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8 毫秒
1.
安之林 《科学课》2013,(6):12-13
从广义方面讲,人类所共同创造和享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文化。不同的时代、地域、民族、国家的人们会创造出不同的文化。教育作为对人类生存、发展和文明化程度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形态,承载着传承、发展和创造人类文化的使命,并藉此影响和促进人类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化,从广义上讲,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其中一个必要条件是文化的继承,而文化的继承,依赖的是人类自身的教育能力。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一定环境中的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心理,因而,文化和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才成长、民族兴旺不可忽视的一环。家庭教育,作为孩子  相似文献   

3.
《四川教育》2003,(1):24
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物质技术文化、社会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件.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课程自然是教育文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4.
精神文明与社会公德种涛从广义上讲,精神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是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发展的成果。它既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又包括理想、道德、传统风尚等意识形态,它是一定社会的...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与自然相对应的概念,是由人创造的、非自然界所提供的、社会性的人适应环境的超生物手段与机制的总和。换言之,文化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各个文明时代所创造的且被积淀下来的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心理的,为一定社会共同体的成员共享的生存式样。至于教育,即是作为人类文化保存与延续以及个体社会化赖以实现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而教育只是人类文化系统中一个能动的要素;作为世代交替中的单个的人,却是文化及其教育的产物,是文化的继承者。自有了人类,也就有人类文化,也就必然亦必须有教育。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华民族是有五千年文字可考历史的伟大民族。中华民族的先人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也发展了辉煌的教育。教育是与人类社会同时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学校则是人类社会和  相似文献   

7.
人类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不但急剧地改变着人类的社会图景和生活方式 ,也更为深刻地影响着人类自身再生产的方式———教育。教育的功能已越来越倾向于从传递人类已有的文化科学知识走向利用现有的文化科学知识 ,培养具有创造未来社会新文明能力的人。在这里 ,教师的职业生活图景也正在发生着人类教育诞生以来最大的变革 :从立足于教育的继承性功能到突出教育的发展性功能 ;从教育理论的消费者到教育理论的创造者 ;从自我奉献到与学生共同发展。在这样的一系列变革中 ,教师职业的功能定位已悄然发生了质的变化 :从人类已有文化的传承使者到…  相似文献   

8.
教育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与文化金一鸣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许多学科都以文化为研究对象,它们都从各自的角度对文化下定义,因此,文化有众多的定义。文化可以泛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反映一定历史阶段的技术进步、生产经验和人们的劳动技能以及教育、科...  相似文献   

9.
文化具有创造的品性,文化创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文化价值观念的嬗变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文化的创造过程,或者说,没有文化的创造活动,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其实也是得益于文化的创新与改造,得益于文化创造过程中人们价值观念与政府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文化传递与职业教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传播的实质是文化价值的传播,是文化创造的自然延伸,它赋予文化价值创造普遍的人类化形态,同时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创造。传递社会主流文化是学校教育存在的基本价值,符合当时社会政治发展的需要是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根本区别。职业教育的存在与发展,则主要是出于进行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传播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人口文化”虽是一个尚未被确定的概念术语,但人类社会确实存在着人口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文化。人口文化包括了人类在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能力、活动、方式和结果,以及在维持和发展这种生产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遗传基因、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等内容。人口文化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关系非常密切。人口文化研究的重点应当是如何提高人的教育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如何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2.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同时也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不断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提升我国西部高校治理能力,需不断强化人才培养和科学文化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13.
文化传播的实质是文化价值的传播,是文化创造的自然延伸,它赋予文化价值创造普遍的人类化形态,同时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创造。传递社会主流文化是学校教育存在的基本价值,符合当时社会政治发展的需要是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根本区别。职业教育的存在与发展,则主要是出于进行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传播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教师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是人类通向文明的桥梁。教师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新一代的培养者,各种社会人才的造就者,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 一、继承和发展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 教师总结传递了人类的优秀文化。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灿烂的科学文化,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类只有在继承前人创造的优秀科学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才能建设新社会,走向更高的文明。要使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成果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世代相传,必须依靠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来实现。教师通过自己的劳动,将人类社会所积累起来的社会精神财富,包括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文学艺术、思想道德规范等吸收过来,加以总结,然后传给年轻一代,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能适应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不能不进行物质生产;而要从事物质生产,就要培养和训练劳动者具备一定的适合社会生产需要的生产劳动能力,并注重发展科学文化,这是众所皆知的。但是,培养与训练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发展科学文化,窍竟是不是整个社会生产的组成部分呢?它们与物质生产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这些非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不创造价值?又应如何计算这些价值呢?它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又是怎样的呢?本文试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6.
文化传播的实质是文化价值的传播,是文化创造的自然延伸,赋予文化价值创造普遍的人类化形态,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创造。传递社会主流文化是学校教育存在的基本价值,符合当时社会政治发展的需要是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根本区别。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因为外来文化的输入而引起教育大发展的主要时期是清末民初。西方文化以前所未有的优越感随着留学人员的回归流入我国,与中国文化发生深刻碰撞,催生许多新思想、新观念。  相似文献   

17.
自然创造了人类,人类创造了文化。人类以自然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以文化作为生存与发展的方式。生物界靠基因的遗传而存在,靠基因的变异而演化。人类社会靠文化传承而延续,靠文化创新而发展。文化就是人类社会的“基因”。  相似文献   

18.
生成式人工智能创造与已经存在之物并不相同的创造之物成为一种突出的教育景观和社会事实。创造发生关系性共在与意识性交互的人机创造主体、具身文明削减与数字文明增加的创造内容、机器将人作为辅助工具与助手的创造模式的系统性革新,我们正在从人类创造时代迈向机器创造时代。机器创造可能引发机器外脑挤压人类内脑的创造之生物学基础危机、机器主体挑战人类主体的创造之人的主体性危机与机器文明冲击人类文明的创造之文化与文明危机。从机器创造反思人类创造,人类创造应实现人类双驱动创造对机器单驱动创造的超越、人类意识流创造对机器数据流创造的超越、人类颠覆式创造对机器模仿式创造的超越。以创造力培养为指向的创造力教育为人类创造危机纾解提供了现实可能,创造力教育基于人类关怀与自我超越、机器他性与人机共生、生命特质与个性发展培养人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创造型大学生心理结构的优化孙丽莉人类创造了历史,历史记载着人类的创造。人类创造的历史是前进的,人类的创造能力必须随之发展。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是当代社会发展和科技竞争给教育提出的新课题,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研究和培养创造型人才。人类社会已进入信...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人类不同于动物的最重要标志之一。从文化学的角度看,社会现象其实是文化现象,社会无非是文化的总体。人类文化是人类社会、人类生活的本质。文化成为人类活动的主要媒介并对人类延续起着决定性作用。广义的文化包括教育,教育起源于社会群体传递发展文化和社会个体社会化。作为社会现象的教育,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