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知识的形成源于实际和数学内部的需要,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鼓励学生从数学角度描述客观事物与现象,寻找其中与数学有关的因素;了解数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搜集数学应用的事例,加深对数学应用的理解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提出:"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将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并归结为数学模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自己及生活实际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课程标准深刻揭示了数学史在数学教与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数学课程标准不但要求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更提出数学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数学中渗透数学史知识可以给学生提供学习数学知识的导航图;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的概念;体会数学家的创造性;感受数学的简洁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毅力。  相似文献   

4.
张丽红 《考试周刊》2014,(56):88-88
<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应该学习他们"自己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所以我们认为:学习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数学知识的源头。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知识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同时要拓宽数学知识的应用渠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  相似文献   

5.
我国数学课程改革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注重对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及核心素养的培养。数学建模是沟通数学知识和现实世界的一座桥梁,通过数学建模,学生将了解和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实践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对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能有效启发学生将数学知识和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地应用于新的情境,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有效完成模型的求解,进而培养其建模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6.
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应用,教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应教给学生"有用的数学",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揭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创设实际的问题情境,渗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加强应用,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意开展实践活动,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7.
<正>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过于专注对数学知识的教学,却很少有教师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引入到生活中,将学生带入到生活中发现数学。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很多的数学知识,却没有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使得学习和生活完全脱节,很难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趣味和意义。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光要关注数学知识的学习,更要关注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应用,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然而,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往往只侧重数学知识本身的讲解,而忽视了数学知识的源头与发展及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学生获得的知识是支离破碎的,没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尤其是没能重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引入,使学生失去了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感受,逐渐影响了学生对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生活中的数学教学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和方法,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9.
管顺兴 《考试周刊》2014,(45):68-69
初中数学新课标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获得将来适应社会生活的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及基本的数学思想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在情感、能力上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数学小论文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习写的、以数学内容为中心的短小文章.其文体形式包括数学日记、数学故事、数学童话等。其中数学日记是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述自己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感受与体会;数学童话、数学故事是指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依据自己的理解有机地融合于故事、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目标即是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对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发展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数学教育理论"不应唯一地强调数学知识的学习,而应更加重视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数学地观察世界和解决问题".让学生理解数学,体会数学价值,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相似文献   

13.
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体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能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把实践活动课真正地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时应注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指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数学思想方法是指对数学知识和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数学思想方法揭示概念、原理、规律的本质,是沟通基础知识与能力的桥梁,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含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抓住数学思想方法,善于迅速调用数学思想方法,更是提高解题能力根本之所在.因此,在学习时要注意体会教材例题、习题以及中考试题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和方  相似文献   

16.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应该是学习他们“自己的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  相似文献   

17.
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数学思想是数学教学的核心与精髓,教师在讲授数学方法时应尽量反映和体现数学思想,让学生了解和体会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策略,主要包括通过教师的课堂导入,树立生活化教育理念;课堂教学,创新生活化教学方式,包括构建生活化情境、列举生活化例子以及课后巩固、设置生活化作业三方面;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数学知识,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与意义,锻炼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与数学能力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在数学教学中 ,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 ,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帮助学生认识到 :数学与我有关 ,与实际生活有关 ,数学是有用的 ,我要用数学 ,我能用数学 .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 ,是近年来数学教育改革的热点 ,也是新课程强调的重点之一 ,新编高中教材在加强用数学的意识方面作了很大的改进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贯穿教材的始终 ,教材的每一章节都注意从实际问题引入概念 ,提出问题 ,例题和习题中也增加了许多联系…  相似文献   

20.
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归宿,《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时应注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指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一、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事件数学首先是一种语言,它是人们交流的工具。它可以用来储存和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