我带来乐趣,因为读书可以让我懂得许多知识,因为读书可以提高我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读书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是学生理解知识、开拓视野的重要方法,读书给人快乐,给人光彩,给人才华。在学校倡导的读书活动中,我们班也开展了“爱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读书活动。为了建立书香校园,构建书香班级,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读书的快乐,从而让学生爱上读书,我们班级也开展了读书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