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虫呱呱呱     
《阅读》2005,(9)
书虫罗锦田在一个个美丽的夜晚,我在梦中来到永无岛,我似乎就是彼得·潘,在空中自在翱翔,带着伙伴们快乐地玩耍……我看到又有很多孩子来到岛上,过着童话般美好的生活,在连绵起伏的丛山中滑翔,在清澈如镜的湖面上旋转,在温暖宁静的树洞中休息……(常熟市实验小学)有点淘气,有点天真,有点让大人无法接受。当你念到彼得·潘的名字时,嘴边会有彼得·潘的微笑;当你想起彼得·潘的时候,脑海会有他的剪影;你调皮时,会有彼得·潘放纵的声音;你快乐时,会洋溢彼得·潘的气息。噢,一切都是那样不可思议!我曾经有过美丽的梦想,彼得·潘就是我梦想中的主…  相似文献   

2.
《阅读》2005,(9)
翻开新的一页,踏上又一级台阶,新的学期又开始啦。新的学期,新的希望,新的收获,新的成长!噢,亲爱的同学,你渴望长大吗?你拒绝成长吗?长大和不长大会有些什么理由呢?1904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巴里为全世界的孩子创作了一个充满童真的可爱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彼得·潘。跟随这个神奇的小天使,我们将获得无尽的快乐和嬉戏,也更加懂得成长的必要和意义。拥有纯真幸福的童年,珍惜茁壮成长的每一天,这就是叮当姐姐向你推荐《彼得·潘》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3.
叶明 《阅读》2014,(23):11-12
<正>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惟一能延续求学的方法。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大伙儿叫他"路瑟"。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嘴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相似文献   

4.
张杰  蔡欣 《阅读》2012,(3):32-33
著名漫画家丁聪爷爷1916年生于上海,“小丁”是他的笔名。他自己是个永远长不大的“老小孩”,直到93岁离开人世,丁爷爷仍习地用“小丁”这个笔名。丁爷爷生性坦率真诚、幽默风趣,凡有他的方就有欢乐的笑声。他善于发掘生活中有趣的事情,并加以描绘剖析让大家在笑声中受到教益。他是位多才多艺的画家,创作勤奋,从17就开始发表漫画,一生中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漫画和插图作品。  相似文献   

5.
李慧 《阅读》2012,(12):1
很久很久以前,那个伟大的安徒生在他的童话里面写道:每一个生命在降临到这个世上之前,都曾经是天空的孩子,被风轻轻地吹着,送到一朵朵花的蕊中沉睡,于是当他降生以后,他的生命里面就浸染着这朵花的香味。那可能是一朵兰花,一朵蒲公英,一朵玫瑰花。或者,是一朵樱花。等到降生以后,这些小家伙也许根本就记不起自己最初是躺  相似文献   

6.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我想这就是赏识——欣赏肯定。而赏识一旦被教师、家长所运用,它的魅力是无穷的。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充分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赏识是孩子不断追求成功的金钥匙。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赏识教育无疑是教育中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7.
背景资料:彭泰戈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孩子,他的语言和行为有不少问题,有时不像一个五岁的孩子,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彭泰戈父母的工作不需要坐班,他经常呆在家里和父母一起玩,所以,他不喜欢上幼儿园;其次,他不太会交往,是个“独行侠”,没有好朋友,平时总喜欢一个人玩,分享玩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有一首家喻户晓的多萝西·洛·洛尔特的教育诗中这样写道:一个孩子在充满批评挑剔的环境中长大,他学会了吹毛求疵谴责他人;一个孩子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长大,他学会了争斗和反抗;一个孩子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中长大,他学会了自信;一个孩子在充满被接受爱的环境中长大,他学会了爱惜这个世界。那么,一个孩子在充满真诚与关爱的环境中长大,他又会学会什么呢?2002年秋,我新接手了一个一年级,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新学期开始不久,班上就接二连三发生怪事,今天“他”的铅笔丢失,明天“她”的文具盒不翼而飞,后天“你”的新本子又不见…  相似文献   

9.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反思的印度影片。而中国的学校教育和它有太多的相似的地方。什么样的学校教育才是成功的?我们如何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人是每一个教育者都不断思考的问题。尊重个性差异、启发引导培养兴趣,善待每一个孩子,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来促进每个孩子的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0.
职业     
泰戈尔 《阅读》2014,(9):11-11
早晨,钟敲十下的时候,我沿着我们的小巷到学校去。每天我都遇见那个小贩,他叫道:“镯子呀,亮晶晶的镯子!”他没有什么事情急着要做,他没有哪条街一定要走,他没有什么地方一定要去,他没有什么时间一定要回家。  相似文献   

