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日,某记者在浙江桐乡档案馆采访时,惊喜地从茅盾之子韦韬最近向该馆捐赠的茅盾手稿中发现一部完整的《(红楼梦)笔记》手稿。有关专家介绍,作为中国现代公认的文学大师,茅盾对《红楼梦》的熟悉与喜爱程度绝非“业余”水平,1926年在开明书店老板的一次宴请中,他就曾应郑振铎、夏丐尊等的要求“随点随背”《红楼梦》,文学评论界也普遍认为《红楼梦》影响了茅盾小说中一系列女性人物形象与性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2.
时代女性形象是茅盾小说创作的一个母题。茅盾通过《蚀》、《虹》、《腐蚀》等小说的创作,真实地再现了“五四”落潮后的时代女性在新的历史转换中的人生演变轨迹。这一母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它与茅盾早年投身妇女运动、《红楼梦》女性现的影响以及作者深层的文化心理意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文学巨著《子夜》的艺术渊源在哪里?在《红楼梦》。可是茅盾生前避而不谈《红楼梦》对自己创作的影响,这是为什么?本文作者从宏观着眼,不仅说明《子夜》受了《红楼梦》的巨大影响,而且论证了受影响的原因,同时指出了《子夜》对《红楼梦》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 找不出另一部文学作品,象《红楼梦》一样,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如此重大和深远的影响。也找不出另一部文学作品,象《红楼梦》一样,引来了这么多人的研究和探讨。远的且不说,在中国现代红学史上,有一个颇为有趣而耐人寻味的现象,那就是,不少在创作上很有成就的小说家,都对《红楼梦》稔熟于心,深入研究。他们不仅从《红楼梦》中获得小说创作的有益借鉴,而且凭借着对《红楼梦》的熟悉和热爱,对小说艺术规律的把握和精通,写下了关于《红楼梦》小说艺术的真知灼见,精语妙论。现代文学巨匠茅盾,便是这些作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对《红楼梦》是反复认真地研读过的。据茅盾的一位友人记载,茅盾熟读《红楼梦》到能够背诵的地步。当年,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成就之高、影响之大自不必言。茅盾小说《子夜》中,就能看到《红楼梦》的影响。前者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后者被称作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本文欲从典型环境,独特视角,结构布局,三个方面简述《子夜》对古典小说《红楼梦》的承袭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给予后代作家丰厚的滋养.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小说巨匠茅盾,深深接受了《红楼梦》的艺术熏陶,并在其传世名著《子夜》中,灵活地借鉴、运用了《红楼梦》的若干写作艺术手法.可贵的是,茅盾并非对《红楼梦》进行机械的照搬与模仿,而是将其创作经验融化在自己的血液中,因此,两者在某些地方处于“似与不似之间”.(齐白石语)  相似文献   

7.
熊婕 《培训与研究》2001,18(4):21-25
本旨在通过分析《红楼梦》所体现的独特女性观、红楼女性强烈的责任意识、卓越的化品格和情感志趣,来探讨《红楼梦》对中国现代女性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与《红楼梦》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仅表现在了她对《红楼梦》本身的见解和研究上,在她的文学创作中,《红楼梦》的影响也是无所不在的。《红楼梦》是以女性世界为核心的文学创作。张爱玲笔下女性形象的创造我觉得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红楼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红楼梦》所塑造的众多形象中,女性无疑是最被看重的,故有“《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亦乃女性的赞歌”之说。《红楼梦》中女性是复杂的,既可爱、独立,又从众、自卑。在《红楼梦》中,女性是“闺阁良友”,是受喜爱和倾慕的对象。然而,在当时封建礼教及各种清规戒律之下,《红楼梦》中的女性很难摆脱自卑、自抑及从众心理。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给予后代作家丰厚的滋养.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小说巨匠茅盾,深深接受了《红楼梦》的艺术熏陶,并在其传世名著《子夜》中,灵活借鉴、运用了《红楼梦》的若干写作艺术手法.可贵的是,茅盾并非对《红楼梦》进行机械的照搬与模仿,而是将其创作经验融化在自己的血液中,因此,两者在某些地方处于“似与不似之间”.(齐白石语)一、《子夜》对《红楼梦》结构艺术的借鉴《子夜》对《红楼梦》最重要的借鉴,是在小说的宏观结构方面.我们知道,《红楼梦》以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作为全书的艺术纲领.通过宝玉遇见警幻仙姑,翻阅“薄命司”中所陈图册,以及聆听仙女们演唱的“红楼梦”曲调,点出小说的主人公并暗示了他们的命运,勾勒了小说情节的基本发展趋势.因此,第五回对于全书来说讲,起着一种提纲挚领的作用.换言之,《红楼梦》通过某个中心情节,用一组相  相似文献   

