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走向成熟和稳定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广泛的民主政治建设,实行边区范围内的人民普选.延安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体系基本建立的重要历史时期,在农村选举的宣传报道中,延安的媒体在宣传动员、全面报道、与群众互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延安时期民主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不断走向胜利的辉煌时期.自1938年10月中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为了克服困难,坚持抗战到底,并使党更好地担负起领导抗战走向胜利的重任,1940年下半年,中央决定收集党的六大以来的历史文献资料,为七大的召开作准备.  相似文献   

3.
延安时期,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造就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当年开展的大生产运动,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的以自给为目标的大规模生产自救运动.作为延安精神的一个缩影.永载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和温济泽是在1947年认识的。我们永远怀念着和温老在一起的日日夜夜……温济泽是1946年6月从解放日报社调到新华社总社语言广播部任主任的,负责为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编发口头广播稿件。1947年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撤到瓦窑堡,更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继续播音。后来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又转移到涉县。温济泽继续担任编辑部主任,主持陕北台工作。当时,我们只有十五六岁,已参军当看护(卫生员),后被分配到口播部当通讯员,传递稿件,还兼管  相似文献   

5.
虞文俊  许叶彤 《青年记者》2023,(23):118-120
抗日战争时期,广播成为重要的宣传武器。在内外夹击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发射属于自己的对外宣传电波成为一种必要。1941年12月3日,延安新华日语广播正式播音,作为共产国际对日广播的开始,以侵华日军为主要对象,以激起日军反战情绪为主要目标,以引导团结抗敌为主要方向,在日军中收获良好宣传效果,推动抗日战争向胜利前进,进一步助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6.
中国革命是从延安走向全国胜利的。延安精神就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是我党历史上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的光辉结晶。后来中国革命历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变化,都可以找到延安精神的历史痕迹。特別在每一历史转变时期,延安精神就成为人们研究探讨的热门课题,也成为全国人民为实现新的历史转变而所需的精  相似文献   

7.
二战中整体战争的形态,决定了广播在社会动员、形成舆论、激发民族情感上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中国作为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东方战场,以延安新华广播为代表的中国广播同样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在分析二战媒介与战争关系的图景下,阐述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对外宣传的发展,并开创性地将延安新华广播与二战时其他国家地区的广播进行了对比,通过解析广播与意识形态、大众结构的关系,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了二战视野下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相似文献   

8.
今年4月18日是我国人民广播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原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副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院长温济泽同志的百年诞辰。从延安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温济泽为我国人民广播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披荆斩棘,探索新路;60年代起为培养新闻人才和促进新闻学研究的发展呕心沥血,贡献了毕生精力。为了缅怀温济泽同志的光辉业绩,本刊特别邀请了曾与温济泽有过密切交往的中国新闻史学会原会长、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博士生导师赵玉明教授以及温济泽的女儿温飚大姐帮助组织策划了此组文章。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广播事业,始于1940年1月30日开播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当时,这家广播电台归属新华社的口语广播部门。后来,由于器材等困难,于194年春停播,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播音。中共中央最早提出创办人民广播电台的任务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此后曾多次提出要在延安建立人民的广播电台。当时主要是为了打破敌人的新闻封锁,使全国人民可以从广播里直接听到中国共产党的声音。但是,由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的严密封锁,广播电台的主要设备———广播发射机难以运进,致使广播电台一直…  相似文献   

10.
延安时期,林伯渠被尊为"延安五老"之一,作为边区政府主席,他始终坚持党的政治方向,在艰苦的环境中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播着延安精神。他的革命思想及人格魅力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康庄 《今传媒》2011,19(1):71-72
本文对中国广播事业的发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建成以及工作和贡献进行了研究。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广播电台,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距离延安城以西19公里的王皮湾村开始第一次播音。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建台、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出色地进行宣传工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创造了无线电广播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12.
延安时期的《解放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机关报,从1941年创刊就开始刊发各种广告,这些广告不但数量大,而且种类多,从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为人们提供新闻之外的信息。由于《解放日报》所处的延安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面临着不同于国统区的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环境,所以其广告也拥有鲜明的特色,比如简单、质朴、政治色彩浓厚、社会责任意识强等,这些对于今天广告业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于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中,1940年12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的诞生标志着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开端。一年之后,1941年12月3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日语广播也开始播音,揭开了中国人民对外广播的新篇章。人民广播事业随着革命战争的胜利发展而逐渐成长壮大,  相似文献   

14.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结晶,是全国人民共同享有的宝贵精神财富。文章在分析延安精神内涵及延安时期传媒事业的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延安精神对当代传媒人使命责任、人文关怀、道德标准、自身发展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冯芸  吴非 《新闻知识》2006,(2):28-31
一、研究背景延安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革命老区, 为新中国的成立吹响了号角。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也是在延安逐步走向成熟并有了突破性的发展。《解放日报》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影响最大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对无产阶级新闻学的一些根本问题进行了勇敢探索和科学论证, 该报的几次成功改版更为我国的党报改革积累了相当宝贵的经验。当时新华社、解放日报编辑部和新华广播电台的所在地一延安的清凉山作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摇篮,和延安人民一道孕育出了宝贵的“延安精神”。  相似文献   

16.
胡亮 《编辑之友》2023,(1):93-101
文艺出版是延安文艺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类型主要包括文化艺术类书籍与报刊。作为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创构的新的文艺出版形态,其在中国出版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艺出版为贯彻落实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所提出的“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及“人民的文艺”等文艺发展的新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延安地区蓬勃开展的戏剧戏曲、秧歌剧、新歌剧创作热潮,事实上也为各类别的延安文艺出版提供了必需的客观基础及传播发行的可能。因此,从出版史料研究角度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艺出版的发展历程进行专门性的历史考察及学术整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1940年12月30日建立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广播电台.这一天,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发出的正义声音响遍全中国.它宣告,从此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广播电台.它揭开了人民广播事业的第一页、写下了人民广播事业的第一章.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后来的广播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郭勋亚 《今传媒》2012,(5):46-47
延安时期,新闻事业作为共产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在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承担着重要使命,这样的历史责任就使得延安新闻工作具有区别于一般新闻工作的新闻伦理观,推究其明显的党性和阶级性形成原因,与当时中国共产党所处的特殊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9.
轻轻翻开还散发着墨香的《第一个平反的“右派”:温济泽自述》.作为温老写作这本回忆录的助手,我早已熟悉书中的内容,但今天再次翻阅它,仍然被温老高尚的人格魅力深深打动.温济泽的一生坎坷不平.他1914年出生于江苏淮阴,1929年参加革命,到今年整整70年。这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发展、壮大的70年,也是艰难曲折的70年。温济泽亲身经历中共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他以一个共产党人的忠实和坦诚,沿着几十年的人生轨迹,深刻反思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风风雨雨,毫不留情地剖析了跟随中共几十年的“左”的幽灵、“左”给党造…  相似文献   

20.
延安时期,中共颁行并且组织实施了大量的对青年知识分子教育的有效政策,吸引了全国各地大批青年知识分子投奔延安地区。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教育逐步走向了成熟,促进了延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对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而在解放战争时期,党继续执行正确的青年知识分子政策,有效地保护和利用了最广泛的知识分子,将青年分子作为战胜敌人、推进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生力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