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彭柳蓉 《阅读》2023,(46):30-35
<正>鸣幽神色一动:“大海?白玉京?”明染迫切地想要告诉鸣幽自己的所见所闻:“子虚市的一排灯架后面,有一个海市的入口。海市被人称为白玉京,就在大海的浮空岛上。岛上有白色的山。山顶是从未开启的仙宫。”鸣幽大为惊奇。从某种意义来说,史前文明对古人来说确实就是仙人般的存在。明染告诉鸣幽:“在百万年前,污染物被玉文明击败。污染物甚至退缩到银河系的银心深处。你猜我今天在通往仙宫的长阶上遇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2.
经守红 《阅读》2006,(6):20-21
法国名作家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义都是问号。要我说,开启阅读大门也一样要用到“质疑”这把钥匙。质疑就是善疑好问。读书时要善于思考,发现疑点,敢于大胆地提出问题,进而通过分析、研究来解决它。  相似文献   

3.
允儿 《阅读》2023,(37):30-33
<正>亲爱的小读者,马上就要开始破案了!等一下,案件故事还缺少重要的单词。请你先根据案件内容和所给出的图片信息选择相应的单词,填写到横线上,然后开始破案吧!单词选一选book coin(s) photo cup一位世界著名的收藏家过世了。他留下了这样的遗言:“我一生收藏了无数奇珍异宝,为的就是修建一座博物馆。但是还需要找到最重要的四件宝物才能实现这个愿望。这四件宝物就存放在我的一幢旧房子里。  相似文献   

4.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全体同学们: 大家好,刚才吕冰同志把我们社会实践小分队在围场县平房村的活动情况介绍给大家,张洪光也把他给小学生讲课的感受说给大家了,而我在这里要向大家介绍一个人,她就是我在平房村认识的一位小妹妹,年仅12岁,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王亚锦。 就是她,那天竟冒雨把伞送给我,把我看作她的老师;哥哥;就是她,为了上学每天要走几里山路,吃的午饭是从家带的窝头、咸菜;就是她,年纪虽小却能为家分忧;就是她,在接到我给她的信后便及时回信,向我汇报近期情况。  相似文献   

5.
韦芃 《阅读》2009,(7):46-47
妈妈的生日快到了,我想送给妈妈一份生日礼物,就是对她说一句:“妈妈,我爱你!”可是,就那么生硬硬地说出来,真是太尴尬了,于是我便开始想办法:写在贺卡上,但如果她看不到呢;发短信,可我又没有手机,偏巧爸爸这几天出差在外。  相似文献   

6.
悦读记     
顾鹰 《阅读》2023,(34):20-21
<正>小时候,在大人眼中,我是个安静的好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很听话,不调皮捣蛋,学习成绩亦不错。之所以说是“大部分时间”,是因为在一件事情上,我总是固执地把母亲的话当作耳旁风。我的母亲是个没受过什么学校教育的农村妇女,这一直是我长大后觉得她顶了不起的一件事,因为她虽然没进过一天学校,但是后来在小店里做事时却能把账目管理得清清楚楚。  相似文献   

7.
书虫T型台     
《阅读》2014,(7):F0002-F0002
我爱《没头脑和不高兴》里的多多,他能知错就改,时刻提防脾气精作怪,改掉了总是发脾气的坏习惯。 我爱《鲁西西外传》里的鲁西西。她说:“男孩子不一定总是第一,女孩子也可以。” 我爱《父与子》里的爸爸和儿子,他们的故事都特别有趣,还有一定的道理。 我爱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我爱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我爱“唏哩呼噜”的小猪……这就是我,一个爱看书的女孩。  相似文献   

8.
1922年,艾略特(1888—1965)的长诗《荒原》问世。它以恢宏的史诗气度和神秘的宗教意识,对战后的欧洲社会图景进行了象征主义的描绘,集中地体现了近代理性主义的危机。尽管全诗大量使用了神话和典故,且晦涩朦胧,但只要深入其历史的跨度中,以审美的人性体验去感悟它,便会发现:《荒原》正是现代人“荒原意识”的巅峰性传达,那哀婉悲凉的象征旋律,奏响了永恒循环的乐章以及无望中寻求再生的余音。正如全诗的“题词”所画龙点睛地阐明的主题:“是的,我自己亲眼看见古米的西比儿(译注:女先知)吊在一个笼子里。孩子们在问她:‘西比儿,你要什么?’的…  相似文献   

