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院校理工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本文在借鉴美国大学创业中心教学、课程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经验基础上,针对理工科跨专业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高职院校理工科跨专业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的可行模式。  相似文献   

2.
调查发现,江苏省高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认识不足,缺少专项能力提升课程,分阶递进式的创新创业素质课程仍是空白,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未能有机融合,实践教学安排有限等方面。以江苏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与问题为依据,结合素质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构建了一种集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为一体的"三元融合"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采取"平台+模块"的形式。其中,"平台"分别是指素质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将创新创业课程划分为3个子模块,融入素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平台之中。  相似文献   

3.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技能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需要,也是实现学生自我价值的需要.应转变观念,重视提升学生创业技能;推进课程改革,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创业教育的能力;强化创业实践,提升学生创业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探索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提出在本科生中开展跨学科通识技能训练。目前,已经创建了跨学科通识技能训练平台,构建了跨学科通识技能训练课程体系,建立了跨学科通识技能训练机制,有效提升了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一种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探索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提出在本科生中开展跨学科通识技能训练。目前,已经创建了跨学科通识技能训练平台,构建了跨学科通识技能训练课程体系,建立了跨学科通识技能训练机制,有效提升了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一种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课程“单一化”、与专业技能培养脱节、教师短缺及专业能力较弱、学生创新创业文化素养与技能培养较难等问题,构建“三个维度”的课程体系,对接“三个层次”的物理平台,搭建“文化课程+技能课程”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及教学情境,能为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的德才兼备人才,探索出有效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开展“双创教育”是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对27所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职院校开展“双创教育”情况进行调研发现,这些院校形成了成立专门机构、设立专项资金、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创业类课程体系相对完善、建立校内外基地平台等主要做法和特点,但也还存在学生层面创新创业意识不强、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数量相对较少、平台配套不全、整体投入不足等问题。为此,各高职院校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双创”理念、加强“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双创教育”教师整体素质、打造具有全链条孵化功能的校内外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8.
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强实践平台建设有助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在充分利用学校学科资源和优势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思想,对构建大学生赛车实践平台开展研究,创建“肯赛”“吉速”“吉智”三大平台,并鼓励学生勇于开展创新科研实践。通过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制定创新创业大学生赛车实践平台管理制度,实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综合方案,使大学生赛车实践平台成为集教学实验、技术开发、实践检验于一体的多维度、多效益综合平台,应用该平台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开展针对性训练,在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竞赛获奖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于培养新工科背景下复合型人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以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科竞赛提供了展现大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的舞台。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创新中心承担了多项电子信息类学科竞赛的组织培训与参赛任务。在优化培训课程体系、组建优质师资团队、多方获取资源的基础上,逐步建设了面向全校的电子信息类学科竞赛综合训练平台,在多项高水平学科竞赛的培训实践过程中,获得了一定成效与标志性成果,为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综合创新能力探索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受制于自身能力较弱,西部地方高校需要用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政策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能力。根据不同时期“对口支援计划”建设重点和建设内容差异,支援高校中山大学和受援高校吉首大学不断探索商科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点对点”对口支援构建起多层次的商科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开展“环境熏陶-课程训练-竞赛模拟-基地历练”的进阶式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实现了西部地方高校商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和动态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根本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打造创新创业课程平台、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创新创业竞赛平台和创新创业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平台等四个维度上教育协作、功能互补和能力递进的“四维联动”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学生的内在需求,在浙江省工科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实践中获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全国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理工科院校专业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如何走出一条适应时代发展、符合自身学科专业特点的道路,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基础课理论教学,增加学科前沿新技术和发展动态介绍,增加创新项目训练,增加具有实践性的考核内容,是该类高校的普遍做法。本文结合学校实际,以《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为例,依托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将课内教学、网络课堂教学、课外延伸教学与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相互联系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创新创业经管虚拟实验平台建设意义的基础上,从4方面阐述了该平台的建设:实验场地建设的功能分区及文化环境设计;创业技能实验流程与实验内容设计;把创业基础知识学习、基础技能训练、创新思维训练与创业技能训练整合为创新创业实验课程体系;以及与全天候运行相适应的管理制度设计。该平台的应用切实解决了学生创业全过程体验的问题,推动了实验师资培养与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14.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时代需求也是学校内涵建设、质量提升的需要。课程组通过调查数据分析,指出了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转变理念,营造文化氛围;顶层设计,构建课程体系;整合资源,创建创业学院;校内校外,共建师资队伍;课上课下,合力锻炼能力;政企合作,搭建实践平台等改革创新创业教育的若干建议,以期为学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牵引,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把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科学研究相融合,把以竞赛为目的变为以竞赛为手段,解决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问题。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运行模式和激励机制,进行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推广到其他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搭建更多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实现工科院校大学生科技竞赛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工科院校工程训练教学中心为平台,通过对工程训练教学课程进行合理调整,加强网站建设等方式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兴趣,组建工程训练教学中心创新创业大学生团队,凭借创新创业团队参加大学生科技竞赛和科研项目,等等方式,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进一步丰富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提供以资借鉴的研究素材。  相似文献   

17.
创新创业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培育经济新引擎的关键。为此,学校创建了专业化、精细化的工程服务中心。现以3D打印服务中心为例,探索创新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和服务模式。通过学生创新空间布置及软硬件合理配置、云平台建设等,提升支撑平台服务能力,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生产服务。3D设计模型库积累共享、远程加工、自助服务、7×24 h开放等,共享各类要素和资源,形成线上线下服务结合、产学研协同、资源共享互通的服务机制,帮助学生快速实现创新产品,改善初创期的供应链,节省学生创新实践的时间和经济成本,释放创新活力。实际运行表明,服务成效显著,全方位地保障了各类实践课程的加工需求,有力地支撑了学生各类创新项目、科技竞赛、创业活动等。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从而提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索。文章立足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以职业岗位标准为基础,引入创新教育课程体系,重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创新与发明、技能竞赛、技术服务中心等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创造思维,传授创造方法,培养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9.
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调研,针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分析,提出通过加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平台建设、师资团队建设等路径措施,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融合体系有待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高、实践教学平台有待整合等问题,提出了"学生—教师—企业—高校—社会"五位一体教学耦合模型,通过构建多方联动机制、打造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开发创新创业特色课程、建设立体化实践教学平台等多种途径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耦合,为培养具有较强创新创业意识的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