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设计了一种基于广义相移干涉术的数字全息实验装置,介绍了相应工作原理.为了大幅减少精密相移器造成的相移数字全息实验成本,实验装置省去了相移器这一昂贵器件.实验利用光学器件的微小振动特点,进行相移数字全息的记录,使用两步广义相移干涉算法从干涉图中直接抽取实验中的实际相移量,代入相应物光波前再现公式计算物光复振幅,经过逆菲涅尔衍射进一步得到原始物像.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无需相移器即可实现相移数字全息记录和再现,能够自动抽取相移值,高质量完成物光成像.该实验改进了相移数字全息的实验装置,大幅度减少了实验成本和操作难度,有利于推广和利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介绍数字全息图和一种实现方法,说明数字全息技术的概念和特点,从而提出建立“数字全息光学”的建议和数字全息光学的两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全息术是光学信息处理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高校光信息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数字全息是普通全息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光电成像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本文结合高校的实际和教学需要,开发出一套基于MATLAB的数字全息的大学本科实验教学系统.通过本系统,可免去传统光学全息中的化学湿处理过程,实现全息记录和再现全过程的教学目的.另外。通过在实验系统中引入光电成像器件以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对光信息专业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对点源参考光的数字全息的空间频谱分布和数据记录能力进行分析,得出使空间频谱分离的条件.结合全息成像系统的分辨率,得出CCD对物体的数据记录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去除数字全息零级像,提出了用离散全息图的微分强度替代全息图本身用于数字重建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通过对离轴数字全息图的空间频谱分析,首先理论上证明数字全息图的强度经过微分后再重建,可有效去除零级像;然后将实验采集到的全息图在程序中先微分再重建.理论分析和数字重建结果都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数字全息零级像在重建图像中心产生的大亮斑,从而显著提高重建图像的质量,使得重建像具有良好的对比度,且不需要其他辅助设备或多次全息记录,实验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6.
对数字全息中像的数值重建公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对采用不同重建公式所重建像的振幅和相位分布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学习空间将朝虚实空间深度融合、支持多元学习场景、数字化与智能升级、资源3D立体呈现及多感官具身交互等方向变革。对此智慧教室显露出一定局限。全息教室具有沉浸式虚实融合空间、支持多种教学活动开展、裸眼3D形式直观呈现、良好具身交互学习体验等特点,能在智慧教室基础上完成学习空间变革升级。全息教室不仅可支持高等教育不同课程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开启全息教育资源存储共享方式,还具有全息数字人学伴指导、立体沉浸全息情境、体感交互实践训练、强临场感远程教学及三维可视反馈指导等应用,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菲涅耳全息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菲涅尔衍射和全息理论,利用MATALB语言强大的矩阵运算和灵活多变的图像处理能力,完整地实现了菲涅耳全息过程的数字化,即计算机模拟。与实际实验相比较,模拟实验参数可调,现象明显、直观,且经济。从而可加深对菲涅耳全息理论的理解,促进数字全息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文献[1]介绍了用CCD作为探测接收装置记录了离轴全息图,利用抽样理论和数字处理技术再现了物体的实像。利用上述原理设计了一种方法实现同轴全息图的记录和再现。  相似文献   

10.
与离轴全息术相比,同轴全息术有着光学系统简单、对光源相干性要求低、只需使用低功率光源、并且受环境振动和扰动影响小等优势。然而,当被测颗粒的直径小于成像系统点扩散函数的直径时,图像噪音变大,难以保证粒径测量的精确性。针对此问题,本文就全息图像去噪、颗粒定位和颗粒数值重建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