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作家梁衡在他的《文章五诀》中,妙论天下文章,将写文章的技法概括为“五诀”,即“形、事、情、理、典”五要素,“形”“事”为实,“情”“理”为虚,“典”为客串,即用典。五个要素变幻组合,成天下锦绣文章。  相似文献   

2.
叶燮《原诗》之理论体系,绝非仅体现于其创作论一端,而是以“胸襟”为桉心,统摄了创作论与诗歌发展观两个主要部分。大致为:以盛衰正变、“变能启盛”明“胸襟”之用,以“才、胆、识、力”充之,继而以此“在我之四,衡在物之三”——“理、事、情”。使之“发宣昭著”,最后存之于“自然之法”。“胸襟”既是扫除“古今盛衰正变之肤说”的有效工具,同时也是创作中表现“不可明言之理、事、情”的第一要素。  相似文献   

3.
公文主题辨     
文章写作必须遵循普遍的规律和要求。就文章构成来说,这普遍规律可高度概括为文章四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这“四要”是文章(包括公文)有机整体构成不可缺少的要素。“理”是文章的灵魂、核心。由于文种和表述角度的不同,关于理,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主题、主旨、思想、观点、论点、意思、意图……抒情文章中的理即是情,正所谓“事有事理,情有情理”。任何文章皆有理,即便是一封简单的问候信,那问候之意,也就是信中的理。言之无理,那文章即是没有灵魂的躯壳,没有核心的涣散文字组织。对于公文来说,理的正确称谓该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文艺美学里讲的意境 ,指的是文艺作品中自然、生活的图景与作者灵动丰赡的情思高度统一的能诱发读者想像思索的艺术境界。在“意”与“境”的交融之中 ,“意”可以是作者的真情实感 ,也可以是“情”与“理”、“情”与“志”的结合体 ;“境”可以是“景” ,是“物” ,是“人” ,是“事” ,或景物人事兼而有之。一言以蔽之 ,意境乃是客观生活的主观反映 ,是主客观的统一体 ,即章学诚所说的“人心营造之象”。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 ,都是有意境可言的。意境的创造 ,单就诗歌来说 ,是通过一系列意象的整合来实现作者对情感意蕴的表现的。下面 ,笔…  相似文献   

5.
写作常用的艺术手段有写“虚”和记“实”.所谓“虚”,一般指作者主观具有的情和理;所谓“实”,一般则指客观存在的人、事、物.前者抽象,后者具体.构思过程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把作者主观具有的情和理诉诸客观存在的人、事、物,借助它们来叙事、抒情或说理,从而反映生活的某一方面本质,表达既定的文章中心,这种技法就是“化虚为实”.  相似文献   

6.
《牡丹亭》借助爱情故事所表达的是情对理的挑战,理想对现实的反抗。但是作者在抒发“情”的同时却摆脱不了“理”的束缚,“隋”与“理”的冲突贯穿始终。文章结合汤显祖“至情”观的创作理论,着重分析《牡丹亭》在情理冲突下所映射的无奈的社会现实,以及作品中体现的“理”对“情”的规范。  相似文献   

7.
说明文有“道”可传吗?有。清代学者叶燮指出:文章诗赋,“其道万千”,余得以三言蔽之:“曰理、曰事、曰情、不出乎此而已。”这里的“文章”,自然也包括说明文。可见,说明文也同其它文体的文章一样,除了有“事”可说外,也是有“理”有“情”可循的。而“事”是指说明的对象事物,“理”、情”则是说明文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了。中学教材中的说明文,从内容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风景园林类、科学原理类、生物习性类和建筑实体类等。针对不同类别的说明文采用不同的角度和方  相似文献   

8.
<正>“情理语文”是一种教学主张,即在语文教学中注重从“情”和“理”的角度出发,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情”和“理”,注重课堂生成中的“情”和“理”,让师生沉浸在情理交融的课堂中,实现文本、教师、学生的多维碰撞,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抓住语文的“情”和“理”,是我们培育学生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9.
诗歌鉴赏的能力层级达到了“E”.是语文备考中公认的难点.要快速而顺利地突破诗歌鉴赏.就必须“过五关,斩六将”。“五关”依次是:积累关、语言关、要素关、审题关、表达关;“六将”即构成诗歌的六种要素——人、事、物、景、情、理。换言之,就是《考试说明》中的“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相似文献   

10.
情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掌握恰当的抒情方式是写好真情文章的前提。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也即作者在文章中直接表露倾吐感情。间接抒情是“依附于事、景、物、理,借助叙述、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抒发感情的表述法”。由此可见.间接抒情可分为寓情于叙事、寓情于写景、寓情于议理三种抒情方式。  相似文献   