9.
最贵的项链     
店主站在柜台前,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一个小女孩走过来,整张脸都贴在了橱窗上,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石项链看。她说:“我想买给我姐姐。您能包装得漂亮一点吗?”店主狐疑地打量着小女孩,说:“你有多少钱?”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小心翼翼地解开所有的结,兴奋地说:“这些可以吗?”她拿出的不过是几枚硬币而已。她说:“今天是姐姐的生日,我想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她。自从妈妈去世以后,她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我相信她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链的,因为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蓝。”店主拿出了那条项链,装在一个小盒子里,用一张漂亮的红色包装…  相似文献   

10.
我要长大     
张玮  徐曙 《阅读》2006,(1):25-26
“哼!又不来接我!”我在校门口踮酸了脚尖.伸长了脖子,就是搜寻不到妈妈她老大人的身影。“干嘛不来接我?又要走着回去。多累!回到家,我一定要找她好好‘理论理论’!”我一边想着,一边无奈地背着书包往家的方向走去。以前一直都是妈妈按时接送,自从上了四年级,她只说了一声“要学会独立”,  相似文献   

11.
在古代婚姻中,男女婚配必须通过媒妁,不但男女青年不能"私定终身",就连双方家族也不能"私结良缘"。可以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开启古代婚姻之门的钥匙。在中国古代,媒妁就是婚姻的公证人,就是谋合、调适两个不同姓氏家族联姻的中介人。婚姻须经媒妁,就是因为婚姻是一种社会行为,必须经过社会的公证和承认。  相似文献   

12.
蔡成 《阅读》2023,(96):24-25
<正>我还是更喜欢叫它“指甲花”,尽管它的正经名字是“凤仙花”。指甲花这个名字让我想起一个场景:小时候,我姐姐和她的小姐妹们摘下指甲花,揉碎,给指甲上色。这场景回忆起来让人心头暖洋洋的。而“凤仙花”却很难让我想起指甲,想起姐姐,想起小时候。指甲花的种子熟了,裹在一个椭圆形的小球里,用手一捏,小球立马四分五裂,褐色种子蹦了出来。  相似文献   

13.
难忘爆竹声     
老家座落于一条黄土岗上,是个穷地方。下三天雨,就塘满渠满,地里的肥土全部被雨水冲走;只要晴几天,土地又干得发裂,须搬水抗旱。70年代,垸里人对外出吃“商品粮”的都称之为“神仙”;进入80年代,垸里人又把考上学的娃子,一律称为天上的“星宿”,歆羡至极。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垸里共有3人“考”了出来,一个大专,一个中专,再一个就是我——教了8年“民办”后考取了县师范。垸里谁家的娃子考取了学,每一家都要上门庆贺,哪怕再穷。一般人家送10至20元,亲房  相似文献   

14.
很多年前的一天,夕阳西下的黄昏,一个长胳膊长腿的瘦高女孩蜷坐在老屋的门槛上。她穿着毛蓝布长裤,紫花小褂,额前的刘海整齐而又浓密。她拱起的膝盖上摊着一本厚厚的小说,是那个年代风靡全国的长篇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因为夕阳夕照的关系,她的眼睛微微地眯缝着,皮肤也是微黄的,隐隐地现着一种菜色。那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毫无疑问,女孩也是营养不良的人群中的一个。这个蜷坐在门槛上的女孩就是我。那年我七岁,读小学二年级。我十一岁那年,“文革”开始。“文革”剥夺了我们那代人读书的权利,然而对于文字的渴望却像野火烧过春…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很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有一次,学生子路、冉有先后向他请教同一个问题,孔子却作了截然相反的回答.这使在场的另一个学生公西华感到惊讶,于是便问孔子为什么这样做.孔子说,冉有平日胆小怕事,因此鼓励他遇事要积极去干;而子路过于胆大莽撞,因此要求他慎重些.宋代大儒朱熹把孔子这一教育经验概括为“夫子施教,各因其材”.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为了打开每个学生的心灵之锁,教师就必须善于找出并运用好“钥匙”;也就是要打破思想教育中“公式化”,“一刀切”的禁锢,找到能适合学生特点,开启学生心灵的教育方法,创造性地进行教育.因材施教,便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锁的金钥匙.思想教育范畴中的“因材施教”,是指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考虑到各个学生在个性、年龄、心理等  相似文献   

