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移动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媒体的生态系统,整个媒体生态环境将基于移动互联网重构。交通广播应该拥抱移动互联网并与之融合,注重用户生产内容(UGC)、参与感和用户体验等互联网思维,进行交通广播节目生产,改造节目制作流程,更新服务听众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当移动互联网技术足够成熟与廉价,当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收听人群成为移动收听的主流,广播的命运可想而知。"广播的明天在哪里"?不沾沾自信,不妄自菲薄,纵观各地交通广播的现状,作者结合自身感受,对如何以互联网的用户思维处理交通广播发展中的问题做了研讨。  相似文献   

3.
莫文 《中国广播》2012,(11):57-59
无锡广播电视集团对交通广播提出了战略性的“移动主频率”的概念。基于这一思路,无锡交通广播顺势而为,紧扣移动人群,准确把握发展潮流,融合、驾驭新媒体,发展多媒体,迅速把握住了传统广播发展新的制高点。本文对无锡交通广播的多媒体实践进行了探讨,并试图提出多媒体时代的媒介三要素范式。  相似文献   

4.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对交通广播的生存发展构成了严峻的危机和挑战,也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分析移动互联时代交通广播面临的挑战,提出交通广播应该整合自身优势资源,推广碎片化精品节目,构建大交通信息平台,开发手机应用市场,探索多元化产业经营之路,最大程度地创造媒体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绍兴交通广播的最新布局和发展现状入手,以绍兴台几个交通广播节目运作实践为具体案例,分析了城市交通广播当前提升传播力的实现路径,提出了交通广播无论由谁经营、谁主办,只要是以移动人群为目标听众,都应该凸现伴随性、贴近性和互动性优势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媒体扫描     
交通广播的发展空间潘力在《受众移动化到媒体移动化——交通广播的发展空间》一文中指出,在新闻传播媒介日益向移动化趋势发展的今天,交通广播作为移动媒体的先行者,面对着手机报、车载电视等新兴移动媒体  相似文献   

7.
国内广播媒体的发展因移动收听而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成就了交通广播的繁荣,但交通广播的兴盛之路能否在其他定位的广播中复制,是很多广播人关心的问题。当音乐广播、生活广播等广播频率的目光也聚集到移动人群的时候,过去主要靠移动概念走天下的交通广播又该怎么办?本文通过地处中部欠发达地区的山西太原交通广播的快速发展轨迹,阐释了管理在现时期广播发展的重要作用,总结和探索了广播脚踏实地、辩证创新、重视执行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传播媒介日益向移动化趋势发展的今天,交通广播作为移动媒体的先行者,面对着手机报、车载电视等新兴移动媒体的竞争,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在移动媒体大战中获得新的机会和更广阔的生存空间。要探究交通广播的未来走向,就要从其诞生和繁荣的历史条件出发,对交通广播的媒介市场即受众的需求有一个全面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9.
随着用车人群的增加,交通广播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如何满足移动受众的需求是交通广播应该探索的课题。本文以河北电台交通广播为例,通过长时间的蹲点收听,思考交通广播在节目内容、节目编排、节目形态三方面的改革措施,希望能够突出本土特色,符合移动人群的收听习惯。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时代,交通广播事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如何利用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交通广播事业,值得业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1.
王艳梅 《新闻窗》2013,(6):68-69
1991年9月,第一家交通广播电台——上海交通广播成立,这种以播报交通信息为主导的专业媒体,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社会需要,陆续在全国出现。1995年4月18日,FM102.7贵阳交通广播正式开播,拉开了18年贵阳交通广播和流动收听群体之间互信、互依的序幕。多年来,贵阳交通广播坚持以移动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交通宣传委员会第20届全国交通广播总监工作年会暨"2014移动互联时代传媒的挑战与机遇"高峰论坛日前在陕西西安召开。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张丕民在会上强调,要加强区域联合,打造互联网思维,推动行业整体发展与创新;要加强与传媒高校交流,搭建合作平台,推动学界业界共同发展;要凝聚行业力量,推进最具影响力的全国交通广播评选工作;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行业组织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私家车的快速增加,为移动人群办有用的广播也成为各地交通广播的定位和准则。在交通广播的节目设置中,新闻资讯类节目占有很重要的比例。因此,交通广播应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搞好新闻节目,成为参与社会、影响社会的强势媒体。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手机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利用碎片化时间来获取信息。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也使得广播的发展受到冲击。为打破瓶颈,交通广播在原有的热线、短信互动基础上,又增加了微博、微信平台、网络直播互动。同时,依托本地特色,注重品牌战略,从专业出发,做听众关注和关心的节目。交通广播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全力打造"互联网+"、"广播+",使交通广播成为处处听得到的广播,常常看得见的广播,时时有温度的广播,人人谋创新的广播。  相似文献   

15.
各地的交通广播在移动传播舞台中一枝独秀,其中的佼佼者北京交通广播自1993年开播以来,创造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交通广播受众市场应运而生。不断增加的移动群众渴望交通广播,时代也在呼唤着交通广播的出现。1991年9月30日,中国内地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广播媒介——上海交通信息台。电台和交警、交通部门联手合作,以“提供交通信息,改善城市交通管理,缓解交通,方便市民”为宗旨,服务对象主要为司机、乘客、  相似文献   

17.
张涛 《中国广播》2014,(12):I0004-I0004
2014年11月21日,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交通宣传委员会第二十届年会暨“2014移动互联时代传媒的挑战与机遇”高峰论坛在陕西西安举行。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百余名交通广播总监参加了会议。会议表彰奖励了全国交通广播节目创优评析获奖单位和个人,并对一贯支持行业发展和协会工作的播出机构进行了表彰。发布了全国交通广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议。  相似文献   

18.
交通广播作为近几年来异军突起的生力军,在传媒市场上呈现出强劲的竞争态势,不断抢占了注意力竞争的先机。作为交通广播集团军中的一员,河北交通广播近几年也取得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就河北交通广播运营实践而言,彰显频道特征、制造传播特效、举办特色活动(简称三“特”),对赢得受众市场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塑造个性形象,彰显个性特征在传媒竞争中,尤其是在媒体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彰显媒体个性特征,是赢得受众关注的必须和有效的手段。河北交通广播经过分析新形势下人们的生活特征,研究交通广播的传播特性、考察移动人群的收听需…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车轮拯救了广播,还真有点道理。沉寂了十几年的广播这几年重振旗鼓,特别是交通广播更以雨后春笋之势在各城市纷纷开通。在全国273座广播电台中,省、地市级交通广播频率就有70多家,其收听率,市场占有率,听众的忠诚度,都在当地广播媒体中名列前茅。交通广播成为最受听众喜爱的媒体,其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紧紧抓住了交通信息的播报,每天及时,快捷的提供给移动收听人群有用的信息。特别是面对一些突发事件的时候,交通广播会把现场的交通状况和突发事件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在第一时间告知移动收听人群和广大市民,更凸现出了交通广…  相似文献   

20.
历时184天的上海世博会圆满地落下帷幕。世博期间,国内外各大主流媒体各显神通,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世博精彩。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交通宣传委员会旗下的80多家交通广播、40余家移动电视和交通电视播出机构,共同参与由上海交通广播发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