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从2013年《焦点访谈》改版方面着手分析我国电视新闻栏目蜕变与创新。论文的主体部分将在分析改版后《焦点访谈》新特色的基础上,剖析中国电视新闻栏目在新时期的创新手段,从栏目的品牌战略、竞争战略的调整看中国的电视新闻栏目如何防御突围。最后,通过对电视新闻栏目新时期发展新趋势的探讨研究,更好地提升我国电视新闻栏目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2.
龚晓蕾 《声屏世界》2003,(11):26-26
电视新闻专题可以说是介于电视新闻和其它电视社教类专题之间、目前各电视台常见的一种节目形态。1994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开播,并以其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义而深受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好评。随后各省市电视台相继开办了“焦点类”的电视新闻专题栏目。江西电视台的《社会传真》栏目、合并前南昌无线电视台的《都市直通车》和南昌有线电视台的《豫章天地》等栏目,都属于这类新闻专题类栏目。这些栏目的节目时间大致在7到15分钟之内,播出安排在本台新闻之后,其反映的内容不是追踪热点、透视难点、关注民生、反映呼声,就是敢于批评,…  相似文献   

3.
据1996年4月22日的《中国电视报》报道,从5月6日开始中央电视台将新设立一个45分钟的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栏目《新闻调查》。此举旨在加快电视新闻栏目化趋势的力度,使电视新闻栏目化建设更趋发挥整体传播效应。笔者拟就此作一探讨。 所谓电视新闻栏目化,是指电视新闻节目定期、定时、定量播出并冠以固定的栏目名称,赋予栏目特定的方针、内容和与之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节目形式,它的出现有一定的发展必然性。本世纪40年代末,世界上最早的专栏节目——美国的《骆驼新闻大篷车》出现,开始了电视新闻栏目化的探索。我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在70年代末创建,虽然获得了观众的青睐,成为了解国内外大事的窗口,但很长时间它是“一花  相似文献   

4.
论新时期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是向报纸学习借鉴来的。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创办我国第一个评述性电视新闻栏目《观察与思考》,可谓电视深度报道的最早尝试。从1993年的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改版算起,《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及《新闻调查》被称为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三步曲。  相似文献   

5.
女性参与和主持的电视新闻现状 在我国目前的电视新闻栏目中,已出现越来越多的由女性参与主持或是单独主持的栏目。比如柴静主持的《新闻调查》、张泉灵主持的《东方时空》、敬一丹主持的《焦点访谈》等。同时,节目的类型由原来大部分集中在社会新闻的领域更多地转向政治、经济、军事、体育等男性较为擅长的领域。  相似文献   

6.
张晓明 《视听界》2011,(6):42-44
说起电视新闻中的调查类节目,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央视名牌栏目《新闻调查》。该栏目自1996年开播以来,对某些新闻热点问题和社会敏感问题进行调查取证、分析和透视,资深的记者队伍,娴熟的电视手法,使其一度成为国内电视新闻调查节目的一面旗帜。不过,电视新闻调查并非只有这一种模式。在日常生活中,社会热点、新闻事件不断出现,需要媒体,特别是城市台、地面频道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快速反应,迅速解读,深挖观众需要的内容,为受众提供“快消品”。相对于央视的《新闻调查》  相似文献   

7.
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每天晚上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播出的电视新闻述评性栏目《焦点访谈》,以其深度的报道视点和独特新颖的节目风格深受观众的青睐和电视新闻同行的关注。从中央电视台近期每月的节目收视率统计看,《焦点访谈》一直名列新闻类节目的榜首。这不仅表明该节目自身创造出良好的传播效果,而且标志着我国电视新闻栏目正从粗放型向技术加工型、从应付型向创优成熟型发展。本文试图就我国电视新闻栏目的产生、兴起、发展作一概括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早间电视新闻节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991年,随着北京电视台《北京您早》栏目的开播,早间电视新闻节目正式走上了中国电视的舞台。1993年,中央电视台开办早间电视新闻栏目《东方时空》,更是确立了早间电视新闻节目在观众中的地位,无数电视观众从此有了早上打开电视收看电视节目的习惯。自《东方时空》起,我国各  相似文献   