11.
师爱的力量     
教育是爱心事业,离开了爱,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要教育好一个孩子,“首先是教师的品格的陶冶,行动的教育。”爱的力量是伟大的,老师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安慰鼓励的话语,都足以使一个冥顽不灵的孩子感动一生,使孩子眼中的世界变得无比温暖。接班的第一天,有一位双眼忧郁的高个子男孩坐在最后排,没有同学与他说话,上课时一双大大的眼睛看着我,当我表扬其他同学时,从他那双闪亮的眼睛中看出他对赞扬充满渴望。一刹那间,我的心一阵震动:我怎么没注意这孩子呀?从这时起,我开始关注他,发现他上课时特安静。于是,我不失时机地表扬了他一次”他的眼…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六个解放”的教育思想,即: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想;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做;解放孩子的双眼让他看;解放孩子的嘴让他发表意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到大自然中去;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自由支配。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是素质教育理论的源泉,在新形势下它的内涵更加的丰富。他的光辉教育理论和思想成为我们教育航程中的明灯,指引着我们、规范着我们的教育教学。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观察、动手、动口、动脑”为主线,赋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把主动权让给学生,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及团队的才智,从而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3.
李慧 《阅读》2008,(4):6-7
你一定在哪里听到过“点灯的人”。知道吗?它正是来自于英国作家史蒂文森的诗集《一个孩子的诗园》。在诗里,每到黄昏时,点灯人李利就扛着梯子,去点亮一盏盏路灯,照亮一个孩子的窗口,成为这个孩子最美丽的梦想。 史蒂文森,真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两百多年来,《金银岛》(又译作《宝岛》)让一代代孩子爱不释手;他还写了一部非常有名的《化身博士》;尤其是那些儿童诗,史蒂文森是多么懂得孩子的世界啊。卧室里的订会在深夜变成一条无畏的航船,载着勇敢的小水手驶向广阔无垠的未知世界;山谷中会诞生一个小小的王国,孩子则成为幻想国度中的君主。 这一切都是无与伦比的,于是,史蒂文森这个名字也变得无与伦比。  相似文献   

14.
一个文学家表现在他的作品中的许多思想,常常就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和社会传授给他的思想。宋、元、明之际,理学盛行,理学是宋明两朝儒家学者以孔孟学说为主,吸收佛道两家之学所形成的新儒学,这正是吴承恩所处的那个时代和社会传授给他的重要思想,他也就很自然地把他的这种思想体现于他的创作之中。小说《西游记》中就充分体现了正心诚性、修齐治平的弘儒思想。  相似文献   

15.
水晶贾科莫     
罗大里 《阅读》2007,(6):10-11
从前,在很远的一个城市里,降生了一个透明的孩子。透过他的四肢,人们能看见空气和水是如何穿过他的身体的。他的肉和骨头好像是玻璃做的,要是跌一跤,顶多额头上留下一个透明的圆包包。人们看得见他的心脏跳动,看得见他的思想像他们鱼缸里的彩色鱼一样在跳跃。有一次,由于犯了个错儿,孩子撒了个  相似文献   

16.
李慧 《阅读》2007,(5):6-7
他,1856年出生在美国一个富庶的家庭,迷恋童话和幻想故事。成年后,他当过记者、编辑、演员、小农场主、杂货店主……但他在这些领域都未能有所造诣。因为随时随地都能编出一个奇幻的童话故事,孩子们成了唯一对他大加崇拜的群体。一天晚上,他在给几个孩子讲故事的时候,突然产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灵感,兴奋不已地把这个灵感记录下来。这就是关于翡翠城的故事,是奥芝国探险故事的最初创意。1900年《奥芝国的魔法师》(中文译名:《绿野仙踪》)问世了,弗兰克·鲍姆这个名字也被更多人记住、熟知。亲爱的同学,当你读完《绿野仙踪》的故事,说不定你就会梦想着有一天,让一股龙卷风将你带到那个令人神往的美妙仙境,经历曲折的历险,作一次实现梦想之旅!  相似文献   

17.
《阅读》2012,(9):15-17
这是发生在一所特殊学校的真实故事。那个孩子的身影总是在我脑海里浮现。衷心希望,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所有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同享受阳光、关爱和快乐!  相似文献   

18.
段一平 《保山学院学报》2013,32(4):2+115-F0002,F0003
保山现在依然有城里城外的说法,但这个概念已经变得很模糊,因为现在城里城外已经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过去,人们以城墙为界,把被城墙圈起来的地方叫城里,没被圈起来的地方叫城外。过去保山城的城墙,是沿着现在的环城南路、环城东路、环城北路修建的,因此,我这里所说的城里的孩子,就是生活在环城南路以北、环城东路以西、环城北路以南这个范围内的孩子,事件和场景所处的时限,是20世纪60年代。那是一个贫困的年代,但保山城里的孩子,却把自己的童年演绎得那么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19.
坚持的力量     
李荣双 《阅读》2014,(39):14-14
<正>他是一个智力低下的孩子,整天哭闹,身体不停地扭动,没有人能够让他停下来。父母必须24小时照顾他。他六岁的时候,还说不好一句话,而且他开始不愿见生人。医生告诉他父母他得了自闭症。于是,父亲把他带到一家儿童教养中心。那里的老师也无法管教他,他不停地在课堂上尖叫,他的手总是不停地玩东西,一刻也不休息,连睡觉的时候也在动。  相似文献   

20.
记住这一天     
朱嫣然  王黎 《阅读》2008,(4):27-28
那是一个晴空万里的日子,但我的心里却飘满了乌云。是啊,在这样的日子里,谁能心情好呢? 去年的那个暑假,我的太太(爷爷的妈妈)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村子里的乡亲们搭起了一个露天的小帐篷,里面有一个装着太太的玻璃箱。人们放着哀乐,头载白巾、白帽,肩上挂着黑布,一边抽泣,一边在遗像前磕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