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买吊床     
今天是放暑假的第二天,一大早起来,我看见马路两边摆了好些摊位,听妈妈说今天这儿赶庙会。这时我看到几家卖吊床的摊位,便对爸爸说“:爸爸,我想买一个吊床。”爸爸说“:可以,不过要你自己去买,我只给你5元钱。“”5元钱?没搞错吧!你刚才不是问过10元钱吗?”我嚷道。爸爸说“:就看你的本事啦!反正就给你5元钱,你看着办吧。”①爸爸说完就走了。没办法了,我只好拿着5元钱去碰碰运气。我来到了第一家,看见老板是个和蔼可亲的叔叔,心想:也许这个叔叔好说话。于是我试探地问道“:叔叔,请问这个吊床多少钱?“”10元!”“少一点卖吗?“”不卖!”叔…  相似文献   

2.
李学斌 《阅读》2023,(Z3):32-39
<正>柯柯不见了1大年初四一大早,就有电话从村里打过来:柯柯不见了!十岁的雪飞才起床,一听说柯柯丢了,眼泪都快掉下来了,立刻嚷嚷起来:“妈,我要回村去找柯柯!”挂断手机,妈妈安抚儿子:“吃过早饭,让你爸带你回去找!”雪飞急得跳脚:“不行,来不及了!下了一夜雪,回去晚了,柯柯早冻死了!”爸爸摸了摸雪飞的头:“儿子,听你妈的,吃了饭再回去。柯柯是你的宝贝,你是爸妈的宝贝,都重要。急归急,也不差吃饭这点工夫!”见爸爸也这么说,雪飞不吱声了。哗啦哗啦,呼哧呼哧,雪飞三两下洗好脸,  相似文献   

3.
赵方圆 《阅读》2007,(7):41-42
小时候的我,最爱问爸爸:“你希望我成为什么样的人?”爸爸总是认真地告诉我:“爸爸希望你做一个快乐的人!”快乐的人?我吐吐舌头:“怎么能快乐呢?”“自己找呀!”爸爸点着我盯鼻子回答我。[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李学斌 《阅读》2023,(19):18-23
<正>1整整一下午,雪飞都待在杜大爷家。爸爸本来就是见酒迈不开腿的人,加上耳根子又软,进了屋,人家主人一招呼,怎么可能不喝?看到爸爸喝酒,雪飞就头大。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管农忙农闲、刮风下雨,爸爸每天总要喝二两。喝醉的爸爸时常耍酒疯,每当这时,好脾气的爸爸就成了“混世魔王”,  相似文献   

5.
柯岩 《阅读》2012,(3):F0004-F0004
春天,春天, 你最早来到哪里? 爸爸说:“在温暖的风中,” 妈妈说:“在燕子的话里。” 妹妹说:“在哥哥的画上,” 我说:“在妹妹的笑里。” 大树说:“在我的身上,” 小草说:“在我的心里……” 春天,春天 还是你自己说吧, 你究竟—— 最早来到哪里?  相似文献   

6.
小眼看世博     
曹章旖 《阅读》2011,(7):39-40
五月中旬的一个星期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上海看世博。票是早就定好的,学校统一组织的。爸爸说:“我们没机会出国,去世博看看,就当周游列国了。”于是,我们踏上了世博之旅。  相似文献   

7.
韦芃 《阅读》2009,(7):46-47
妈妈的生日快到了,我想送给妈妈一份生日礼物,就是对她说一句:“妈妈,我爱你!”可是,就那么生硬硬地说出来,真是太尴尬了,于是我便开始想办法:写在贺卡上,但如果她看不到呢;发短信,可我又没有手机,偏巧爸爸这几天出差在外。  相似文献   

8.
朱秀玲 《阅读》2008,(5):15-16
课间,聪明伶俐的小问号就嚷起来了。“《‘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课题目不仅啰嗦,还故弄玄虚,引号和感叹号都可以去掉!”他的话音刚落,小叮当就冲他说:“不对。这是提炼人物话语,是课文中‘爸爸’对汤姆说的话,所以要加上引号。”  相似文献   

9.
让步     
龙新雨 《阅读》2015,(Z3):39
在我的印象中,爸爸对我一贯要求严格,说一不二,是个“凶爸爸”。但有件事使严格的爸爸破例做出了让步。四月初,秦淮区举办了小学生足球比赛,我有幸被选拔进校足球队去参加比赛。听到消息后,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急忙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爸爸。可是,严格的爸爸皱了皱眉头看着日历说:“不行呀!比赛那天下午有场考试,你踢完球去参加考试肯定会影响你发挥。”我恳求地对爸爸说:“求你了,让我参加比赛吧!我一定不会影响下午  相似文献   

10.
唐池子 《阅读》2015,(15):4-5
我爸属虎,我也属虎。我们家是双“虎”临门。迷信的小脚奶奶摇头说,哎,一山容不下二虎,往后这日子有得闹腾了!不过,奶奶的唠叨,我和爸爸一个字也没放进心里去。我和爸爸耳朵长得像,眼睛也长得极像,单眼皮,眯眯眼,一笑就只剩一条缝儿了。我姐姐和弟弟倒全是双眼皮,真气人!眼睛是单眼皮也罢了,我还一身黑皮,生下来时据说像条黑泥鳅,你说还能像谁!我妈妈的皮肤白皙得像小葱茎,我的姐姐和弟弟也是。单单我们两个“黑人”,就因  相似文献   

11.
学说话     
李蓓 《阅读》2014,(39):37-37
<正>爸爸:汤姆,今天老师都教你什么了?汤姆:老师今天教我们说:"是的,先生。"以及"没有,先生。"爸爸:你学会了吗?汤姆:没有,先生。爸爸:你不能叫你的爸爸"先生"。汤姆:是的,先生。  相似文献   

