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爽朗王娴     
1 听说王娴是浙江人,我就问她知不知道有个也是浙江人的马晓春? “下围棋的?木呆呆的傻得很嘛!”她似乎并不愿意同那位拿过世界冠军的棋手建立老乡关系。 其实,我问她认不认识马晓春并不只因为他们是老乡,而是我发觉她长得有点儿像马晓春,而且感到她与马晓春明显有个共同之处——脑瓜儿都很灵光。不同的只是马晓春的灵光是内向的(因此她说他“傻”),王娴的聪明是外向的,再有就是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所干的事不同。所以我在心里不由自主地给王娴起了个绰号——女子马  相似文献   

2.
给棋手相面     
在茶馆中下棋,听到如下 一段趣话── 甲:“你也不照照镜子.就你那模样,还想赢马晓春?下辈子吧。” 乙:“我的模样怎么了?能比马晓春差?我的天份要是发现得早,李昌镐又算什么?” 我偷偷瞄了一眼,别说,这位仁兄长的实在有些报歉,还真不一定有马晓春好看。我突发奇想,这些国手棋下到这份上,按古人的说法简直是星宿下凡!也许他俩的长相中,还真的藏有玄机呢! 先看看国内第一高手马晓春吧。 如果从格局上全面分析未免过于繁复,我们仅简单的看一下五官。 首先看眉。马晓春的双眉略宽,乌黑秀长,略向下弯,眉尾有点稀疏。从相…  相似文献   

3.
汪芬 《围棋天地》2013,(8):108-109
一直很喜欢马晓春轻灵飘逸的棋风,也很喜欢马晓春的书。他的书,如《三十六计与围棋》、《神秘序盘》,我都细细研读过,而多年来陪伴我左右,让我品味再三,也给予我人生启迪的一套书,还是他的“马氏两部曲”——《笑傲纹枰:十二胜局揭秘》和《黑白之间:十二败局反思》。棋乃命运之艺,围棋不仅是一门竞技艺术,也孕育了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4.
局部与全局     
这期给大家讲的是在我的训练棋中出现的一个变化,这个棋形,也比较常见。在这里我要请大家注意:很多局部的战斗,都要有与全局的配合意识。因此,不希望大家去死记我讲的变化。因为一旦周边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所有的战斗都会不一样。曾有棋友来问我:“为什么你讲的东西,我一用发现根本不行啊?”  相似文献   

5.
妖刀归来     
由于理光杯采用的是类似于包干制的用时方式,因此棋手们大多都不太适应。马晓春九段上一轮对彭荃的时候,就出现了“超时”的情况,虽然最后妥善地解决了问题,但也让马九段虚惊了一场。本轮他再也不敢大意,整盘棋很好地控制了时间。  相似文献   

6.
1964年全国个人赛黑龙江队的成绩不理想,棋队要 做一些调整,王永盛等人年龄偏大,棋又没有什么太大的 发展,但他在这次比赛中战和了 杨官,觉得自己的实力还可 以。我对他说:“一盘棋的胜负很 偶然,虽然你与杨官下和了, 但他要比你好一先棋以上,你俩 要是下十盘棋,你最少输他三 盘。”王永盛不信:“十盘棋多赢 三盘!不可能,谁也不能。”我说: “杨官那盘棋是太想赢你了, 要是平常下十盘,我看三盘还得 多。你要是不信咱们两个下,我要是十盘棋不多赢三盘不算我赢。”队里的人都不信我能赢,就提议我们两个比一下,输了的请…  相似文献   

7.
棋中有真爱     
一对老夫妻退休之后迷上了象棋,三盘两胜定胜负,输者洗碗拖地。每次都是老头惜败,于是我们这些旁观者送他一个雅号:常败将军。老头并不在意,反倒乐呵呵地。有一次,老头又输了,去厨房洗碗,我悄悄地跟了进去,不解地问他:“你怎么每次都输呢?而且你的棋却非常好。”老头笑道:“别人下棋  相似文献   

8.
张鸣 《围棋天地》2014,(14):98-99
我是个围棋迷,着迷是在读研的时候。那个时候.正赶上中日擂台赛.聂卫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迷倒了大把懂棋和不懂棋的人们.我也是其中一个。记得当年学校里的各种讲座特多.别的讲座我不去.但聂卫平马晓春来了.拼命也要挤进去.一站两三个小时,听得津津有味.脚都不麻。那时候,我刚刚开始学围棋。此前.下的是象棋.我们宿舍有位得过西安市少年象棋冠军的老兄.我天天跟他下,开始溃不成军.后来竟然势均力敌.哥俩下得没意思了,联手出征.打败了研究生中所有的象棋爱好者,觉得这个棋下不得了,听人说围棋有劲儿,于是.把象棋袋子一扔,同去,同去。  相似文献   

