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臧明艳 《阅读》2024,(26):18-19
<正>四月的大自然荡漾着层层叠叠的绿意,孕育着蓬蓬勃勃的生机,处处散发着无尽的欢喜与美好,更令人期待着“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的青涩香气。在四月的暖风里,一起来读宋朝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写的一首别有意味的诗:  相似文献   

2.
美丽的乡村     
缪宜廷 《阅读》2023,(Z9):69-70
<正>“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此乃范成大笔下的田园风光,而我的家乡也有独特的田园美景。乡村,美在欢快奔流的小溪里。温暖的春日里,迤逦而行的小溪清澈透明,叮叮咚咚的流水声谱成了一首欢快的乐曲。溪底各式各样的鹅卵石犹如橱窗里的珍宝,俯看又像一条流光溢彩的花布。水面上,一群鸭子悠闲自在地游来游去,仿佛在报告着春的消息。  相似文献   

3.
臧明艳 《阅读》2023,(19):14-15
<正>南宋文学家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别具一格,形成对后世影响颇大的“诚斋体”。“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稚子弄冰》)这妙趣横生的诗句,为南宋诗坛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一起来读他的这首诗:  相似文献   

4.
范成大最富创作个性与特色的诗是地理诗,其熔地理内容与诗歌形式于一炉、集科学与艺术于一体.其地理诗具有很高的军事价值,同时反映了他重视民众力量和民心向背的政治观,也是研究古今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5.
《尧典》岁用366日之时代考《尚书·尧典》载:“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期”指一年,谓一年有366天,此与现代所用一回归年(从春分点至春分点)日数为365。2422日迥不相同。但笔者以为此与...  相似文献   

6.
废名在精心打造的“田园诗化小说”中展现乡野素朴的人生形式。这种在动态现实中超越世俗生活的种种规范、幻想性地满足自己无法在现实中实现的理想和要求的方式.是中国文人用诗意去化解现实苦难的一种独特思维方式。废名借这种古老的理想形式来反观现实中人们精神上缺少的东西,并通过文学中的乡土想像建构田园诗化小说来完成以文学作为精神超越的预设。这就使废名的田园诗化小说具有浓厚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人情风俗而彰显出其特有的精神指向。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文艺发展史上,王维画的《袁安卧雪图》是有影响的作品之一。这幅画问世以后,即引起评论家的注意,有贬有褒,争论不休。但争论的焦点并不是整个作品的好坏,而是集中在对其中所画的“雪中芭蕉”应如何看待的问题上。诋之者谓其“不知寒暑”,辩之者称其“不拘四时”,誉之者美其为“得心应手”、“造理入神”,是“艺苑奇构”。争论热烈而持久,从对一幅具体作品的品评演进为对一种艺术表现手法的探索。“雪中芭蕉”因此成为讨论南宗画和神韵说的著名例证。历代关于“雪蕉”的争论的意见,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通过对雪中有无芭蕉的考证,推断这幅画的得失;二是对雪中芭蕉寓意的辨析。分别略述如次: 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引唐张彦远《画评》谓:王维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  相似文献   

8.
宋代田园词在两宋词中不够发达,但作为宋词中的一种题材存在,仍表现了较为丰富的田园生活,艺术上也颇有特色。造成宋田园词不甚发达的原因,一是受宋人词体观念的束缚,二是宋代世风、士风的影响所至。  相似文献   

9.
华丽 《阅读》2014,(44):16-17
<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是很有学问的。作为教师,脑海中首先要浮现出一幅完整的知识框架图,要有大语文观、大视野,整体把握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目标。因此,强调学生学习中的自觉性,是突出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将阅读和学生发展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一、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好。对学生来说,兴  相似文献   

10.
几年来,我们围绕经济建设中心,确立科教兴场的战略思想;走出了一条实施科教兴场发展战略的新路。1995年,农场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7525.36万  相似文献   

11.
范梈是元代诗坛上的重要代表人物,“元诗四大家”之一。范梈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兼擅众体,近体尤工;收放自如,超迈洒脱;明白晓畅,生动自然;写景抒情,托物言志。  相似文献   

12.
《诗经·豳风·七月》中"女心伤悲"的原因和"殆及公子同归"的实质,一直是《诗经》研究者们争论不定的话题。从"诗六义"之"兴"切入,具体分析诗歌的情节以及情境,结合古文字学对"公子"一词详加训诂,再联系远古媵嫁婚制来考察,就能够给"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一个崭新而合乎情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历来学者对辛弃疾的研究主要都集中在其豪放词之上,却较少有人研究过他的乡村田园词,而在了解了南宋的社会现实之后,我们会发现辛弃疾的乡村田园词有很多与当时社会现实不相符的地方,至此本文以系统概述辛弃疾乡村田园词为基础,对这些词的特点;作者取得的成就;及作者的创作情况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为什么会出现与当时社会现实不相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不动点定理将n阶线性方程组X=Cx+d在范数‖&#183;‖1的列范数下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推广至范数‖&#183;‖1的行范数、范数‖&#183;‖p和范数‖&#183;‖∞,并将这一性质推广至无限阶线性方程组.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和华兹华斯是中西两位伟大的田园诗人,两位诗人的田园诗作如同一座艺术桥梁沟通了中西田园诗歌艺术之流.本文试从"浪漫主义风格"、"语言特色"两个方面探讨两位诗人田园诗歌艺术的相同之处.并试从"思想内涵"、"美学境界"两个方面分析两位诗人田园诗歌艺术的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16.
从历史事实看,陶渊明政治哲学主要是以田园与政治为基本的经验内容而形成的。从田园与政治的本质关系看二者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性源于田园本性与人的本性的统一,从而形成陶渊明田园政治的政治哲学思想。田园政治是符合自然、田园、人性,根植于道德本体的政治。从田园政治的制度设计看,陶渊明注重政治制度的经验内容,如衣食为先、重视农业、没有赋税、社会和谐等,他对君主制和法律制度的看法也自成一格。  相似文献   

17.
范椁是元代诗坛上的重要代表人物,"元诗四大家"之一.范椁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兼擅众体,近体尤工;收放自如,超迈洒脱;明白晓畅,生动自然;写景抒情,托物言志.  相似文献   

18.
郭辉 《江汉学术》2011,(3):78-81
<汉语大词典>有注音、释义、知识性的错误,器物方面的训释可以从田园器具、生活器具和其他器具三个方面予以考释:一、田园器具有蓧、(棱)、犁镜、桔(木)、络车等;二、日常生活器物有砧、芦扉、芦笳、芦笛、笛膜、褡膊、褡子;三、其他器物有菊篱、青帐、龙驭、龙子幡等.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对“比、兴”有三种不同的解说 ,即政治的解说、语言的解说和文学的解说。文学的解说最有意义。最具有代表的说法是刘勰的“比显兴隐”说。徐复观在解释刘勰的观点时提出新论 ,认为兴句的意义不是表示实在的具有概念的意义 ,而在于“形成一首诗的气氛、情调、韵味、色泽的”。笔者认为 ,还可以把刘勰的“比显兴隐”说的解说推进一步。这里的基本理论假设是 ,“比”主要是接近认识论的 ,所以“比显” ;“兴”主要是接近存在论的 ,所以“兴隐”。  相似文献   

20.
范宁,东晋经学家,治经以《谷梁》为主。他提倡儒学,反对玄学,认为玄学之兴罪在何晏、王弼二人。范氏所撰《论语注》史志失载,散佚已久。晋江熙《集解论语》杂取十三家说以成书,范氏居其一。今参校马国翰辑本,复为钩稽,共得四十三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