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孟希 《生物学教学》2013,38(5):62-62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利用甲基绿、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将细胞染色观察DNA和RNA,其中所选实验材料为口腔上皮细胞,给出的方法步骤为制片、水解、冲洗、染色和观察。笔者根据学生实验实际操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口腔上皮细胞的部分操作进行了改进,整理出可供洋葱表皮细胞参考的方法步骤,并进一步总结出一套简化的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2.
李云  王芬  常卿  罗公禄 《生物学教学》2010,35(9):38-38,80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是高中生物学课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实验,可以直观地帮助学生认识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情况。但是,利用教材提供的细胞生物学染色方法显示细胞内DNA与RNA,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结果与理论上有较大的偏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和浙科版中"检测细胞中的DNA和RNA"实验进行教科书知识编排顺序、实验内容上的对比分析,发现两本生物教材在该实验上各有优缺点,为高中生物教师在实验教学上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是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实验。教科书建议使用人口腔上皮细胞做材料,进行固定、酸解、漂洗、染色等一系列操作,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按照教科书所示的实验方法难以做出预期的实验结果。常见口腔上皮细胞整个被染成粉红色,既没有出现甲基绿的颜色,也不能清晰分辨RNA  相似文献   

5.
<正>"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章第3节内容,本实验可以帮助学生认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理解DNA和RNA结构的差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控制中心等知识,克服对微观结构认识的困难,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本实验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即细胞核呈蓝绿色或绿色,细胞质呈红色。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通常情况下细胞核与细胞质均被染成红色。  相似文献   

6.
<正>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多次出现关于碱性染料对染色体或核酸着色的实验,而学生对"什么是碱性染料"碱性染料如何与被染色物质结合"很感兴趣。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教材中第一次出现有关"碱性染料"的内容是在《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节中,在"观察DNA与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使用甲基绿与吡罗红染色剂分别对DNA与RNA进行染色,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但此时未  相似文献   

7.
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从染液配方、材料选择和实验步骤三个方面进行了改进,既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完整实验步骤,又能降低操作难度,提高学生实验成功率,保证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8.
万娟 《生物学教学》2012,37(7):31-32
1实验准备要有"效"度生物学实验之前,教师必须要做好充分有效的准备,包括学生基础知识的准备和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的基础知识是顺利进行实验的必要条件,但是复习的知识又不能像课堂教学一样面面俱到,而是要在几分钟内平中见奇、快速切入与本实验有关的知识,直接触及实验的实际需要。如"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可复习DNA和RNA的区别,从而让学生关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寻找DNA。当然,实验的器材准备也必须有效,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该实验所要的器材,并且还要认识器材,切忌不作讲解与分析,让  相似文献   

9.
曾计 《广东教育》2008,(1):40-44
一、实验原理:1.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
谭云 《生物学教学》2009,34(10):51-52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属观察验证性实验,是对核酸知识学习后的验证。验证性实验不仅是训练操作技能,提供感性认识的一种手段,如果教师恰当地挖掘教材中的素材,还能借助实验载体达成多种知识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分子与细胞"中"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这个实验在教材中描述的实验步骤比较复杂,不便于操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结果与理论也有较大的偏差。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实验材料和操作方法进  相似文献   

12.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2.证明DNA是否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把DNA和蛋白质等物质区分开,直接地、单独地去观察DNA和蛋白质等的作用。3.绝大多数生物(如所有的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及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生物(部分病毒等)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  相似文献   

13.
在做"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时,若按照教材上的实验要求和步骤来完成,很难观察到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通过研究与实践发现,用洋葱内表皮细胞代替人口腔上皮细胞,用冰酸酸代替盐酸,用分染法代替混染法,可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这一实验的困难是:①DNA很难被染料染成绿色,使用吡罗红甲基绿染液的实验效果并不理想;②实验操作过于复杂,不便于操作。针对以上问题,对实验材料和操作方法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细胞核能很好地被染成绿色,细胞质被染成红色,实验结果稳定,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在"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甲基绿、吡罗红为什么不分开使用而要混合使用呢?为了弄清楚该问题,笔者用洋葱鳞茎叶片内表皮分别做以下实验,具体见表1。  相似文献   

16.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是高中生物学教材《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第三节的实验,对帮助学生理解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有重要作用。教材中介绍了以人口腔上皮细胞作为材料的实验方法。此外,教材中也提出了可采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作为实验材料,但没有提供具体的实验方法。为此,笔者和学生展开了实验探索。最终,确定了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作为实验材料的简化实验方案。1实验材料与用具洋葱、8%的HCl、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清水、吸水纸、显微镜。2染液配置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物教学》2016,(18):57-58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操作中十分复杂且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对该实验进行以下改进:调整甲基绿、吡罗红染液浓度和配比;用加热的方法溶解吡罗红G,并对染液进行过滤;简化实验步骤,取材之后直接染色观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之后的实验现象明显且稳定,观察方便,能显著缩短实验时间,节省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8.
在做"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时,发现实验现象不明显,细胞核和细胞质都被染成红色。通过对实验问题的分析,提出以下改进方法:染料要过滤,以免视野中出现颗粒杂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直接染色观察,不需盐酸水解;用质量分数为4%的盐酸溶液水解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再用质量分数为1%的NaHCO3清洗。  相似文献   

19.
利用经典的细胞生物学染色方法显示细胞内DNA与RNA,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与理论上有较大的偏差,经对染色方法进行改进并进行了多次比较实验,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该实验结果将为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方法。加深学生对细胞内DNA与RNA分布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是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巩固必修课中有关DNA的理论知识。这个实验是在实践过程中去理解知识,应用中去获取知识,而不是那种“照方抓药”的实验模式。实验中为学生提供多种熟悉的实验材料,利用DNA与RNA、蛋白质和脂质等在理化性质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