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是进行微生物研究和利用的基础,其基本操作技术是高中学生必备的技能。因此,"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实验是高中选修教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笔者从教学安排到实验操作等方面提出开设该实验的建议及怎样组织实验。一、实验教学内容分析"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是选修1的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中的第1个课题,它要求在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深入学习微生物培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同时也为微生物应用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生物技术模块中是学生应该选择的一个重要的操作实验,但由于该课题实验难度较大,多数中学实验器材不足、经费紧张等原因,在选择课题时都放弃该专题中的这个  相似文献   

2.
"果酒、果醋及泡菜的制作"是高中生物选修1的开篇之作,上好这一课对整个选修1的教学意义重大,那么该如何做到学生分组实验的可操作性?笔者从教学安排到实验操作等方面提出开设该实验的建议及怎样组织实验。一、实验教学内容分析"果酒、果醋和泡菜的制作"是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的课题1和课题3的内容,涵盖了果酒、  相似文献   

3.
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模块中的实验课题,教材中安排的实验流程清晰,实验仪器、材料、药品等在课前准备时间短,便于学生重复实验。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的组学生生搬硬套教材中的操作步骤,没有掌握操作要领,导致实验失败;而有的组学生反复尝试,不断改进操作步骤,实验效果很好;有的组  相似文献   

4.
笔者把苏教版《实验化学》教材第2版与第1版仔细对照研读之后,发现第2版在"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这节内容中,对于"铝配合物的生成"课题方案进行了改进。第1版中的实验步骤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是高中生物中1个非常重要的实验,该实验对实验技能要求较高,学生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反复尝试与改进,形成了以下实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6.
与许多同仁一样,在没接触课题实验之前,笔者亦曾认为学校教育科研神秘、难做。但经过几年的尝试,不但觉得并非如此,而且认为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做好,并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一、每两、三年主持一项课题实验受上级的信任与委托,并源于自己职业的责任感,我几乎凡二、三年就主持开展一项课题实验。课题之一:《"目标——和谐"教学实验》。该课题于1997年9月由建瓯市教师进修学校立项,1998年3月,被建瓯市教育局确立为"建瓯市1998年重点实验课题"。参加实验的有建瓯市18所中学的38位化学、政治、历史、生物学科教师;实验班级40个,参加实验的学生2000多人;课题于2000年9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化学教材苏教版《化学2》的专题2中,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于化学电源的"活动与探究"中,引入了用常见材料"制作简易燃料电池"的探究实验,其实验装置图见图1。在新课程改革中,浙江省把该实验列入了高一化学学生必做实验目录。笔者在进行学生分组实验时对这个实验做了一点小的改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是具体的方法和体会,请专家和同行予以指教。  相似文献   

8.
模拟灭火器实验(图1)是人教版第7单元课题1“活动与探究”中的一个实验。该实验能很好地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该实验探究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灭火的原理,并将其应用于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9.
"透镜对光的作用"实验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它是学好该章知识的基础,因此,做好该实验尤为关键。一、教材上的实验分析现行教材上主要采用2种演示方法:1种是用激光笔来做(图1),光路比较清晰,效果明显,但展现给学生的只是1个平面的光路,缺乏立体感。另外1种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实验分为:"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学生随堂实验""课外小实验""课题研究"以及"大型展示实验"等多种实验类型。由于高中阶段是非义务教育阶段,十几年来,大多数学校没有得到政府足额的实验仪器专项资金支持,学校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原有的教学仪器自然损耗,不能得到及时补充,教材中出现的新实验不能及时购置仪器,出现了实验教学不能完全有效开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基于微型化学实验论文的命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上海高考第12题取材于笔者在<化学教学>发表的论文"试纸上的微型电解实验"[1],该题依据实验中的现象.由于采用简单易行的微型化学实验操作,实验真实性得以显现,在知识与能力的考查基础上更加培养学生科学求实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亲自动手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方式。然而,教材中的实验总存在着现象不明显或操作不方便的缺陷。笔者现对初中物理实验教材中的几个重要实验进行改进,以供同仁参考。一、焦耳定律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版)出版的八年级物理下册第48页"焦耳定律"演示实验,教科书是用2个烧瓶中的煤油受热后体积膨胀的不同办法来显示它们吸收热量的不同。这个方案繁锁且实验现象不明显。为此,笔者对该实验做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的应用"是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的基础上对微生物的进一步学习,按照相关内容标准的要求,结合人教版教材所对应的实验课题,笔者从实验计划到实验操作等方面提出开设该实验的教学建议及怎样组织实验。一、实验教学内容分析"微生物的应用"包括选修1的专题2"微生物的  相似文献   

14.
1"可乐生火"实验CO2与Na2O2的反应属于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知识点,课本中只给出了反应原理,并未进行演示实验.笔者以魔术的形式将该实验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该实验原理.  相似文献   

15.
学生分组实验大都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教师是学生分组实验准备的实施者。如何组织好学生分组实验,使其有条不紊开展并顺利完成实验教学任务,是每一个实验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笔者在准备学生分组实验之前,认真做好学生分组实验备课的“五备”以保证学生分组实验的质量。1备学生分组实验的实验课题(名称)和时间安排学生分组实验通常是由各年级化学备课组教师共同讨论决定,然后由备课组长填写学生分组实  相似文献   

16.
与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相比,"课题研究"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者分析了大学物理实验"课题研究"教学模式包含的四个环节,并举例说明"课题研究"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陈丽  陆燕海 《化学教与学》2014,(1):76-76,84
正苏教版《实验化学(选修)》教材[1](下面简称教材)第78-81面设置了"配制并标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拓展课题,笔者在研读和实施该课题过程中,发现尚存在一些细节与微末的内容很值得我们斟酌、推敲和反思。下面把两个笔者认为很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提出来,供教学同行们共同探讨。一、基准物草酸的分子式与其相对分子质量不一致教材第79面提到"……标定碱液的基准物质很多,如草酸(H2C2O4·H2O,相对分子质量是126.07)、邻  相似文献   

18.
“哪支蜡烛先灭”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引言中的第1个实验,也是初中物理的第1个实验。该实验让学生分别观察到长、短蜡烛都有可能先灭,使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一会儿长蜡烛先灭,一会儿短蜡烛先灭呢?由此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然而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教师该实验只做一半。若长蜡烛先灭了,短蜡烛先灭的实验就不做了。使实验的效果大打折扣。究其原因是短蜡烛先灭的实验难以成功。经笔者所在教研组共同研究.短蜡烛先灭的实验是可以成功的。现将笔者的做法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1第101页实验4-9:浓硫酸与铜反应演示实验,该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思维能力的难得素材。由于实验反应因加热温度、硫酸的浓度、反应物用量等条件不同,反应出现不同现象,为此,笔者组织学生从实验装置、反应条件、实验现象等几个方面进行科学探究,收到了良好效果。一、实验装置的探究浓硫酸与铜反应演示实验装置的最大优点是简单,但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缺点。1.不能探究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2.反应加热生成二氧化硫及硫酸酸雾易溶于  相似文献   

20.
李旭 《中学生物学》2009,25(9):39-40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实验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选修I的一个课题实验.在江苏,该实验为省教育厅规定的必做实验之一,近几年的生物高考江苏卷均有涉及.然而,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中学由于种种现实的原因,往往没有开设这一实验,这显然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有关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