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凡为教.目的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说要变“教”为“学”.教学生“会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今是知识爆炸时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发展智力就更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抓住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的的问题。作者从教师善"教",学生会"学",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三个方面阐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努力方向,指出:只要实现了"教"与"学"的完美结合,就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叶圣陶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可见,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来进行,一方面指的是学生的"学"的效果,另一方面指的是教师的"教"的效果,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密不可分。而学生"学"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师"教"的效果。必须充分重视小学语文教学效果,这样才能为学生长久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在不断地增强,与传统教学理念相比拥有多方面的优点,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语文不能死记硬背,需要学生理解、消化、学会应用,很是适应"少教多学"教学理念,契合"少教多学"理念的中心思想。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能否践行"少教多学"理念,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很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章勤琼 《江苏教育》2023,(27):20-23+2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核心素养时代,在素养导向的教学中,结构化教学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热点。然而,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结构化教学的理解存在一些偏差,主要表现为以教师的结构化替代学生的结构化。为此,教师需要从学与教两个角度来真正理解结构化教学:学的结构化是基于学生认知基础的结构生长;教的结构化则要关注教学方式和内容的一致性。在教学中,通过学与教的结构化,可以帮助学生真正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成本会计>课程一直被学生认为是会计专业课中方法体系相时复杂且应用性突出的比较难学的专业课程,在成本计算教学过程中涉及大量的表格和计算公式,现有的教学手段使得该课程的教和学都很累且效果差.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及体会,阐述了如何用T型账户帮助<成本会计>中关于"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教学,并引申说明<成本会计>教学中很多相关内容都能借助T型账户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与反思的过程,教师只有从一堂课的学生反馈中反思课堂教学的得与失,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有个老教授曾说,你如果能教会菜市场买菜的老太太微积分,你就能做一个合格的大学教师了.笔者以"等式性质1"的教学为例,在第一次实践后的反思中提出问题与改进办法,并在第二次实践中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认为,在教学中"须认定作之者读之者为学生,即以学生为本位也"。因此他提出了变"教"为"学"、变"教"为"导"等具有全新理念的主体性教学方法。变"教"为"学"有两层意思:第一是变依赖学习为自主学习;第二层意思是变灌输学习为尝试学习。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应该是一种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0.
作为教师没有不关心学生考试成绩的。在现实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有的老师教学效果好学生却考不好,有的老师教学效果一般学生却考得好,这种教考反差现象让人尴尬与困惑,值得深入探讨。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对教学的近视与偏见,重视教而忽视学,不抓落实。要应对与破解这样的难题,从根本上来说需要深度教育,从教学走向教育。育人为先,以管融教,亲师信道,重在自学等都不失为具体而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1.
王芳芳 《考试周刊》2011,(92):140-140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研讨的教学过程,从而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是每个教学工作者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如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促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学习呢?下面我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谈谈做法。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后课改"时代这一新概念,对于这个概念的提法是否贴切,可能有较大的争议。我认为,争议不在这种概念的界定上,而在于课改目前基本现状的存在过程。假设我们已进入"后课改"时代,后续的问题仍然很多,需要理论上求同,方法上求异,实验上求变。对此,我有以下三点建议:一、强化理论认同对课改的思想理念,不论是理论研究者还是实践工作者,都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索。一是强调为学而教,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对教师如何教的问题众说纷纭,有人主张少教,有人提出0+40分钟不教。教是教师的天职,但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为了学而教,要教给学生做人的思想,做事的本领,不但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教师既不该少教,也不能多  相似文献   

13.
柏素霞 《考试周刊》2013,(47):64-65
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以"观察"与"思维",即"探索"与"研究"为两大认识层次,并紧密与情感因素和目标实现过程相结合的探索教学模式;教学中"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把好知识的脉络,在探索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收到一定的成效。作者从问题牵引,层层深入;情境创设,疑难突破;动手操作,自主归纳;拓展延伸,认识扩充等四个方面,在教学中对"探究学习"进行实践。  相似文献   

14.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至于怎样"学",就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教学"了。使之"‘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15.
教学过程,关键在于学,学是教的起点,也是教的终点。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唯我独尊,我教什么,学生就得学什么,这种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没有目标,缺少动力。我认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每一个教学活动都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在每一个环节都学得生动活泼,这样就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生动情境,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学生一定会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教师以教为主变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作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过去是以"教"为主,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能力欠佳,那么如今鼓励以"学"为主,部分学生应用技能较好,但基础知识欠缺,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要紧密结合,既要真实自主探究,也需要老师必要时的教授,这样学生才能在知识稳固的同时使能力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的过程该怎样演绎更有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总在研究:是"先学后教"好,还是"先教后学"好,抑或是"边学边教"好,还是"边教边学"好?还有,是"先讲后练"好,还是"先练后讲"好,还是"边讲边练"好?与之相应,是"生成教学"好,还是"预设教学"好,还是"预设"与"生成"结合好?这些问题中,都存在着"学""教""练"三因素的组合程序,试着梳理一下,应该有三个序列.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就是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联系起来,将教学过程变成"教"与"学"的互动,师生之间要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共同提高.为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我校开办了小班化教学试点.小班化教学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学生通过交流讨论、互助,共同成长.导学案很好地适应了这一改革的需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导学案在其中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