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中南海采访漫忆90年4月4日 ,首都及全国各地报纸都在头版重要位置 ,以花边镶嵌刊登了一篇非常简短的新闻特写———《江泽民回座位》。现把这篇连标点符号计算在内仅230多个字的特写原文照录如下 :江泽民回座位1990年4月3日下午 ,人民大会堂。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五次大会主席台。大会正在准备选举国家军委主席和补选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当大会再次核对出席会议人数准备分发选举票时 ,计票工作人员发现台下会场里有位代表不在自己的座位上坐 ,便说 :“有一位代表没有坐到自己的位子上 ,请这位代表赶快回到自己的座…  相似文献   

2.
今年“两会”期间,许多报纸的显著版面刊载了新华社记者采写的《“我有不同意见”》、《总理的建议》两篇会议特写,并给予对很好的评价。 这两篇特写之所以大家叫好,除了视角独特、写作考究之外,一个很重要而且也是最可贵之处,是它的“鲜活”。“鲜活”,就鲜活在两篇特写所捕捉的新闻事实,都像是刚从地里采摘的菜和水里捞出的鱼,青翠欲滴和活蹦乱跳。  相似文献   

3.
2007年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前,全国人大代表、烟台大学教授王全杰来到新华社设在人民大会堂的发稿中心,谈起两年前新华社播发的稿件《民主的细节》。这篇稿件中讲的是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无论是投赞成票、反对票还是弃权票,都需要填写选票"这一程序规定的由来。这个规定,是保障代表投票权真正得到体现的一个看似微小、实质重大的程序改变。王全杰说:"我提出改变投票程序的建议已有多次,但许多媒体觉得这是很敏感的事情,不敢报道。你们新华社有勇气,把它写了出来!"  相似文献   

4.
1988年3月召开的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选出了新一届国家领导人 ,而且从国家政治体制改革角度而言 ,这是邓小平同志带头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开端和体现。作为新华社记者 ,从我采访党的十三大开始 ,就酝酿写一篇反映这方面改革的报道 ,到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我又在会上采访 ,并把写篇这方面报道的想法报告了杨尚昆、薄一波同志 ,他们两位老人家非常支持我的想法。薄一波同志说 :“你这个想法非常好 ,你们新闻界是得要有一篇反映邓小平同志带头不搞领导职务终身制的重头报道 ,就由你来写吧。”他还陆续…  相似文献   

5.
她的注视,她的思索,她的笔触——郭玲春在六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几篇报道,又受到了广泛的注意。在这次会议上,郭玲春采写了消息《一万九千余封来信投送北京,人民对人民代表寄予厚望》,《马烽、张贤亮、冯骥才与港澳记者会见》,述评《中国,向世界张开双臂》,特写《“我的母亲叫中国”》等等。这些报道,有的慧眼独具,化平凡为奇崛;有的举重若轻,于活泼中寓深刻。其中突出的是:《一万九千余封来信投送北京,人民对人民代表寄予厚望》以及三作家与港澳记者的会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次举行会议期间,人民来信大量增加。新华社和首都其他新闻单位,也几乎在每次会议期间都要报道群众写信给代表大会的情况。这样一项报道,看来是一项例行公事,是一个平常的主  相似文献   

6.
《到美国去播种 T 恤之花》这篇570字的现场短新闻被评为第三届中国新闻奖后,一些同行问我,你是怎样抓出这么个点子来的?我静下来想了想,从新闻背景中寻找一篇袖珍新闻的切入点,也许是我这篇特写的成功之处。作为《中国纺织报》社的一名驻湖北站记者,我从1985年起就对荣获我国服装界第一块国家质量金奖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记者,谁都愿意多写出几篇重大报道来。但是,许多记者又为抓不住重大报道而苦恼。重大报道的题目从何而来?从我的新闻实践看,不外乎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送上门来的,一是自己找来的。所谓送上门来的,就是领导发现或想出的题目,让你去完成;所谓自己找来的,就是自己在采访中发现或想比来的题目。多年来,我在采访实践中发现并抓住了一些有影响的报道,回顾一下这些有影响的报道是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记者,不只是写稿王绍据1995年3月28日,闽东日报一版头条刊登我来写的新闻特写《50万元贷款落户记》,此稿获1995年度福建新闻奖一等奖,1996年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是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中福建报刊类唯一获奖的一篇作品。许多同仁要我就此稿的采写过...  相似文献   

9.
从3月3日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开幕到3月19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人民大会堂里几乎天天都有新闻,或举行大会。或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如何从这些程序化的公共新闻源中找出读者最感兴趣的新闻,相信与会的各路记者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作为首次采访人大会议的记者,我按新闻规律对此类报道做了一些探寻,并略有所获。现把它罗列出来,  相似文献   

10.
刘毅 《东南传播》2012,(4):3-I0001
<正>3月14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胜利闭幕了。走出人民大会堂的代表,在广场前纷纷留影。他们中的许多人明年此时将不再以代表身份来京履职。此情此景告诉我,又一个五年了。人大代表是五年一届,而我参与两会报道已有20年"会龄"了。记得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大会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篇关于温家宝总理“五四”青年节看望两所高校学生活动的特写,写得短小活泼,很有特色。“我也是一片树叶”,看这题目就感到新鲜,引起阅读的欲望。我猜想,作者是在有意识地实践这类报道改革的探索吧。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84年第34期有一篇《澳门赌场一瞥》,看了之后,觉得很有兴味,不免遣思一番。我觉得这是一篇值得一读的好特写。是作者正确理解党的开放政策的报道。随着党的开放政策的发展,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多报道一  相似文献   