11.
茅盾小说《蚀》、《虹》中塑造了一系列经典女性形象。所谓经典女性是指在同时代的作品中,在同类人物中,她们能够显示出独特价值和魅力,她们能够在现代文学女性形象长廊中以其卓越的风姿成为独特的一群。夏志清教授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概括茅盾早期小说的特色为“绚烂中带有哀伤”。我觉得这也可以看做是对其前期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总体写照,同时也体现了茅盾对小说中这类人物的审美价值评价和道德价值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称谓语蕴含的尊卑礼数、体现的喜恶情感是传统文化的折射。《红楼梦》中女性称谓语丰富。其中美称作为对他人称颂恭维的称呼,可以看出当时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道德传统对女性的影响和规范。《红楼梦》中的女性倨称仅有一处,具有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特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胜利 《丹东师专学报》2011,(5):109-113,129
《红楼梦》中众女儿的形象,从不同侧面折射出"东方女性"之美的闪光点;同时她们在特定的历史、社会环境中又深受双重人格的困扰。吕启祥先生的论红文章,特别是《〈红楼梦〉与中国现代女性文化形象的塑立》一文,从女性的独立人格与主体意识出发,深刻解析了《红楼梦》中"东方女性气质"的多重文化内涵;提出作为审美主体的红楼女性如何在审美活动与文化自觉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素质,完善自我的命题;阐述了《红楼梦》一书与现代女性文化形象之间的关系;明确指出应恢复和确立《红楼梦》在世界女性学学术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中国比较文学的源头可上溯到1904年王国维的《尼采与叔本华》、《红楼梦》研究,特别是鲁迅1907年写的《摩罗诗力说》和《文化偏至论》。茅盾于1919和1920年相继写成的《托尔斯泰与今日之俄罗斯》和《俄国近代文学杂谈》也对东欧和西欧的文学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从中国比较文学的开端,发展和未来趋势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一、现实主义美学诠释1954—1955年的《红楼梦》大辩论,就如以往的新旧红学一样,不仅仅是关于《红楼梦》的研究.这场大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实主义美学与《红楼梦》研究乃至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相结合的一次实践.茅盾指出:“一九五四——五五年的《红楼梦》:大辩论,不但批判了自传体派红学,更主要的是批判了当时在文化遗产研究中相当普遍的唯心主义倾向,特别是胡适的实用主义反动哲学思想及伪科学的考证方法在学术界的流毒.这一次《红楼梦》大辩论,实质上是开国后在学术领域内第一次的唯心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大辩论.这一场大辩论,有力地打击了文学、哲学、历史科学等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运用史比较的方法,论述了《红楼梦》与《史记》、《离骚》之关系。曹雪芹在开篇中即表明,《红楼梦》在创作动机、目的以及方法等方面受司马迁的影响很深。《红楼梦》对各种花(女性)的描写及其态度。与屈原《离骚》中的“香草美人”都是主体对象化的结果,化符号的趋同,反映出对现实的怀疑与否定的思想。同时也寄托了作们的美好的理想。  相似文献   

17.
茅盾、巴金创作与冰心小说《超人》的精神联系主要表现为:茅盾的小说《幻灭》直接整合、转换进了冰心小说《超人》的内容,巴金的小说《灭亡》也与冰心的《超人》形成精神共鸣。茅盾、巴金文本中所昭示的渴求母性之爱的男性心理,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这正是冰心从女性角度建构母性之爱的创作拥有广大读者、具有永久艺术魅力的根本缘由。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女作家的中短篇叙事小说不同程度地呈现出《红楼梦》影响的痕迹。作品中,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情节的设计亦或是场景的布局均不同程度地呈现出红楼梦影响的痕迹。这是女作家作为弱者的叙事策略,是其投身男权创作语境赢得话语权进而确证自我的有效方式,同时也和《红楼梦》对女性描写的深刻性、丰富性及女作家和《红楼梦》所产生的强烈的情感共鸣有关。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顶峰之作,广泛吸收了前代文学创作的重要经验及丰富内容。其中,唐传奇正是对《红楼梦》影响较大的一个因素,因而也是后世读者对《红楼梦》的卓越成就与独特风格进行解读的重要借鉴。从对女性的态度,对诗歌的运用,命定思想的体现、小说主题的融合以及作者对唐传奇的熟悉程度等几个方面探讨《红楼梦》对唐传奇的接受与继承,从而见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轨迹,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顾太清的《红楼梦影》作为女性创写《红楼梦》续书唯一保存下来的作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顾太清“以叙说自己”的方式续写《红楼梦》,展现出转折时期女性知识分子对个人、家庭和社会伦理道德理想世界的构筑,其善恶观、忠孝观、仁义观、功名观、婚姻观和家庭观等是其理想伦理道德世界构筑的主要内容,反映了那个时代以顾太清为代表的传统知识女性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