16.
张晓风 《阅读》2014,(19):14-14
<正>我家附近有一个熟肉铺,有时我到铺里买些烤猪肉之类的食品,带回家当午饭。我从来不用铺子里给的纸盒和塑料袋,我总是拿着一个方塑料盒去买食品,这样回到家后也省得再把盒子里的食品腾到碟子里。一天,我让老板娘给我割了一块肉。她微笑着对我说:"7块2毛5。"当我拿出钱包取钱时,她用赞许的语气说:"给7块钱吧!2毛5分就算  相似文献   

17.
刘洋洋 《阅读》2023,(39):42-45+2
<正>“一切时代、一切民族的希望都展开于阅读的地平线之上。在这广阔的天地里,做一位儿童阅读的‘点灯人’是我最坚定的选择。”这是季祥珍从教二十余年来不变的坚持和信仰。暮春时节,记者来到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和季祥珍聊读书,听她上语文课,阅读她的儿童阅读著作和教科研论文。一位把日子过成了诗的读书人,一位踏实耕耘、扎实成长、充满童心母爱的语文教师,这是她带给记者的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8.
24年在人生的岁月里不算小数,由一个青春年少的理想主义者,到了一个“神马都是浮云”时代的中年人,我就是那样。我的工作历程很简单,红大是我唯一正式工作的“家”,不像有些人的婚姻“走前看后”更改容颜,而我还是坚守着一份真诚,这可能是性格原因,我算是红大在职人员中为数不多的“三朝元老”,  相似文献   

19.
院子的四周围着一圈房子。院子里有一只母鸡和十一只小鸡。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在它们周围跑着,跳着。母鸡咕咕地叫起来,惊恐地展开翅膀来保护她的一窝孩子。这时小姑娘的爸爸走来了,责备了她几句。晚上,四周一片静寂。那个小姑娘又跑出来了。她偷偷地走向鸡窝,把门拉开,钻进母鸡和小鸡群中去。母鸡和小鸡大声狂叫,向四边乱飞。小姑娘在它们后面追赶着。这时她爸爸走过来,抓着她的手臂,问她干什么。小姑娘垂下头,蓝色的眼睛里亮着大颗的泪珠。“怎么啦?”爸爸问。她哭起来,“我想进去亲一下母鸡呀,”她说,“我想请求她原谅我,因为我昨天惊动了…  相似文献   

20.
文娴,曾是我的课代表兼班长。一进初中,她就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语文课堂上,她总是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全然没有面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并且,这个孩子口头表达能力极强,说话可谓是“滔滔不绝”。第一个星期布置回家写一篇随笔,她写的文章文笔老练,很有思想。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能够得到这样的“英才”而教之,可以说是幸福的。然而,这样的幸福感并没有持续几天。过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为了这个孩子,我经常陷入疲惫和焦虑之中。那天是星期一,下午我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文娴就在一位同学的陪同下走进了我的办公室。看得出来,她刚刚哭过。她告诉我说,她现在心闷得慌,真不想当班干部,很难和同学相处,希望能够调班。从她的神情中看,她的确不像在说谎,似乎有太多委屈,心里好象隐藏着什么。为此,我约她放学后,在办公室与她谈话,洞悉她心里的秘密,以便正确引导。起初她一句话也不说,低声哭泣。只是反复恳请我,同意她的请求,她说他现在很痛苦,已经忍受不了这种环境,晚上难以入睡,总做噩梦。听了她的诉说,我推测这个孩子可能是心理的问题,是到某种新环境不适应所造成的。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真正心理动因又在哪里呢?我通过平时对她的观察,与她的谈话,向家长详细情况,基本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