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廖寿传 《中学文科》2009,(6):109-110
高考历史四大能力目标之首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综合和提取表达之能力,而材料又因从单一文字形式转为图文并茂、图画表格等形式而成为高考之新宠。图画(包括人物图、文物图、漫画)、图表(包括表格、公式、统计图)、地图(包括形势图、布局图、分布图、疆域图、交通路线图)在客观或主观题中屡屡亮相,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之余,也令考生惊慌失措,  相似文献   

2.
段艳军 《河南教育》2007,(7):105-105
历史新课标中指出,历史课程改革要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中又提到: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教材的编写也突出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怎样才能依据目标、依托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相似文献   

3.
新的历史教学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维度,明确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在掌握基本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经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方式”,是学好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要想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是没有什么捷径可寻的,主要是靠阅读。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中指出:(要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阅读,历史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古人诗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历史教师首先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广泛阅读教育理论、历史专业  相似文献   

5.
一、历史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中学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历史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呢?根据《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规定,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能力,《历史科考试说明》又将这些能力具体表述为四大类十项能力(具体内容略)。在这些能力要求中并没有明确列出阅读能力,但笔者认为要让学生达到这些目标,首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历史学习能力的基础。“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方式”,是观察、分析、思维等高层次能力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能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强调了阅读能力对智能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指明了发展智能必须从培养阅读能力抓起。  相似文献   

6.
正一、提高初中生历史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初中历史新课标的能力要求为:(一)阅读、观察、想象的能力;(二)获取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三)历史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可以看出,这些能力都离不开历史阅读,历史阅读能力是这些学习能力的基础。如果学生阅读能力差,必定会影响其他能力的提升。考试也与此接轨,无论是学期测试,还是中考,试题题型大多是以材料的形式出现——以教材为依托,  相似文献   

7.
李东牛 《考试周刊》2010,(22):177-178
一、阅读的重要性 历史学科要求培养的学习能力包括: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等等。其中,最基础的能力是阅读能力。阅读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活动,而其他活动,如观察、分析、思维等都在阅读过程中进行。  相似文献   

8.
高中历史教学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是要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的重大历史问题,并通过学习,提高阅读和广泛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并通过相应的认知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智能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历史学科要求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中,最基础的能力是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载体。阅读能力对学生智能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已成为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与效果的重要步骤。本人多年来对中学阶段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正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历史阅读是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关键途径。但如果单纯让学生阅读历史课本,学生兴趣不高,热情不足。另外,学生缺乏有效阅读方法,阅读能力有待提高,这也会影响学生阅读热情。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阅读热情与能力。一、历史阅读活动化,培养史籍阅读热情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当学生对阅读材料感兴趣时,他们才会更积极自觉地阅读与探索。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相似文献   

11.
图片的应用,古已有之.“左图右史”、“索象于图,索理于书”、“即图而求易”是前人治学与读史的经验总结,它概括了图文相辅而行的辅助关系及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历史教育,提倡学生学习的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这一切都是学生通过收集和处理多方面信息的过程实现的.因此,阅读、获取历史信息能力对学生学习历史显得更为重要.现在的高考历史试卷中涉及历史图片的题目愈来愈多,在教学过程中也经常需要展示图片.因此,笔者就在教学过程中历史图片的应用做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历史教育,提倡学生学习的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这一切都是学生通过搜集和处理多方面信息的过程实现的。历史史料繁冗,相对而言,阅读、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对学生学习历史显得更为重要。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觉得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来激发他们自主的学习创造性的学习,而不再为了考试而读书。以下我结合一年来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历史阅读能力是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最基础的能力,是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高中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应首先从教材阅读开始。文章从引导学生宏观掌握教材的基本架构、教会学生阅读教材的正文部分、善于运用教材正文的补充资料与图表这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教材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4.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强调了阅读在教学过程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历史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观察分析能力蒋,其中,最基础的能力是阅读能力。学生阅读能力是随着年龄增长与知识的积累而逐渐培养起来的,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岳丽君 《成才之路》2009,(15):56-56
历史学科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含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一般能力,也包含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特殊能力。所有这些能力可归并为阅读理解、语言和文字表述、整理和归纳、分析与运用四大类。它们指向的目标各有侧重,其培养训练的方式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7.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能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有的学者也称阅读为“学习之母”、“智慧之源”。可见,阅读能力无疑是学生最基础的学习能力,观察、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和运用都以阅读活动为载体,并以阅读能力为基础,与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运用密不可分。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对学生历史学科阅读能力的培养,以期奠定各种学习能力的基础,实现各种学习能力的提高。下面,笔者谈谈在高中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阅读能力的一些看法和做法。一、培养历史学科阅读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除了本文开头所述阅读能力是各种学习能力的基础这个因素外,笔者认为还有以下几个因素:1、从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看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来临,在历史课程目标中特别强  相似文献   

18.
学习能力水平是由观察、分析、思维、阅读等多方面影响,而其中最主要也是起到"基石"作用的就是阅读,其他能力都需要依靠阅读能力才能开展,由此可见,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十分必要;而分步阅读的学习方式会更加有助于学生感受历史进程的脉络,理解历史发展的宏大。  相似文献   

19.
贾红娟 《新疆教育》2012,(8):110-110
历史学科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含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表述历史问题能力等一般能力,也包含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的特殊能力。所有这些能力可归并为阅读理解、语言和文字表述、整理和归纳、分析与运用四大类。它们指向的目标各有侧重,其培养训练的方式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20.
1 导读的重要性 导读即指导阅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阅读能力.在历史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历史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要求培养的学习能力包括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等.其中,最基础的能力是阅读能力.阅读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活动,而其他活动,如观察、分析、思维等都在阅读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培养学习能力的载体.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能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