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杨婧 《阅读》2024,(7):26-28
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语言文字的训练贯穿教学始终:要紧扣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品析语言;要重视朗读背诵,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要巧设训练内容,培养学生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朱明海  陈方宇 《阅读》2023,(79):25-27
统编版小学《语文》的课文编排体现了语文要素的螺旋上升,其中针对“动静结合”这一语文要素编排了多篇课文。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要求学生进一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教师可以陪伴学生在对课文优美生动语句的充分聊读中,感受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品析“动静结合”表达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3.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让我们看到鄂温克人独特的文化风俗和坚守的民族精神。本文首先从小说的女性视角入手,体味女性视野下的魅力与忧伤;其次,穿透女性视野,品析其"死亡"描写后的鄂温克族文化忧虑;最后,探讨处于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撞击中鄂温克族的生存发展道路,并对当下人的精神状态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成长小说角度解读汤亭亭的成名作《女勇士》。成长引路人是成长小说的三大特点之一。本文试图分析在《女勇士》中影响主人公、引领主人公成长的三类引路人。  相似文献   

5.
川端康成的小说《雪国》突破小说建构常规模式,通过背景象喻、形象隐喻、审美观照体现出与日本民族精神融汇一体的禅境、禅理、禅美.解构此文本的关键是紧随岛村的直观体验,悬置驹子,扩析“瞬间美丽”的叶子.  相似文献   

6.
王小波的小说创作追求思维的快乐、智慧的推导,《寻找无双》是这种追求的践行品。他以独到的笔墨写出"关于智慧的遭遇的书",寻找对象的不确定性及寻找主题的不确定性对读者的传统阅读期待造成冲击,也由此赋予了文本极大的张力,充分显示王小波对"智慧"、"有趣"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恶意》语料丰富,为利用认知指示语对小说内容进行分析奠定了基础。分析小说中的指示转移,可以拓宽对东野圭吾作品的研究视角,充分揭示小说内涵,并为同类型推理小说的文学性研究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爱伦·坡的创作意图、写作原则角度,通过对其作品《乌鸦》的分析,解读诗歌中的哥特元素,说明哥特元素不仅存在于小说中,在诗歌当中亦可以分外活跃、表现强烈。爱伦.坡将笔锋探向人的内心世界,给读者带来了莫大的想象空间,引领读者从悲戚中获得启迪、振奋,不断探索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激励人们追求生命的真谛。  相似文献   

9.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中,将"时事播报"引入课堂,创新"导—学—播—评—析"教学模式,有助于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双向作用,提高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余华的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入选高中语文教材,其叙事方式具有革新意义:“若即若离”的时间视角产生陌生化的艺术效果;合理的时限安排使得小说富有疏密有致的节奏感;重复的叙述频率造成“错时”的时间体验。但是这篇小说是余华热衷于学习西方现代小说叙述技巧来对抗当时已经僵化了的“现实主义”的试验品。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具体时间和空间环境中的人物和事件的“缺席”。  相似文献   

11.
深入、准确地解读文本,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更是享受阅读,品味文学之美的过程。本文从抓住文本的关键词语,比较、品析词语,抓住相似词语或语境这三个方面着手,通过语文教学中的实例分析了利用词语品析解读文本的方法。希望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寻找语言深处的美。  相似文献   

12.
小说因其本身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而深受学生的喜爱,而文言文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比较陌生、枯燥.但是在教师教授文言小说时,学生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所以要精心设计教学和实践环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文言小说的改写,既能够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与作文教学相联系,可谓一举两得.立足于文言小说教学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文言小说的改写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升其文学的审美和探究能力,同时也是开拓课堂教学多样化的一种途径.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研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老舍先生的作品充满了十足的"京味儿",他的小说被看作"京味儿小说"的源头,成为北京文化的一个标志和象征。《茶馆》是其"京味小说"的代表作。从老北京话、北京人的闲适格调、老北京人独特的处事哲学人情世态和北京人的幽默等四个方面对《茶馆》进行解读,来具体品味独特的京味儿文化,以期对《茶馆》有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运用弗洛伊德理论,采用心理分析创作是张爱玲小说的核心内容。其小说能自觉地以情欲、非理性、潜意识来刻画人物、阐释人性。被视为张爱玲心理分析代表作的《金锁记》则将性压抑带来的变态和破坏性推向了极致。主人公曹七巧的人性异化内因在于其情欲、金钱欲逐步抗争、异化,最终导致了人性的全面剥落,可细析为情欲的异化、金钱欲的异化、人性的全面异化过程,映衬出中国几千年男权社会中女人生存的原生态。  相似文献   

15.
从题材选择与表现、人物形象刘画、小说语言应用等方面去探讨《商州》的散文化倾向。“散文化”赋予了《商州》以一种独特的审美品格。从“小说散文化”这一角度去解读《商州》,我们至少会因此对“小说”的涵义有更宽阔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6.
以清代小说、戏剧的叙事理论厘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审美内容,发现该剧通过情节设计,有效地抓住观众眼球,用小说叙事放慢节奏的手法引动观众兴趣.《人民的名义》一剧设计了一系列似中有异、同中相反的人物,体现了传统叙事学理论中"避"和"犯"的辩证关系,从而实现了故事情节的"千曲百折""突起波澜",为观众创造了丰富的审美感知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7.
是否可以视《雅舍》的抒情主人公为"五柳先生"?本文简要地观照梁实秋先生写作文本时的时代际遇以及个人心境后,侧重从化俗为雅、俗中求雅两个方面品析作品与之相呼应的隐含意蕴,揭示出其在战乱年头独有的似家似寄的真实感受,从而做出否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爱德华多·奇利达是西班牙著名的雕塑家,其作品隐含的空间理论和建构理念影响了众多的西方建筑师。在面对当代纷繁芜杂的建筑理念时,我们需要具备辨别真伪、择善而从的能力。通过对奇利达作品中“边界”“同构手法”“空间句法”“诗意生成”等不同向度的解读,希望能给予当代建筑理念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19.
“新体验小说”在中国文坛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预约死亡》是新体验小说中的一部具有重大影响的作品,作者毕淑敏因独特的生活和从医经验,在其小说创作过程中,大多围绕着死亡这个主题。本文针对“新体验小说”《预约死亡》中的人道主义以及与其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部跨类型小说,精彩的世情描写和高超的写实艺术使《绿野仙踪》在清中期的小说中独树一帜。它在人物塑造和结构技法上深受世情小说创作手法的影响,运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塑造出众多的"正邪两赋"之人;而"草蛇灰线"法的运用,则让原本庞杂的内容有了潜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