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报资料工作>(前身为<资料工作通讯>,以下简称为<工作>)是我同社会科学情报专业领域学术第一刊.从1980年创办,至今已经走过了30年的不平凡历程. 我对<情报资料工作>有着很深的感情.作为<情报资料工作>的一名读者,从刊物创刊起我就开始阅读刊登的论文,汲取学术营养;作为一名作者,我在刊物上发表了多篇研究心得,力图共同推动学术发展.  相似文献   

2.
报纸读者数量减少,不仅使报纸销售量减少,广告数量也在减少.这种恶性循环,让全球报业面临危机,纵论美国的"百年老报",<纽约时报>(1851年创刊)、<华盛顿邮报>(1877年创刊)、<洛杉矶时报>(1881年创刊)、<华尔街日报>(1889年创刊),也面临着考验.  相似文献   

3.
2004年是中国著名老牌刊物<东方杂志>(以下简称<东方>)百年华诞.<东方>是商务印书馆麾下的一个子刊,创刊于1904年,历经风雨,4次播迁,4次休刊,45年间共出版正刊44卷811期,号外4期,<东方副刊>一种.1948年停刊.它是旧中国出刊期数最多、刊期最长的杂志.  相似文献   

4.
期刊的扩容、提速是期刊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读者的阅读需求是一种弹性需求,在需要被激发的情况下,会出现几何级的增长趋势,反映在期刊市场竞争中,就是越有阅读价值、越受读者欢迎的期刊,读者就越希望期刊能增加刊期,增加阅读次数.近年来,我国的不少名刊、大刊期刊,如<知音>、<读者>、<女友>、<家庭>等,都是在增加刊期的提速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其发行量也随着刊期的增加而扩大.  相似文献   

5.
王利明 《传媒》2006,(1):21-24
<新女报>是一张周报,并且是以女性读者为目标人群的细分市场的周报.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新女报>不是一张主流大报.但是,小报也能做出大市场.2001年12月13日<新女报>创刊当天,5.5万份报纸就销售一空,3个月发行量攀升到15万份,9个月实现赢利,两年半实现跨地域经营,3年实现跨媒体经营.如今<新女报>的发行量接近20万份,广告经营额突破3000万元,形成了两报一刊一网的战略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6.
<新民晚报>与<东方早报>同属1998年7月25日联合组建成立于上海的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然而二者又有很大的差异.前者的前身是1929年9月9日创刊的<新民报>晚刊,于1982年1月1日复刊.  相似文献   

7.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编<共和国期刊六十年>之前,我知晓<文明>,零散地翻阅过.编那本书的过程中,我访谈了娄晓琪社长,更多地读了<文明>,尔后坚定地以其创刊年编入书中.因为<文明>是共和国期刊的一个代表性、象征性符号:入世元年,中国期刊向世界刊坛靠近.  相似文献   

9.
一、从<编辑参考>到"读者参考" <读者参考>创办于1978年.初期以活页刊印,主要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新闻出版单位、部分科研机构内发行;几年后扩版为16K月刊,传布渐广.80年代后期,因经营困难一度中辍.1989年改为"读者参考丛书",由学林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0.
李频 《传媒》2004,(12)
<读者传奇>在相当程度上揭示了<读者>成功的奥秘,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好书,它以创新的期刊传记体裁、详实的<读者>现象解读等方面的尝试与价值而成为近年来名刊个案写作中的代表性成果.  相似文献   

11.
香港免费报纸<都市日报>于2002年创刊,<头条日报>于2005年分别创刊,这些免费报纸一问世便对香港报业带来强烈冲击.为探讨免费报纸对收费报纸的冲击,笔者于2008年2月在香港学术访问期间,对读者进行调查,为业界了解免费报纸与收费报纸的竞争提供窗口.  相似文献   

12.
“现实主义”的胜利:《特别关注》突进百万狂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旭升 《传媒》2005,(8):28-31
当<读者>在西北开始书写自己的传奇时(3年前,一本记述和总结<读者>成功秘诀的<读者传奇>,给人们提供了另一种读者文摘的享受和沉思),一本名不见经传的刊物在荆楚大地默默创造着传奇.仿佛早已意在其中,3年后,逻辑的时针走到既定的位置,他自豪地宣布:百万大刊,我来了!这份期刊就是<特别关注>,他的崛起,同时也意味着后<读者>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13.
对于<经济参考报>来说,2004年5月31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正如总编辑王海征在这期头版<致读者>一文开篇所说的:<经济参考报>创刊近23年,我们用得最多的词汇是"改革"和"市场".今天向读者特别推荐周一特刊"每周要读",也正是<经济考报>通过报道改革走向市场化发展道路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法制晚报》的社区新闻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5月18日,北京报业市场除<北京晚报>外,又新增了一家晚报--<法制晚报>.值得一提的是,<法制晚报>创刊后,不仅在新闻领域参与市场的拼抢,更打出一张叫众多读者眼前一亮的王牌--社区新闻.  相似文献   

15.
木仝  杨晓青 《传媒》2005,(3):39-39
2004年12月31日清晨,天津市大街小巷的报刊亭前人潮涌动,踊跃购买<每日新报>的读者排起了长龙.这是读者对<每日新报>震撼推出一期516版的积极回应.<每日新报>此举,既是为了见证创刊5年来的发展历程,也是为了向天津建城600年献礼,同时,还是以创造国内报业日出版量最高纪录的形式祝贺2005年新年的来临.其实,这只是<每日新报>震撼力方略的典范之作之一.该报以516版、31沓、重逾1.5公斤的巨大篇幅,反映天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脚步,体现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做大做强的思路,真实见证与市场读者相濡以沫的情缘,记录创刊5年近两千期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达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查国伟 《传媒》2005,(8):45-46
6年前,<传媒>杂志的前身<报刊管理>创刊时的封面人物就是时任<天津日报>社总编辑的张建星,当我们此次再对他进行专访时,如今的他已是天津日报集团包括<天津日报>、<每日新报>在内的10报2刊的"总掌门".当我们站在天津日报集团的大楼外时,才深刻感受到6年之后的张建星和他的天津日报社所发生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8.
郭培平 《传媒》2010,(7):47-48
<盲人月刊>于1954年3月15日创刊于北京.它是由中国残联主办的惟一具有盲文版、电子汉文版、录音版的综合性文化月刊. 在<盲人月刊>56年的历史上,开展征文活动是一大优良传统,是深受盲人读者欢迎的一大品牌活动.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都市消费晨报>创刊十周年.市民报纸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大中城市涌现市民报,是中国新闻事业的新发展.<都市消费晨报>(以下简称<晨报>)的创刊揭开了乌鲁木齐市民报纸的历史首页.十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宣传部的关心指导下,她得到了乌市各阶层读者的认同,并且成为了大家喜欢的精神食粮,成为了市民订阅报纸的首选.<晨报>经历了十年的探索,今天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现在各地的市民报普遍被同质化现象困扰着,<晨报>同仁也在深思这个问题,这里仅以管见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国内期刊种数快速增长而期刊总印数并未同步增长、许多大众刊物发行量下滑、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读者>杂志一枝独秀,发行量稳步攀升,2005年4月达到创记录的942万册,连续5年稳居全国期刊月发行量首位,占有国内期刊市场1/30的份额.目前,<读者>行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量近百万册.从创刊到现在,<读者>累计发行近10亿册,品牌影响力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