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伟大的音乐家。孔子在音乐上有精深造诣,对古代音乐理论多有总结,对保存古代音乐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对音乐与礼、音乐与仁关系的论述,对儒家音乐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郑声”在历史上一直被视为靡靡之音、亡国之音。孔子认为“郑声淫”,主张“放郑声”,是儒家“中和”观念在音乐美学中的反映。本文针对孔子的“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分析“郑声淫”之“淫”的涵义及“郑声淫”与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而阐释孔子观点的弊端。  相似文献   

3.
孔子是儒家礼乐思想的奠基人。孔子认为音乐蕴涵着"仁"、"和"的要素,将乐音之和推及到整个社会宇宙,能使整个社会宇宙得到和谐化的发展,使人类仁道相处。音乐通过艺术的感化影响人们的心灵,可以移风易俗、善民心,最终促成人格的完美实现。从"仁"与"乐"的关系、"和"与"乐"的关系,分析了孔子的"成于乐"的艺术观及其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4.
孔子是儒家礼乐思想的奠基人。孔子认为音乐蕴涵着“仁”、“和”的要素,将乐音之和推及到整个社会宇宙,能使整个社会宇宙得到和谐化的发展,使人类仁道相处。音乐通过艺术的感化影响人们的心灵,可以移风易俗、善民心,最终促成人格的完美实现。从“仁”与“乐”的关系、“和”与“乐”的关系,分析了孔子的“成于乐”的艺术观及其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5.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多数人给他的定义只局限于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其实,孔子也称得上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他对我国古代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就孔子在音乐实践、音乐教育、音乐文献搜集整理以及关学思想方面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6.
关于孔子与文献的关系,近人多有涉及,但一般是就事论事,提到其观点和方法时则混同而谈,且不全面.《论语》全面反应了孔子整理文献的原则与方法,也反映了孔子对文献的态度和影响.其原则有三:多闻阙疑,慎言其余;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不语怪、力、乱、神.方法有二:通过文与献(贤)来考证文献;运用文字、音韵、训诂.  相似文献   

7.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也是儒家学派当中最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其弟子将他的言行语录和思想都记录下来了,通通整理成当今的儒家经典《论语》。《论语》一书是儒家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学生学习的重要的典籍之一,这本书中包含着许多方面的思想,其中孔子讲自己对音乐的认识也融入到了这本书中去,孔子对音乐有着很独到的见解,不是将音乐和其他思想方面分裂、隔离开来看待的,而是将音乐融入到育人、教化、治国等方向中去。孔子倡导仁、义、礼、智、信这些理念,强调尽善尽美的音乐标准,提倡"和谐"的音乐理念,并且鼓励大家建立"和谐"的音乐审美,这些都对当下的音乐教育有了很大的启示和影响。本文将就《论语》中的音乐美学进行分析和探究,讨论其中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中国音乐史、文化史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思想奠定了儒家音乐理论的基石,对我国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孔子的音乐审美标准和创作实践原则两方面来探讨孔子的音乐思想。  相似文献   

9.
孔子提出的“兴观群怨”说主要是对诗的社会作用的概括,由于先秦时期诗、乐本是一体的,所以“兴观群怨”说也包括了孔子对音乐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本文拟从“兴、观、群、怨”四方面对孔子的音乐观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郑菊红 《河南教育》2009,(7):119-119
贝多芬曾说过,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出现的地方。孔子也曾指出:“诗言志,歌咏言。”名人们一语中的地道出了音乐艺术的地位和作用。任何艺术都是以自己特定的形式和技巧集中、强烈地反映生活。而艺术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史与教育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是先秦乐教的提倡者,更是实践者。两千多年前,孔子创建了一系列的音乐理论思想体系。本文将从音乐教育的角度分析孔子的乐教思想,分析德育教育、美育教育在孔子音乐教育中的表现以及孔子的音乐实践对当今音乐教育的贡献、启示与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尽善尽美”是孔子的音乐思想,体现了他对音乐美的认识和欣赏,表明了孔子的治世思想。《韶》《武》之乐展现了音乐的艺术高度和道德感化的力量,但孔子谈尽善尽美,并非仅限于此。《韶》《武》都是孔子喜爱的雅乐,具备美善统一的标准,只是二者产生于不同的时代,自然代表着它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因此,从《韶》《武》乐本身探究“尽善尽美”的提出,会发现孔子的思想亦是立足于时代性的,他对《武》乐“未尽善”的不满也正源于此。  相似文献   

13.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位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音乐观念对后世有着颇为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探究孔子音乐观的形成背景、孔子对音乐的观念、以及孔子音乐观的影响及意义三部分浅谈孔子的音乐观。  相似文献   

14.
孔子作为我国的教育始祖,其哲学经典中所反映的“仁”的思想阐明了要与人为善、与邻为善,强调了“仁”与人的品德和善性的关系。佛教在其教义中关于阐述“善”的思想内涵和“善”与六道轮回的关系,与孔子“仁”的思想不谋而合。孔子的“仁”与佛教的“善”的道德观所强调的共同点为道德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强调出了“种善因,得善果”的基本要义,同时也为人们能主动遵守道德规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孔子和柏拉图对于音乐的社会功能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是一切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项,孔子认为音乐的使命是教育人们达到精神上的和谐,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陶冶人们的情感;孔子和柏拉图都强调节制,反对革新,在音乐美学思想上都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孔子音乐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礼”,而柏拉图的音乐美学的核心则是“理念”。  相似文献   

16.
孔子学琴     
我们知道,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或许我们许多人都不知道,孔子还是一个音乐家。 孔子不仅有良好的音乐理论知识修养,而且长于实践。他既能唱歌,也能作曲,还会弹琴、鼓瑟、击磬、  相似文献   

17.
孔子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艺术家。他在音乐美学上所取得的成就与“百家争鸣”时期的其他学派是不一样的。孔子一生都在致力于音乐美学理论体系的建设。本文从孔子的生平和“仁”的思想、“尽善尽美”思想的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审美准则的制定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以他的理论来反应先秦时期儒家音乐芙学思想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8.
杨丽 《文教资料》2006,(18):141-142
本文首先从孔子所处的历史背景出发,提出了“礼”、“仁”、“中庸”是孔子音乐思想的精髓。然后从这几方面分析了孔子音乐美学思想及其表现,最后对其音乐思想作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孔子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艺术家.他在音乐美学上所取得的成就与“百家争鸣”时期的其他学派是不一样的.孔子一生都在致力于音乐美学理论体系的建设.本文从孔子的生平和“仁”的思想、“尽善尽美”思想的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审美准则的制定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以他的理论来反应先秦时期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0.
嵇康是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自律论"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声无哀乐论》反映了音乐的本质、音乐与情感的关系以及音乐的功能等诸多问题。《声无哀乐论》的美学思想不但在我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我国当代音乐美学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