9.
黄镇 《新闻世界》2013,(9):81-82
在我国,电视新闻杂志栏目虽然出现的时间比较晚,但是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电视新闻栏目中的重要一笔。新闻杂志栏目时间短、内容精炼,有很多其他栏目替代不了的优点。但纵观全国的新闻杂志栏目发展依然是良莠不齐。本文通过对央视电视新闻杂志栏目《新闻周刊》的分析,总结电视杂志栏目成功的原因,探讨电视新闻杂志栏目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0.
刘萍 《新闻传播》2009,(11):15-16
2009年,中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吸人眼球,6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全新改版之后不久.7月1日黑龙江卫视黄金时段.由新华社和黑龙江电视台联合打造的电视新闻杂志栏目《新华视点》开播。从1993年《东方时空》栏目铸就的中国电视跨时代的转折点至今十余年之后,我们有必要对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做出一个阶段性的审视和总结。本文主要以《新华视点》栏目为例来简要地梳理一下跨媒体合作背景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理念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以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辽宁电视台综合频道的《新北方》等为代表的社会新闻类栏目的崛起,使观众朋友从严肃的电视新闻节目中惊喜地发现了亮点:过去居高临下说教式的电视新闻,在形式上变得尊重别人、贴近生活、关注百姓,观  相似文献   

12.
今年初,南京电视台《每日观察》先后被评为南京市和江苏省广播电视名牌栏目。当今各电视台栏目林林总总、目不暇接,电视新闻竞争几近白热化,对一个开办不到三年的电视新闻栏目来说,能获此殊荣,实属不易。那么,《每日观察》两年来做了哪些开拓  相似文献   

13.
岳萌 《传媒观察》2006,(2):51-52
《社会大广角》是南京广播电视台开办的一档夜间10点开播的杂志类电视新闻栏目。自1994年2月28日开播已经12年,它以其“说你身边的事,说你关心的事,说你想说的事”赢得南京市民的喜爱。该栏目2004年获全国百佳栏目之一。《社会大广角》成功的因素很多,特别是节目中的叙事艺术功不可没。本选取《广角调查》中《较量》一档节目来看电视新闻节目的叙事艺术。一般叙事理论认为,每一个叙事都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故事,即“什么人遇到了什么事”(是怎样);二是话语,即“这个故事是怎样被人讲出来的”(怎么说)。而电视新闻节目的叙事艺术不仅仅只是回答“是怎样”,更要回答“怎么说”。  相似文献   

14.
刘岩 《记者摇篮》2005,(5):20-21
新闻是社会机制的调节器,是社会秩序的监督岗,是社会生活的守望塔。新闻传播的根本目的,是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推动社会的良性运行,切切实实为人民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探究事实真相为己任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在电视新闻传播巾承担着不可替代的“社会守望者”职责。本文将以今天央视《新闻调查》、《焦点访谈》等深度报道栏目为模版,对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未来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热点走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媒介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电视新闻已经成为电视媒体打造品牌,提升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板块。而对于电视新闻的制作来说,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开始认识到选题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决定电视新闻节目成败与否的关键就是选题。本文结合南平广播电视台《今晚九点半》栏目,阐述了电视新闻的选题艺术。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述评是电视新闻的一种形式。它的出现不仅为电视新闻增加了一种新文体,而且在加强电视宣传的指导性和挖掘报道深度上开辟了新的天地,1993年5月.靖江电视台开办了《新闻追踪》栏目,1995年六月份,该台又将(新闻追踪》改为《新闻述评》。这个栏目在新闻部的编辑记者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90年代,中央电视台打造了三档知名的电视新闻栏目:《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这三档栏目成为了日后该台新闻节目发展的里程碑。2003年5月1日新闻频道的建立更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进军世界的标志。新世纪电视新闻节目在传媒领域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情形,中央电视台电视新闻节目正朝着符合世界观众需要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在这个信息量快速发展的时代,由于电视新闻的更新速度和传播方式已赶不上网络媒体,因此如何进行议程设置对电视新闻栏目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本文以成都电视台《早安成都》为例,从议程设置理论的视角,来分析单个民生新闻栏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振宇 《传媒》2014,(5):67-69
正一档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生存与发展的状态,正是其风格的显现。栏目评论员展现的传播主体风格、栏目视听效果形成的认知对象风格、与受众对话而形成的交往风格共同构成了一档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的整体风格。《老梁观世界》栏目于2012年1月在辽宁卫视正式开播,在当下众多电视新闻评论栏目中彰显了其独特的栏目风格,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20.
<正>现在许多电视新闻节目都把现场新闻强调到很高的地位,如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栏目和福州电视台的《新闻 110》栏目就是现场感强的名牌电视新闻栏目,这类电视的主体通常是片长在4分种内的消息类新闻,它在每天的电视新闻报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直接影响着新闻栏目的质量和在受众中的影响力,显示了记者的素质和抢抓新闻的水平。而这类新闻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中传达出来的现场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