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内容适当,贴近生活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情境的选择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选择一些动画片、绘本故事、生活情境等熟知的内容,能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水平一(二年级)《跑:快速变向跑》一课,执教教师将学生熟知的《逃家小兔》绘本引入课堂。准备部分,创设"小兔跟妈妈游玩"和"与小动物们游玩"的情境,进行热身活动。基本部分,通过"小兔变成小汽车,妈妈变成交警"的游戏情境,教会  相似文献   

2.
正歌川国贞(1786~1865年)是日本江户晚期一位多产的浮世绘画家。从1844年起,他开始在作品上使用其师的名字——丰国,今人将他称为三代丰国。国贞最擅长、也是遗留数量最多的作品是"美人绘"(仕女像)和"役者绘"(演员像)。19世纪50年代之后,他设计了大批"役者绘",明艳丰富的色彩与布局均衡的构图在江户末年浮世绘作品中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一幅"役者绘""役者绘"是从剧院用来宣传剧目的海报衍生而来的。每场演出前剧院都会挂上本场演员的角色画像,这样观众就会同时了解剧目和  相似文献   

3.
《收藏界》2009,(5)
"景泰蓝"有三种技法:第一种叫做"铜胎掐丝珐琅";第二种叫做"铜胎錾花彩釉绘珐琅";第三种叫做"铜胎彩釉绘珐琅"。经历代艺人的努力钻研,融合了瓷器、铜器、漆器等传统技法和表现形  相似文献   

4.
景德镇陶瓷艺术历千年而不衰,佳作叠现,名手辈出,人物、山水、花鸟、瓷塑各领风骚。有的苦心孤诣,经营传统,有的别出心裁,锐意创新。我比较关注传统一派,听说有一位擅画牡丹的绘瓷高手叫"洞庭一波",在北京见过他的几幅作品,质朴、淡雅、清远,既有富贵堂皇之气,又无行作俗艳之感。我在想,能把牡丹花这一传统题材画得如此超凡脱俗、清新雅丽,其人心境必定经过相当的修炼。我非常信仰"文如其人"、"画如其人"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期,中国文人瓷画在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瓷绘艺术家的推动下,达到高峰。花鸟瓷画更是在"八友"之中毕伯涛、程意亭、刘雨岑的带领下,以清新的构图、明快的色彩、活泼轻松典雅的画风、吉祥的寓意,迎合人们的需求。时称"神童"的邓肖禹就是继"八友"之后又一位花鸟瓷绘名家。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英语课程改革背景下,新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对小学生“读”的能力提出一个新的标准,要求孩子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在此要求下培养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成为广大教育者思考的问题。现如今,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也越来越肯定“英文绘本阅读”是发展小学生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英文绘本阅读”教学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考虑到原版英文绘本对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来说有一定得难度,由此提出了亲子共读这一阅读方式。本文旨在借由问卷调查和两等组前后测实验法,以改编的儿童阅读能力测验问卷评分表为量化评量工具,并辅以观察、录像、访谈等做为质性分析之数据,以期能更全面探讨采用亲子共读的方式来阅读英文绘本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以小学五年级学生为例,以期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改革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冯明 《收藏界》2012,(9):61-64
在收藏浅绛彩瓷器的人群中,没有谁不知道花鸟画师一一喻春,我更愿意称他为浅绛瓷绘"大家",可能有人对此嗤之以鼻,因为喻春在瓷绘上的水平显然逊色于程、金、王,也应不如任焕章、汪藩、程焕文、郑子良、张子英、王昭明等名流,我却给予他"大家"称谓,理由有三:一是喻春花鸟随兴起笔,顺势经营,简约拙朴,不追求奇思妙构,不沉浸于奢华富丽,也不纯粹于瓷上的玩味,似乎总牵记着大众的审美,顾及着时下的民俗,把平凡演绎成清丽,在普通中超越凡俗,中庸雅俗间,做到了游刃有余、拿捏自如,对时代的风范摩揣到精致、把握到十分,显示了他大朴不雕、大巧若拙的非凡,此为喻春的迷人之处。  相似文献   

8.
正三国东吴末期,江苏南京长岗村出土的一件青瓷釉下褐彩羽人盘口壶(易家胜《南京出土早期青瓷釉下彩盘口壶》,《文物》1988年第6期),是目前所知瓷绘人物纹装饰的最早实例。此后,历经唐、五代、宋的长期发展,从元代开始,磁州窑、吉州窑和景德镇窑瓷绘人物纹内容逐渐丰富,画工日益精湛,取得了瓷绘艺术上的一个又一个新成就。本文以实物资料为依据,简要梳理一下瓷绘人物纹中的重要装饰题材——三顾茅庐图。三顾茅庐的故事最早记载于《三国志·蜀志》卷五:"凡三往,乃见。"后《诸葛亮传·前出师表》又有详细表迷:"……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自古以来,三顾茅庐的故事流传广泛,被视作尊重人才的典范,在元代以后的瓷绘装饰上有很多精彩的画面呈现。  相似文献   

9.
高伟曦 《收藏》2007,(4):87-87
我有一幅收藏多年的清中期《天官赐福(印)图》中堂画,五尺画幅,工笔重彩精绘。画中头戴光环,掌管天地日月星辰的天官端坐宝座之上,身着朱砂彩绘红袍,红袍上采用描金,描银技法对移绘有星辰,寿山,福海图案,蓝色披肩左右分别绘有祥云日月。天官身后左右侍童各持锦囊,官印,  相似文献   

