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分析及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描述。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由地貌、气候、生物、土壤等要素组成,它们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发生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其中,气候是主导性因素,植被是最具代表性的要素,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由于影响因素的不同,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差异,即地理环境存在区域的差异性。易错分析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应抓住其内涵与表现两方面的内容。所谓内涵是指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其表现有:一是陆地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二是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三是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其他区域。由于考查的重点往往在表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方面,因此在分析时要突出各要素间的相互关联性和相互制约性。但是考生往往是表述不具体,分析各要素间的联系不合理。考查中学生...  相似文献   

2.
地理科学是研究环境和人地关系的一门科学。很显然,地——人——人地关系,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人地关系则是这一系统整体的集中表现。地即地理环境,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但地理环境并不是由单一要素构成,而是由气候、水、地形、土壤、生物等诸种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它们是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组成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透视 在高中地理教材上册中,只有"陆地环境"一章是"崭新"的.其将构成陆地环境的基本自然要素分而合之,既有专题论述,又有整合研究,真正而充分地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统一性和差异性,能使学生从整体把握陆地环境的特点,认识到陆地环境是人类唯一的寄托.  相似文献   

4.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由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各要素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复杂的、开放的系统。各组成要素或各子系统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具有整体性外,另  相似文献   

5.
整体性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为: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3.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周围区域环境状况的改变。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我们应充分利用地理整体性的理念处理事情。  相似文献   

6.
一、绘同心圆,讲清一个概念 地理环境的概念是理解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的基础.教材中明确指出: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自然环境是由日光、大气、水、岩石、矿物、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共同组成的.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  相似文献   

7.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指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之间并非简单地汇聚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在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中形成一个特定的自然综合体.在地理环境各要素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中,自然地理环境还会产生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图1)  相似文献   

8.
图 4.35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 ,根据图像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第一 ,土壤处于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 ,是联系陆地环境各要素的枢纽。土壤的四个组成部分正好与四个圈层一一对应 ,矿物质来自岩石圈的风化 ,有机质来自生物圈中生物体的积累和转化 ,水分与空气分别属于水圈和大气圈的组成部分。可见 ,土壤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第二 ,土壤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非常活跃的场所 ,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土壤中生长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把太阳能转化为…  相似文献   

9.
一、绘同心圆,讲清一个概念 地理环境的概念是理解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的基础.教材中明确指出: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自然环境是由日光、大气、水、岩石、矿物、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共同组成的.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 土壤作为陆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是多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但它在陆地环境中的地位不可忽视.土壤以其固有的特性--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没有土壤,就没有农业,土壤对人类文明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教材在内容处理上将土壤分成四个部分:"土壤的概念与土壤在陆地环境中的作用"、"土壤的肥力特性"、"土壤的形成"、"土壤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表面上这四个部分相对独立,实际每个部分均以土壤的物质成分为主线,贯穿整个内容,因此抓住了主线,也就抓住了土壤的本质.教材安排这一节内容,也反映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为下一节作好知识的铺垫.  相似文献   

11.
自然地理综合体是由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界等地理要素所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掌握地理景观及其各要素的地理分布、分布原因和分布规律,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地理景观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本课教材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两大部分。与现行高中教材相比,新教材有三个特点:(1)加强了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内容。(2)重点讲授地域差异性的表现和原因。(3)淡化了知识的理论性,侧重观点教育。 2.关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地球表层的陆地环境,是由许多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动物和土壤等组成的。这些要素并不是简单汇集在一起,或在空间的偶然结合,而是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一系列地表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交换,彼此之间发生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自然综合体,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或系统。  相似文献   

13.
周叶梅 《新课程研究》2007,(8):55-56,54
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及前后联系。"土壤"是高中地理必修第三单元的第七节,陆地环境的主要组成有岩石、水体、大气、生物和土壤,而在本单元的前六节已经学习了岩石、水、大气、生物这四个要素,土壤是陆地环境的最后一个组成要素。土壤处在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四大圈层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  相似文献   

14.
地理环境是各种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地域系统。一定地域上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综合体称为自然地理环境;一定地域上民族和人口的构成、数量、分布,国民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性格特征,科技水平、政治经济条件、社会地位及与邻域的关系等人文要素的总和称为人文地理环境。人类利用地理环境生存和发展,也改造地理环境求得更好的生存条件。人类社会的更替决定  相似文献   

15.
高中地理新大纲、新教材编制的陆地环境教学要点颇具新意。一、教材内容分析——知识网络1.分要素讲陆地环境的组成环境的组成,既包括各个自然要素的组合,也包括人类与各个自然要素间相互形成的各种生态关系的组合。教材把构成陆地环境的基本自然要素,如岩石、地貌、...  相似文献   

16.
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用矛盾分析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意义陆地环境是由多个地理圈层、多个地理要素构成的综合的有机整体 ,是地球四大环境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对人类影响最直接、最深刻的一个部分。地貌是陆地环境构成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地貌是地表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最为活跃的界面 ,也是人地相互作用最集中、最强烈的场所。这一部分内容在本单元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是前一节岩石内容的继续 ,又可以通过了解地貌变化及原因进一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对于指导人类生产活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御地质灾害有重要意义。本节教材共包括四…  相似文献   

18.
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不能离开自己的周围环境(地理环境)而独立存在。地球上自从有了人,就开始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同时也开始了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利用和改造的过程.然而,地理环境是纷繁复杂的,不仅包括与人类生产活动发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环境,而且包括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所构成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即人工环境。不同的地  相似文献   

19.
《中学文科》2006,(7):38-40
【常考考点】 生物在陆地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土壤的形成及其在陆地环境中的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20.
土壤与生物     
【知识点击】1.生物与地理环境: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在陆地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2.土壤与地理环境:土壤的本质属性;理想土壤的组成: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