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实验技术人员不仅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该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实验技术人员考核存在的问题,并以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建立、实施了实验技术人员"3+1"绩效考核体系,明确了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定位与工作职责,旨在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激发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实验技术人员不仅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该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实验技术人员考核存在的问题,并以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建立、实施了实验技术人员“3+1”绩效考核体系,明确了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定位与工作职责,旨在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激发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为激发高校教学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该文构建了年度工作量考核与职级考核并举、定量与定性考核结合的绩效考核体系。该体系明确了考核目标和原则,探讨了工作量考核指标计算方法与分值转换方法,提出了职级考核的要求,制定了绩效分配办法。教学实验技术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了较为全面的激励机制,让不同职级教学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结合华南农业大学全员定岗聘岗的实际,论述了园艺学院实验技术人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初步制定了绩效考核应遵循的原则和具体方案,即定性和定量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主要从工作量方面考核。实验技术人员绩效考核不但可以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规范实验室的管理,而且保证了高校实验技术人员定编定岗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长期以来由于特殊的社会原因,高校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的时间较晚,尤其是对实验技术人员的考核更是缺乏完善的体系.采用提取KPI(关键绩效指标)的方法设计出考核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的各级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权重进行了合理分配,使考核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试论高校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绩效考核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姜克威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4):126-129,137
本文以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绩效考核为主题,阐述了高校实验技术人员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的目的、作用。同时,在科学、公平、客观的前提下,构建了一套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对影响绩效考核的误差因素进行了分析。另外还给出了实验技术人员绩效考核的评估原则,对高校人事管理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高校人力资源部门实验技术人员绩效考核管理,推进教学岗位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改革;以客观性、特征性与整体性相结合为原则,通过定性考核(包括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工作纪律)与定量考核(包括实验服务与实验管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方法研究与仪器功能开发)的内容与标准研究,建立了多个维度客观、全面的教学岗位实验技术人员考核指标体系,对调动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高校教学岗位实验技术人员绩效考核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师分类考核已经是大势所趋,针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实验室为典型代表的高校工科实验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以有实验室教学、辅助科研、创新实践指导和设备维护等多样化任务为研究切入点,以人性化、可操作性为目标,提出了实验室技术人员按教学实验岗、科研实验岗、创新实践指导岗、综合服务岗的精细化分类;并以此设计了量化考核指标,以及此基础上探索评价指标与分类管理的耦合关系,建立反馈联动,形成动态管理模式,及时更新指标,制定符合新形势下高校工科实验室技术人员评价考核体系,为工科实验室技术人员绩效考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吉林大学生命科学仪器共享平台为例,围绕着高校仪器共享平台科研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定位,建立了科研实验技术人员的分级量化考核机制及执行标准,旨在提高科研实验技术人员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激发科研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9):236-238
阐述了高校实验室管理机制改革的必然性,在借鉴国内高校实验室管理机制改革举措的基础上,从明确定位,构建实验室分类体系、定编定岗,构建与实验室地位和作用相匹配的岗位体系、全员聘任,建立实验室专兼职人员的常态化用人、进人机制、强化培训,建立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机制、注重考核,建立符合实验教学与管理岗位的职称评聘体系、优劳优酬,建立符合实验教学和管理岗位的绩效考核体系等6个方面提出了实验室管理机制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实验技术人员是高校实验室工作的主要力量.针对目前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应加强实验技术队伍素质的建设,加强其在高校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校实验室建设绩效评价体系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室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生产的实践基地,如何在高速发展时期和经费投资有限的情况下,确保实验室投资的合理使用、产生最大效益,是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课题。笔者尝试对构建实验室建设项目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粗浅探究,以期给实验室建设主管部门及项目实施单位提供效益评价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引入"5S"提升高校研究型实验室管理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总结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在管理中实施“5S”管理产生的良好实验室形象,以及工作效率提高、保障安全、减少浪费、加快科研进程、提高研究人员综合素质等效果,提出了在高校研究型实验室实施“5S”的具体做法,以期进一步提升高校研究型实验室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实验技术人员考核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该校实际情况,尝试建立实验技术人员考核指标体系并进行了积极实践。实践结果表明,实验技术人员考核是引入优胜劣汰竞争激励机制的有效途径,可作为职称评定、岗位聘任、评奖选优、补贴发放的重要参考依据,对全面提高实验技术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5.
以评促建,加强护理专业实验室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校护理学院凭借评估之机,加强了护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创新与发展,规范了实验室管理,推进了实验教学的改革。通过本科评估,在吉林省护理界发挥了示范与带头作用,再一次证实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重在建设"的原则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6.
适应当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上升到一个新台阶,必须寻找一套符合实验室发展特点、规律的评价方法对实验室进行评价。以广东A校经管实验中心为例,在利用该校教学型实验室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实验中心进行评价,编写Matlab程序,完成评价过程中复杂的数学计算。评价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法适用于教学型实验室评价,能真实反映实验室的情况,并能量化指标体系中各个一级指标的评价结果,为各实验室了解自身不足及改进的方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校科研实验室是"双一流"建设的支撑平台,营造良好的实验室文化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内容,实验室文化涵盖实验室制度、行为规范、运行机制以及在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实验室集体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从实验室管理理念、实验室规范培训及特色文化活动等方面探讨了高校科研实验室的文化建设方案,以期为实验室管理提供具体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6S"管理理念,介绍了力学实验室"6S"管理模式的建设过程。结合力学实验室的特点,依照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六项要素对力学实验室管理模式进行了革新。力学实验室在"6S"管理模式中取得了提升实验室形象、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以及加强学生实验素养等成效。  相似文献   

19.
实验技术队伍现状分析与建议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在实验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实验室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建设一支水平高又稳定的实验技术队伍是建设一流实验室的基础条件。该文针对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师资力量短缺、实验技术队伍不稳定、考核不完善等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以此为基础,从优化队伍结构、人员培训、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提出了加强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政策建议,以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实验室认可制度起源于1947年澳大利亚的检测实验室认可(NATA)和1966年英国校准实验室(BCS)的认可制度.我国的实验室认可活动始于1980年.2002年7月建立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统一了我国的实验室认可体系.截止至2007年3月31日,CNAL共认可实验室2809个,其中大学实验室仅30余个.让实验室认可深入大学,对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实验室通过实验室认可,还可架起高校与社会的桥梁,为政府做出有关决定甚至是决策提供依据,并有机会参与国际间合格评定机构认可双边、多边合作交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