12.
张炜 《阅读》2023,(72):39-41
<正>人这一辈子需要不时地犒赏,为了多些欢乐,就得好好过节。没有比外祖母更懂这个道理的人了,所以她最重视节日,只要是节日就不肯放过,一定把它过得像模像样。不要说春节、元宵、端午这几个大节日了,就连冬至、立春这样的节气,她都会按部就班地准备下来。中秋节是多大的节日啊,外祖母要提前许多天开始准备。她一边忙碌一边说:“可惜你爸爸回不来,这是团圆的日子啊。”妈妈提早回家了,  相似文献   

13.
著名作家老舍曾指出:“要知道对话是人物性格的声音,性格各殊,谈吐各异。”是呀,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什么样的人就应该说什么样的话。因而描写好人物的语言,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课文《祁黄羊》中有关人物的对话描写。(一)悼公说:“中军尉职责重大,决定人选的事关系着国家的兴亡。你在军中多年,心目中一定有合适的人选。你觉得谁能替代你呢?”“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悼公深感意外,说:“解狐不是杀你父亲的仇人吗?你怎么会举荐他呢?”“主公问…  相似文献   

14.
家长进课堂     
徐储炎 《阅读》2023,(27):53-54
<正>“叮铃铃……”,上课铃响了,两位神秘嘉宾进入了我们的教室。第一个进来的,竟然是我的妈妈!第二个是徐传瑜的爸爸。我和同学们都惊讶极了。突然,涵涵小声地对我说:“那是你的妈妈?真好看。”我心里乐开了花。老师简短介绍后,我的妈妈大步流星地走上了讲台,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她先介绍她的职业。同学们全神贯注地听着。突然,妈妈脸上带着神秘的微笑问:“同学们知道电灯是谁发明的吗?”台下没几个人举手,大家面对陌生的“妈妈老师”,一定很紧张吧?  相似文献   

15.
丰子恺 《阅读》2023,(24):38-39
<正>晚上喝了三杯老酒,不想看书,也不想睡觉,捉一个四岁的孩子华瞻来骑在膝上,同他寻开心。我随口问:“你最喜欢什么事?”他仰起头一想,率然地回答:“逃难。”我倒有点奇怪:“逃难”两字的意义,在他不会懂得,为什么偏偏选择它?倘然懂得,更不应该喜欢了。我就设法探问他:“你晓得逃难就是什么?”“就是爸爸、妈妈、宝姊姊、软软……娘姨,大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  相似文献   

16.
马清茂 《阅读》2024,(Z2):69-70
<正>“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每当听到这个“鱼”字时,我就禁不住流口水。酸爽鲜香的酸菜鱼,外酥里嫩的炭烤鱼,酸甜可口的松鼠鱼……都能让我食指大动。然而要论我的最爱,那就非爸爸烧的红烧鱼莫属了。周六上午,爸爸难得空闲,问我:“儿子,中午想吃啥?”我毫不犹豫地说:“招牌红烧鱼!”一看时钟,才十点,爸爸就在厨房里忙活起来了。焦糖上色、西红柿打底是他的独门秘籍。爸爸做事精细,连鱼肚子里都塞着他的秘制调料;摆盘就更不用说了,红椒丝,绿葱碎,偶尔还会放些小花点缀。鱼一上桌,就有浓浓的鲜香味扑鼻而来,我肚子里的小馋虫瞬间觉醒!光闻不吃,就能把人馋倒。吃上一口,幸福的味道在味蕾“爆炸”,妙不可言。  相似文献   

17.
小幽默两则     
慧子 《阅读》2014,(Z6):60-61
<正>我看不清杰克期末考试不及格,因此他爸爸责备他成绩差。"你应该找出失败的原因,"他爸爸生气地说。"是的,您本应该给我买一副眼镜的,"杰克说。"你是说你上课时看不清老师写的字?"他爸爸问道。"不,不是的,我看不清同桌卷子上写的什么。"  相似文献   

18.
李学斌 《阅读》2023,(35):18-23
<正>1时间像长了飞毛腿,一眨眼就到了周五。早晨进教室,雪飞发现龙莺的位子是空的。他有些纳闷,龙莺这几天一直来得很早,今天怎么会迟到呢?身边的座位没人,雪飞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到新学校已经好几天了,除了龙莺、小组长陆子欣、班长陈波,雪飞和其他人还没搭过话。袁一丹、马佳宁看到他,总要说几句风凉话,这让他很不自在。每逢这时,他就会想起星湖小学,  相似文献   

19.
徐志强 《阅读》2006,(9):1-1
俄国的罗蒙诺索夫小时候天天跟父亲去打鱼。一天,一阵狂风使大海掀起滔天巨浪,船上的帆篷吹落了,情况异常紧急。小小的罗蒙诺索夫不顾一切,沿着摇晃的桅杆爬上去,很快把吹落的帆篷扎结实,渔船恢复了平稳。他父亲笑眯眯地说:“孩子,我要奖励你的勇敢,给你买一件鹿皮上衣,好吗?”罗蒙诺索夫摇摇头:“爸爸,我就想要一本好书,什么知识都有的书,  相似文献   

20.
萧红 《阅读》2024,(19):4-6
<正>祖父的眼睛总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和孩子似的。祖父长得很高,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嘴里则不住地抽着旱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儿。”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他就伸出手去把孩子的帽子取下藏起来,有时放在长衫的下边,有时放在袖口里。他说:“家雀儿叼走你的帽子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