9.
很喜欢马晓春的棋,也一直关注着马晓春。没有人会对他近来的“一反常态”视而不见,谁都不能否认,马的“旋风”正在重新卷起。圈内人士纷纷地对这种“状态”的起因发表了各种评论,可谁也没有对它能够持续多久作出预测。也许类似的担忧以前已说了太多,也许谁都不愿让自己的不慎言辞成为马正在急骤上升的人气的破坏者。趁着比赛的间隙,我拔通了马晓春的电话,马晓春爽快地接受了我的采访。中国围棋现在着手改革,国家围棋队被取消,听说明年要采用足球那样的联赛制度,这样巨大的转变对棋手本身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回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改…  相似文献   

10.
1999上半年,国手们的奖金收入也出现了类似日、韩两国棋界所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的现象。这样有资格上榜的棋手就少得可怜,仅有6名棋手金榜题名。马晓春虽然在国内小将的一片围剿声中略显狼狈,但在国外,飘逸的“晓春流”仍是最为坚挺的一股势力。“三星杯”、“LG杯”的两项亚军为他带来了1亿2千万韩币的收入,约合人民币96万元左右。使得马晓春一举超过了常昊八段,再度领军富豪阵容。令人惊讶的是马九段前不久突然宣布放弃了三星杯的比赛,这无异于削去了“马氏银行”的半边天。也许马晓春进入了一个不问功名只为道的境…  相似文献   

11.
马晓春和聂卫平相似,浑身漫布个性色彩的斑点,所以很容易被夸张。 马晓春通常是一团空气,飘飘忽忽叫人捉摸不到。他走路既轻又快,有人说象风吹柳叶。他说话既慢又玄,遣词造句非常讲究也非常闪烁,采访他非常耗神,即使得了世界冠军,我发现能搭上几句话的记者,也非常的少。 他回答问题让你觉得你的问题是自讨没趣似的。他的行踪也有几分诡秘,棋手们在训练室摆棋,他站在远远的地方瞟来几眼;当你回  相似文献   

12.
黑方马晓春名人白方刘小光挑战者在第十二届名人战循环圈中,刘小光以连战连胜的破竹势头提前一轮就获得向马晓春名人挑战的资格。有人戏称:“沉寂了一年多的刘小光火山又喷发了。”而名人马晓春近来在国际比赛中状态也极佳,再加上已九次连霸名人宝座的马晓春名人对“十连霸”的目标志在必得,故一场恶战在所难免。结果是两位棋手杀得难分难解,前四局2比2平分秋色。1998年11月20日,双方迎来了决定胜负的第五局比赛。猜先由马晓春名人执黑先行。黑棋星·无忧角的布阵是马晓春的看家布局。凡到了马晓春特别想赢,而且又猜到黑棋…  相似文献   

13.
马晓春为人就像他的棋风一样,更多的是给人一种谜一般的感觉。无论是报纸还是最自由的网络,对马晓春的评价向来莫衷一是,而且人们对他的爱恶竟是如此分明,这不仅仅在棋手中少见,就是在社会名流中也是不多见的。从本质上讲,马晓春是极不愿与媒体打更多的交道的。在这 一点上,甚至可以说,他还没有那种名流的意识。即使与他熟知的 记者将他的奇闻逸事公诸于众,他也表示出相当的不高兴。他曾有一次化名上网用“刀把五”的棋形将一名为“刀把五”的大龙杀死,这本是一件相当有趣的事情,别的棋手如果遇到这种事,兴许早就当作笑料告之于…  相似文献   

14.
榜上有名     
马晓春:最近马大帅在国家队干得热火朝天,组织国手又是比赛又是摆棋,把国手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相信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围棋又将迎来一个春天。李世石:国际大赛十四连胜, 只有石佛也曾达到这个高度,难怪马大帅会把他列为中国棋手的第一重视对象。又一只拦路虎出现了。  相似文献   

