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实现汽车电子节气门开度的精确和快速控制,设计了一种基于积分滑模面的模糊滑模控制器。针对节气门强非线性特性,建立了电子节气门系统的数学模型。将切换函数作为输入,利用模糊系统的万能逼近特性,实现对理想控制律的逼近,并基于Lyapunov方法设计自适应律对控制器参数进行实时调节。同时,针对电子节气门阀片角速度无法直接测量设计了扩张状态观测器,实现了节气门开度变化的准确估计。利用dSPACE搭建了电子节气门系统快速控制原型实验平台,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对节气门期望开度的跟踪精确,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并有效地削弱了抖振现象,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中频发电机在满载时,采用开环控制运行下,系统抗干扰能力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器(ADRC)的逆变器控制方法。自抗扰控制器完全独立于被控对象的具体数学模型,把系统所有不确定因素与外部扰动归结于系统总扰动,通过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对扰动进行观测,然后利用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律(NLSEF)进行补偿。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抗扰控制器能有效抑制负载及永磁发电机的干扰,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及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将离散系统近似转化为连续非线性系统,通过求连续系统的标称系统的滑模面,给出了一类离散非线性系统滑模面的求法,并利用改进的离散趋近律,设计了控制器的滑模控制律u±,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器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不确定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H∞神经滑模控制器。在设计系统标称控制律的同时,通过利用神经网络估计模型产生系统不确定性的补偿信号,并利用一个滑模控制项消除网络建模误差的影响,以改善标称控制律的控制性能,最后,基于H∞控制技术将外部干扰的影响抑制到期望水平,从而实现对不确定机器人系统的H∞跟踪控制。仿真实例证实了该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考虑了一类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终端滑模控制器设计问题.在控制器设计中利用中继切换控制使系统在给定的当前控制律的作用下运行到某一特定状态(或某一特定区域)后,控制律被切换到有限时间收敛的终端滑模控制器,使得系统在有限时间内达到平衡状态.终端滑模控制器的设计保证了闭环系统所有信号的有界性和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以及系统在有限时间内精确地跟踪给定的参考信号.最后,通过一个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文中考虑了一类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终端滑模控制器设计问题.在控制器设计中利用中继切换控制使系统在给定的当前控制律的作用下运行到某一特定状态(或某一特定区域)后,控制律被切换到有限时间收敛的终端滑模控制器,使得系统在有限时间内达到平衡状态.终端滑模控制器的设计保证了闭环系统所有信号的有界性和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以及系统在有限时间内精确地跟踪给定的参考信号.最后,通过一个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风力发电系统的非线性和时变性,常规PID控制已经很难满足风电控制系统的需要。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PID(Nonlinear extended state observer PID,NESO-PID)的双闭环变桨控制策略。该策略考虑到风力发电系统的外部干扰和内部扰动,输入端把转速偏差和功率偏差通过PID控制器进行控制,变桨部分设计一个状态观测器对系统桨距角和风轮转速干扰信号进行测量,把测量结果作为新的状态变量输入观测器,并将观测器的观测信号反馈到输入端实时补偿。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PID变桨控制比常规PID变桨控制具有更好的动态特性和鲁棒性。通过仿真实验,可以使学生观察系统的状态变化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强耦合非线性的轮式机器人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后推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建立轮式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借助后推方法将复杂的系统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子系统,再借助李亚普诺夫理论和中间虚拟变量递推地设计了控制律。由于PD控制器的设计不受系统不确定模型的影响,且具有较好工程应用价值,因此在首次递推中设计了PD控制律,并以此为原控制器递推地设计了最终控制律,仿真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对基于输入输出模型的一类非线性系统提出了滑模控制方法 ,解决了一般滑模控制设计需要依赖于系统状态的问题 .通过对系统输入输出模型的分解 ,将控制器的设计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由滑模控制器实现 ,另一部分是进行线性反馈控制器的设计 .仿真结果表明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在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中,针对扰动观察法响应速度慢、抖振显著,传统滑模控制无法兼顾响应速度与抖振,在幂次趋近律与变速趋近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自适应趋近律滑模控制的光伏系统MPPT控制策略。当系统状态远离滑模面时,幂次项可保证足够大的趋近速度;当系统状态趋近滑模面时,变速项可调整滑模区宽度,削弱抖振,使系统最终稳定。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趋近律滑模控制的光伏系统MPPT控制策略能有效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性和稳态准确性,增大高光伏发电系统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