11.
叙事,也叫“用事”,是鲁迅杂文重要的艺术手段。或者说,鲁迅杂文都离不开用事,往往把“情”“理”寓于叙事之中,将“事”“情”“理”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以事寓情,以物明理。通过叙事,启迪读者运用自己的联想或想像,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领会文章所蕴涵的深刻的哲理。因此,鲁迅杂文的叙事就不同于小说的叙事。小说的叙事是“因文生事”(《读第五才子书法》金圣叹)。所谓“因文生事”,就是根据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或者刻画人物性格的需要,大幅度地详尽地虚构故事情节。鲁迅杂文的叙事是“以文运事”(同上)。所谓“以文…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读了2003年第四期《小学语文教学》中周莉花老师的《情理交融理寓情中》一文后,受益匪浅。本文分“忧思”、“教学片断实录”、“反思”、“结论“、“启示”等对重“理”轻“情”的现状作了深刻的阐述。作者在“反思”部分有这样几句话:“探究性阅读教学难道只是为了生硬、呆板地解决疑问吗……不难想像,没有情感的课肯定是死气沉沉的。情感,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它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理性如此强烈的探究性学习,给人的感觉是进行科学研究,逻辑分析……”读罢此文,我不禁对自己去年执教的一堂大家认为比较成功的比赛课产生顿悟。去年…  相似文献   

13.
《陈情表》采用了融情于事、融理于情的艺术手法。这一艺术手法存在着一个“事”、“情”、“理”的层进关系,因为没有“事”就没有“情”,没有“情”就没有“理”。如果说“事”是土壤,那么“情”就是土壤里生长出的大树,而“理”就是大树上所结的果实。然而,在实际的评论分析中,人们论及最多、最深的是其“情”,而对其“事”,特别是其“...  相似文献   

14.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是现代文阅读最高层面的考查。文学作品侧重于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散文的评价鉴赏主要是围绕景、情之间的相关联系生发的,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1.景 (物、事 )与情 (志、理 )的联系。一方面缘情 (志、理 )择景 (物、事 ),另一方面借景 (物、事 )抒情 (志、理 )。写景 (物、事 )是手段是依托,抒情 (志、理 )才是目的,是归宿。散文的“情 (志、理 )”往往体现在议论抒情文字当中,提取散文的精要须用足用活议论抒情文字。如宗璞的《报秋》 (199…  相似文献   

15.
文章是“随事立体”,“因情立体”,“明理立体”,由于事、情、理的不同,其体也各异。这样,写作还有什么规律可循呢?由于物各有类,事各有属,作为客观事物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的文章,也都可以区分品别。归属于同一种类的文章,大都有其相似的写作规律可循,故文章分类是研究写作规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本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 教学理念《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哲理性散文,是著名作家梁衡为纪念居里夫人发现镭的放射性一百周年而作。文章体现了他一贯主张的“形、事、情、理”相互交融的散文写作理念。在这篇散文里,有对居里夫人形象的刻画,有对居里夫人从事科学研究的事迹的描述,更有对人生意义的深刻议论,而且做到叙中有情,情中有理,理中有形,形中有情,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  相似文献   

17.
情感可以拉近心理距离,理性会让人更加信服,情感与理智是广告创作中最常采用的两种诉求类型。充满情感的广告语言更易打动人心,饱含智慧的广告语言则能劝服人智。广告因其促销的功利性目的而应攻心服智,攻消费者之心以夺其情,服消费者之智以占其理,用情与理博取消费者的认同与遵从。兼具功利性与劝服性的广告创作在语言上呈现为“情动人心、理服人智”--情理交融的特有色彩。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人是具有丰富情感的。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须有感情的激发、鞭策和熏陶,这又基于师生感情的交融与共鸣。总之,离不了一个“情”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要“动之以情”。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还在于让学生明辨是非,分清真伪,懂得事情的道理,并使这些道理转化为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和品德习惯。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又应坚持说理,即‘晓之以理”。“情”与“理”是相互联系,但又各属不同的范畴。“情”是人们的主观,O理特征,“理”是客观规律的反映。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要使…  相似文献   

19.
辞章之四大要素为“情”、“理”、“景(物)”、“事”,其中“情”与“理”为“意”、“景(物)”与“事”为“象”。而它们之所以能相互连结,自来虽有“移情”、“投射”之理论加以解释,却不够圆满;于是有“格式塔”心理学派“异质同构”或“同形说”之出现。而这种“异质同构”说中之“构”,用于解释意与象之连结,其类型究竟如何?一直不曾探讨过,于是在此特地兼顾“主旨或纲领”、“偏全与显隐”、“对比与调和”、“联想与想象”等四方面加以观察,以见“构”之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今年高考作文以“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让所有考生进行了一次感乎情悟其理的审美体验。在“不知情为何物”,且又处处盛行奔涌着“理难服人,情可感人”这一“情人眼里出西施”、“人情大如天”的非理性浪潮的今天,让考生设境取事而心思其理,笔论其是,是近三年高考作文命意关注社会风习、品味生活真味、感悟人生真谛的一次最为实在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