10.
姚思 《收藏》2013,(22):96-103
2013年,在恒温的中国建筑市场中,建筑师张永和近期出版了非常建筑的第一本绘本——《绘本非常建筑》。正如他所说,这本书算是非常建筑工作室二十年来工作的作品集。该书一共收集了31个项目,以组织设计过程为大线索,附带另一条小线索:即人在经历空间时产生的体验,通过小侦探来讲述项目的设计过程和期间遇到的问题,为冰冷的建筑项目赋予了一种超现实的味道。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16,(15)
正从2016年2月开始,在我的朋友圈,一些消息灵通的行家开始放出消息,他们说3月份去纽约的朋友们有福了,因为你们会见到一件震惊世界的神奇瓷器。这消息听得人心痒,大家纷纷猜测,什么样的瓷器配得上"震惊世界"四个字?时间来到3月的纽约,2016年佳士得春拍在这里举行。当我走进佳士得公司的拍卖大楼,迎门柜上摆放着的就是这件震惊世界的瓷器——一件明宣德青花五爪云龙纹大罐,所绘龙纹苍劲老辣、气势  相似文献   

12.
吉福 《集邮博览》2013,(2):75-75
2011年5月11日,加拿大邮政发行一套四枚《小乌龟富兰克林》邮票和一枚小全张,将这一深受全球儿童读者喜爱的童书定格于方寸。《小乌龟富兰克林》系列绘本是加拿大童书第一品牌,堪称加拿大的国宝级童书。该系列绘本从1986年开始出版,这是一套让孩子成为勇敢者的图画故事书,该书作者波莱特·布尔乔亚敏锐地捕捉到孩子在自我成长、理解爱和生命时遇到的小挫折,以及需要关怀的心理变化,以小乌龟富兰克林的成长故事帮助孩子消除对未知世界  相似文献   

13.
夏娃 《乒乓世界》2006,(12):10-12
10月13日,在大学时代曾经是孔迷后来成为我朋友的刘岚,绘我发来一条短信:"夏娃姐,孔令辉退役了?虽然知道会有这一天,也认为自已习惯了他慢慢淡出,可真到这一天到来时依然接受不了,这是一种心痛和酸楚的混合。也许你能了解,孔令辉对于我们这代人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偶像含义,真的无法割舍,请求《乒乓世界》出一个专辑来为他做个纪念,也是给我们留下永远的记忆。"孔令辉当时坐在我前面几排,认真听着国家二队教练员的竞聘陈述。我先把这条短信转发给他,然后回复刘岚:"第12期杂志做专题的事情,我昨晚就跟孔令辉谈过了。我对他说,这个专题不是为你,而是为了你的球迷做的。很快,我收到只有两个字的回复:"哭谢"。  相似文献   

14.
读编往来     
《集邮博览》2010,(4):3-3
喜欢"博览"较真儿最近,我收到了盖有"样刊致谢作者"红色印章的《集邮博览》。原来是杂志刊登了我推介的邮戳。这样不起眼的"稿件",我认为本可以忽略不计,但意想不到  相似文献   

15.
刘海粟 《收藏界》2010,(2):136-137
桂林的谢天成,是我近年来结识的诸多青年画家中颇具自己面貌的一个。1982年,我正在广州休假作画,在湖南宾馆大厅看到了他所绘的《奇峰醉墨》《漓江云意》,  相似文献   

16.
周泗宗 《围棋天地》2000,(11):31-33
《围棋史话》提供了甘肃永昌鸳鸯池原始社会彩陶罐上绘有棋盘图案的线索,是否真实,我有近水楼台的查证之便。  相似文献   

17.
深浅入时无? ——试刊有感乒乓本神奇,素面眉黛低。惶恐如新妇,殷勤似旧时。浓妆飞彩袖,淡笔绘青衣。岂无知音赏?弦歌到日西。 老梁  相似文献   

18.
《收藏界》2009,(2)
明明笔笔简洁,却有一种由内而外的华贵;明明色调单纯,却有一种无法比拟的绚丽……建国以来首件大师青花巨作——"国礼青花瓷"大胆融合古代经典青花工笔、水墨画法,结合西洋风格,被誉为当代"青花瓷王"。熊钢如大师绘古希腊卫城及万里长城并橄榄枝装饰,取"起源(企愿)和平"之意,象征着奥运精神从发源地来到中国;王锡良大师绘松柏环抱,象征万古长青;王恩怀大师绘制的云雾山色"天青过雨景"为大写意;三种风格奇妙融合,大气天成!联合国、历届奥运举办国等40余个国家及领导人收藏,造就"国礼青花瓷"的尊崇地位,目前正在全国掀起青花热!  相似文献   

19.
走向自然     
孙文忠 《收藏界》2012,(7):130-131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清蔼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宿处,隔水问樵夫。"巍峨博大、峰峦多变的自然山水,在王维笔下满是审美的意趣,使人深味不已。画家何不走向自然,绘山川之风采,传自然之神韵?走向自然,就是要观之于目,触之于心,以手运心,以心入画,要达到物我交融之妙境。  相似文献   

20.
三.吉州窑"碎纹素地加青花者"《景德镇陶录》(卷六)载:"碎器窑——南宋时所烧造者,本吉安之庐邑永和镇另一种窑。土粗坚,体厚质重,亦具米色,粉青样。用滑石配釉,走纹如块碎,以低墨土赭搽熏既成之器,然后揩净,遂隐含红黑纹痕,冰碎可观。亦有碎纹素地加青花者。"笔者浅见以为,这里的细碎纹地"加"青花者,很可能是指宋代吉州窑生产的青花瓷器,只不过这里的"加"字,是指以如剪纸贴花等方式在碎纹素地上"加"青花,而不是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