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申元村 《资源科学》1991,13(3):14-19
森林和森林资源在国民经济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中起着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作用。森林覆被率的大小,以及森林质量的好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建设成就的重要标志。我国是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森林面积18.3亿亩,覆被率仅占国土面积的12.7%,按人均数量,仅为世界人均数量的1/6,森林总储积量93.85亿m~3,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8。我国温带、暖温带干旱(包括半干旱)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41%,而森林覆  相似文献   

2.
1 西部森林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1 资源总量不足 西部地区的森林面积为5938万hm~2(除去西藏自治区实际控制线外的部分,只有5076万hm~2),只占国土面积的8.68%,低于全国平均13.92%的水平。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量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都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更低于林业发达国家的水平。西部地区人均森林面积为0.178hm~2,人均蓄积量为19.077m~3,只有世界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量为的  相似文献   

3.
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缺的,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而保护森林资源最基础的措施就是进行森林管护。但是目前我国对天然林的管护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所以我们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这样才能使我国森林资源得到应有的保护。在本文中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目前森林管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世界森林资源保护及中国林业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李维长 《资源科学》2000,22(6):71-76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最新统计结果介绍了世界森林面积、森林拥有量最大的国家的情况和造成森林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论述了世界各国为解决天然林日益减少的问题所采取的发展人工林的共同战略,把大力发展人工林作为21解决世纪对于环境和木材需求的根本措施。林业政策的修订和林业管理机构的改革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和经济体制转轨国家正在或计划中的重要举措。文章还论述了我国的森林资源现状、林业所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作者建议采取,建立国家生态林补偿机制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建立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多元化投资机制、调整林业政策、建立森林资源与环境综合核算体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摘要:森林资源是我国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资源的有效经营直接关系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系着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近自然林业”的理念应运而生,这一理念体现了生态文明,对森林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是结合我国县级地区森林资源管理的现状,探讨“近自然林业”理念在森林可持续经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林业建设的基本策略。近年来,由于无序的森林采伐,对林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过度无序的采伐不仅破坏森林现有的结构,而且不利于植被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受到很大的影响。为了保护现有的森林资源,要制定完善的采伐管理制度,加快改革进程,提高森林成活率和覆盖率。针对森林资源采伐管理以及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于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林业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病虫害的发生面积逐年扩大等问题,使我国森林资源遭受严重的损失,应引起各级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推进与发展,森林资源的日益稀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加大管理力度,让森林等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循环利用,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对林业领域而言,森林的数量和质量问题事关林业工程的命脉,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十分深远。所以,强调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科学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目前形势下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做进一步探析,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备受世人关注的能源消耗、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退化和生态失调等六大危机都与林业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林业工作的重点在于保护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已成为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宝库,许多国家纷纷把目光转向森林,强烈希望扩大和恢复森林的面积和质量,以便获得“绿色宝库”及其资源,使人们对森林地位作用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森林作为林业的主体,林业的发展离不开森林.林业的作用显而易见。结合实践经验,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目标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目前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诸多的问题,对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解决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0.
当前形势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重要的主题,森林资源作为十分重要的资源,不仅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益处,更促进了社会和经济日后发展。此外,森林资源是可更新资源,被世世代代人们享用,但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从根本上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若不能对森林资源进行培育和保护,将会导致人们享用林业资源的同时无法兼顾未来资源。因此,人们必须要树立森林培育和保护观念,通过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策略,对现有福利进行改善,与我国粮农组织林业战略发展规划相符合,从根本上实现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试论我国林业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相对较少的国家。根据1994年统计资料,全国森林覆盖率为13.92%,远远低于全世界森林覆盖率22%的水平。而且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亦较低,全世界平均每亩森林蓄积量7.33m~3 ,而我国平均每亩森林蓄积量为5.24m~3。若按人口平均计算,我国人均森林面积不足2亩,仅为全世界人均森林面积12亩的六分之一;全世界人均森林蓄积量为65m~3,而我国人均森林蓄积量约为8m~3,仅为全世界人均森林蓄积量的八分之一。 我国不但森林资源少,而且分布又很不均匀。全国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南两大片,即东北的黑龙江省、吉林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和西南的四川省、云南省及西藏自治区的东部。上述两大片的土地总面积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0%,而森林面积几乎占了全国森林面积的50%,森林蓄积量占了全国森林总蓄量的75%。而人口稠密的华北和中原地区,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10省、市,人  相似文献   

12.
大兴安岭是我国最大的林区,但其面临着气候变化下多年冻土退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威胁,多年冻土退化可改变森林生态系统的水热环境及植被类型,甚至导致大兴安岭森林大面积的倾倒,对森林资源带来损失,影响其生态环境效益。因此,应加强了解多年冻土退化对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这也有利于地方管理部分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的保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13.
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比较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对森林木材的用量日益提升,在此形势下,实现森林木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很有必要的,维护生态环境的安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做好森林防护工作,以促进我们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林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森林覆盖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各项林业工作不断深入。森林资源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发展观,已确定为我国的国策之一,其重要性和严峻状况,要求我们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制度、政策、法律等各个层面,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森林在地球的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角色。然而当前我国森林保护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森林资源,严重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随着可持续发展政策的不断贯彻,对于森林资源应当加强其保护工作,确保森林资源得到良性循环,不仅使地球环境质量得到改善,还能促进我国各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主要对现阶段我国在森林保护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有效措施使森林资源得到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有森林面积1.2亿公顷,人均森林面积0.12公顷,在全世界200个国家和地区中居第136位; 我国现有林木总蓄量100亿立方米,人均森林蓄积量9.1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我国森林覆盖率12%,在全世界200个国家和地区中居第131位; 将“四·五”与“五·五”两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相比较,以集体林为主的南方八省区,森地面积由3938万公顷降至3402万公顷,减少了13.6%;以国有林为主的北方七省区,林地面积由7719万公顷降至7520万公顷,减少了2.6%;  相似文献   

17.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资源是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林业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森林资源管理贯穿森林培育、保护和利用的全过程,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森林覆盖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各项林业工作不断深入。林业既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产业,又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由于历史的原因,林区过去长期过渡采伐,使有限的森林资源大量锐减,林木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可采资源已近枯竭,生态环境达到相当脆弱的程度。因此,强化森林资源管理,保护好天然林资源已刻不容缓。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林区生态与发展,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国家对森林资源采取了保护措施。《森林法》明确规定:对森林实行限额采伐。因此,超限额采伐便是违法行为。森林实行有计划的限额采伐,是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林业和森林资源要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林政管理建设。林政管理不仅包含森林资源的保护,还包括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文分析了我国林政管理存在问题,还针对下一步如何加强林政管理工作、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我国进行实施的减灾工程里面,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病虫害的防治对于保护森林资源以及改善生态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在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经过社会以及森林防灾战线上的职工的保护,防治的技术、手段和成效都有着明显的提高,森林防治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明显加快。但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森林防护的工作中,依然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近来,我国的森林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病虫害的影响,森林病虫害的面积逐渐的扩大。为了保持生态的平衡,有效的保护森林的保护,我国已经将森林的病虫害防治划为林业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