13.
阅读新闻特写《“飞天”凌空》,好像欣赏一组色彩绚丽、气韵流动的速写画,更像观看一场慢速放映的形象活脱、声情并茂的立体电影,是一种美的艺术享受。这篇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作品的体育报道,是光明日报记者夏浩然、樊云芳1982年11月24日在第九届亚运会现场(印度新德里)采写的,后以“好通讯”入选。从它的写作特点来看,叫它“新闻特写”或简称“特写”更确切一些。不少新闻写作书是把特写从通讯类中抽出单独讲说的。  相似文献   

14.
李宏 《中国广播》2014,(3):95-100
由香港电台制作的《杀·迷途》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网瘾背后》两个广播特写分别获得2013年、2010年亚广联奖新闻类大奖。这两个作品有许多共同点:一是都选择了青少年问题题材;二是都以广播特写的手法来报道新闻事件、新闻现象,分析新闻事件、新闻现象背后的原因;三是都从解决问题的立意出发采访、制作节目,都并给以希望,让听众从悲剧中感受到光亮。  相似文献   

15.
当了几十年国家通讯社的记者 ,许多事情和经历是我终生难忘的。1987年10月25日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那天 ,我写了一篇现场新闻特写《党的盛会 ,人民的节日》 ,至今想来感到怪有意思的。这篇新闻特写并不是写的大会开幕式的台前情景 ,而是大会开幕前半小时首长休息室里的“台后新闻”。这篇报道的产生经过是这样的 :那天上午8点30分 ,邓小平同志穿着灰色的中山装 ,健步来到人民大会堂休息室 ,他红光满面 ,兴高采烈 ,看上去真不像是位年已83岁的人 ,当中央领导同志纷纷向他问候时 ,他又是握手 ,又是抱拳致意 ,显得特别高…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的不懈追求,果然得到了聊以自慰的些许回报。近10年来,我采写发表了一批较有影响的通讯和报告文学作品,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盛世风采》一书,共有60多篇新闻作品荣获全市、全省和全国新闻奖,其中长篇通讯《献给祖国的赤诚》、《金色的拐棍》、《位卑未敢忘忧国》分别荣获山东省第二届、第四届、第五届“精品工程奖”。我笔下的新闻人物,经我报道后,有4人先后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有8人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人和劳动模范。下面我就如何采写新闻精品谈点粗浅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翻开去年11月20号河南日报,一行熟悉的标题立即映入眼帘——《心中自有党性在》。“啊,我的稿件中了!”心中一阵欣喜,紧接着又是一阵失落后的惆怅。原来,去年10月初,我同时采写了两篇稿件,一篇是反映我县举行农民篮球赛的特写——《山乡发出赛球令》;另一篇是记述我县优秀纪检员刘万富的长篇通讯——《心中自有党性在》。在写前一篇稿件的时候,我没有进行深入采访,从体育  相似文献   

18.
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第十届一次会议。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将在这里代表国务院做本届政府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 在这次全国人大会议上,朱镕基将告别中国的政治舞台,告别总理的岗位。 五年总理、一届政府,这位总理会如何评价过去的五年? 2003年1月27日,朱镕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讨论即将提请十届  相似文献   

19.
我采写的人物特写《“关大侠”》,去年在人民日报社举办的“金马”人物特写征文中荣获三等奖,这篇特写还被《新华文摘》转载,并收入《“金马”人物选萃》一书。在此之前,报道郑州市治安大队反扒窃“神警”关福昌的文章已发过不少,还有篇幅较长的报告文学。《“关大侠”》见报后,一些读者反映,这篇特写虽不足两千字,但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与上万字的报告文学相比,另具特色。我通过《“关大侠”》的采写,也受到教育和锻炼,深深体会到,只有实实在在地深入基层,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获得鲜活的素材和写作激情,才能写出受群众欢迎的好作品。  相似文献   

20.
请原谅我来几句“文革”语言:《差一点漏掉的特写》,要害在于“差一点漏掉”。不过我不是要来“大揭大批”,而是要来“大赞大颂”。一个差不多4000人的大会上,一份候选人名单即将表决前的一霎那,有两位代表提出异议,还有一位名列候选人名单的代表要求从候选人中退出来,表决时,2票反对,12票弃权,如此而已,这篇特写郑重向读者报告的事实如此而已。或者再加一点:这之前表决另一份候选人名单时,也曾有两位代表提出异议,也曾有8票反对,16票弃权,如此而已。这有什么了不起的新闻价值呢?这有什么值得郑而重之地赶写特写的价值呢?据报,那天到会代表2857人,那么,发言提出异议的只占2/2857,反对票加弃权票与赞成票之比分别为14:2843和24:2833,根本不成比例,而特写的作者却报以得出重大结论曰:“民主,不是在空中的飘浮物,而是近在身旁存在”,“今年‘民主’的行情也涨了”,这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过份张扬呢? 不是,当然不是。这不是别的会,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是1988年3月28日举行的第三次大会上选举该会几个专门委员会时的情形。特写主要报道的是最后一个专门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