15.
笑说诸宸     
诸宸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刚进国家集训队的一件小事.当时我们的驻地还在北京老山,平时她学起棋来总是如饥似渴.有个男棋手老被她缠着教棋.一次他逗她说:“那得叫我干爸爸.”诸宸说:“那你下完棋要去给我买西瓜!”她叫了他“干爸爸”,他果然又教她下棋,又去买了西瓜.后来我问她:“你怎么能随便叫人干爸爸呢?”她说:“那怎么啦,叫他一声,他腿都快跑断了.”  相似文献   

16.
扳嘴     
住我们这片楼群的有几位特别好下棋,从开春能一直下到立冬。有棋力超群者,也有平庸泛泛之辈。可大家都是邻居,就为从棋中找个乐趣。王大爷的棋在这里不能说好,也不能说不好,是那种遇见弱的狠杀恶宰,碰上强的退避三舍的人。这一日,王大爷遇上个“面”生的主,连下三盘,把人家杀得片甲不留。对手起身道:“行呀,大爷,还真厉害。”王大爷很是得意,不过嘴上却装熊:“我不行,我这棋是小区里最臭的。”后面的话王大爷没说,但言外之意每个人都听得出来:我这个小区最臭的棋都能赢你,你的棋……围观的人群中有一个小青年,听了这话便…  相似文献   

17.
棋人     
一 橘中有三昧,棋人苦求中.休言弈者痴,《梅花》趣无穷!这首《弈者》说的是世人对中国象棋的痴迷.中国象棋是从何时传下来的?这我不知道,恐怕得去问专家才能搞得清楚.但我知道,中国象棋喜闻乐见、源远流长.无论是城市、农村,无论你走到哪儿,只要有人的地方,你就会看到棋摊,就会看到有人在下象棋.你看吧,许多人围着一副小小的象棋,把那巴掌大的一块地方,围得水泄不通.谁也顾不得挤,谁也不觉得低头哈腰看棋累,大家伸长了脖子,恨不得让自己的眼睛长在棋盘上.在这里,大家都成了军师,你说跳马不错,我说可以进炮,他说应该平车……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些急性子的人不管主将愿不愿意,干脆来个"谋朝篡位",急不可耐地拿起棋子就走……一场厮杀过后,不管是胜者还是负者,大家嘿嘿一笑,交换俘虏,把那32颗木头疙瘩重新摆正,于是,下一场厮杀又开始了……  相似文献   

18.
第十八袋烟:棋校来,康大哥,坐,经常读你的文章,但我觉得你不把这个棋校写进去,这文章就多少有点缺憾了。我是棋校学生曾帅鸣的父亲,我叫曾光,现在锦州电力学校任团委书记。我也会玩象棋,但玩得不好,因为我以前对象棋根本不感兴趣。我认为和钢琴、书法、美术等才艺项目相比,象棋就是引车卖水之流在街头打发时间的玩艺,难登大雅之堂。虽然我儿子喜欢下棋,可我从不支持他,硬逼他去学弹琴、画画,尽管他现在琴弹得没有调,画画得没有形。  相似文献   

19.
第一视点第一届农心辛拉面杯世界棋团体赛大结局黑方:马晓春 九段出6目半白方:李昌镐九段首届农心辛拉面杯世界围棋团体赛的冠军,最后是在韩国主将李昌镐和中国主将马晓春之间展开。由于团体赛冠军的奖金有1亿千克韩币,而亚军一分没有,所以这局棋尤其令人关注。此外,自SBS杯、真露杯赛以来,韩国棋手已连续6届在三国擂台赛上称王,此番马晓春能否终结这个“神话”也引起了广大爱好者的兴趣。在去年年末的春兰杯上马晓春快胜李昌镐的名局还让人记忆犹新,此役,马晓春能否再创佳绩,世人瞩目。第一谱1-36马晓春九段执黑布下一1、3的…  相似文献   

20.
谁才是中国围棋第一人?是马晓春还是常昊?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常昊等级分排名第一已有两年时间,但马晓春在国际比赛中成绩更好一些。一年中两次有机会与李昌镐争夺世界第一人。如今“棋圣战”给两人一个绝好的机会来证明自己。“棋圣”的无上荣誉和30万元的巨奖让人目眩神驰。独一无二的七番赛制也开创了中国围棋比赛的先河。在这场马拉松的苦斗中,谁能技高一招、笑到最后呢?让我们拭目以待。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七番棋比赛的第二局,第一局是常昊执黑脸。第二局是由马晓春执黑。第一谱1─—22对付黑5挂角,普通是在9位小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