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17,(14)
针对第5届工程训练大赛"无碳小车"的要求,设计出一种利用重力使能转化为动能的三轮8字形"无碳小车",利用转向机构改变运动方向以实现无碳小车行进路线沿8字形轨迹绕行。运用Solidworks进行建模装配,并利用相关运动学公式计算出8字形曲线的理论轨迹,以便设计出结构更加合理的8字形无碳小车。  相似文献   

2.
依据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竞赛的要求,设计一款无碳小车,该小车由车身、驱动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和微调机构等组成。针对运行轨迹的分析,设计出一种新型的转向机构,并使用Matlab进行轨迹仿真,从理论上解决了小车的设计、制作问题,满足比赛要求。  相似文献   

3.
根据第六届全国工程能力大赛"s"型无碳小车的命题要求,设计了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无碳小车,并使用转向机构达到自主绕桩的效果。该转向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为实现不同桩距可调,在曲柄上设有不同孔距的螺纹孔,通过对加工工艺的分析,制作一种专用夹具,辅助CAM进行编程,并通过数控铣床加工,最终满足曲柄的加工精度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7,(18)
为对凸轮式S型无碳小车进行结构设计,使其按照预设轨迹运行。首先通过计算确定所需轨迹的振幅和偏转角的数值,并采用SOILDWORKS在确定数值情况下对无碳小车各机构零部件进行参数化建模、部件受力分析及全部零件的装配模拟,然后将实际轨迹与预设轨迹进行误差分析,对各部件进行优化处理,使其更加符合预设轨迹。通过对制作的实物模型进行实验,使无碳小车达到行驶轨迹稳定,结构简单轻巧和便于拆装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项目设计一种重力势能驱动的自动避障小车,整个环节包括小车的轨迹计算与优化、机构设计、加工和装配调试。无碳小车以"8"形轨迹绕桩循环运行,轨迹曲线的平滑度和形状直接决定了小车的稳定性和绕桩数量。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无碳小车的运动过程进行分析,并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不断地调整,最终获得了具体的分析结果和直观的轨迹函数图像,从而确定了影响小车运行轨迹的各参数最优值。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24)
由于设计、制造、装配及现场发车等各种原因,无碳小车实际行走的轨迹与理论轨迹往往存在一定偏差。转向机构作为无碳小车的核心组成部分,将其设计成微调结构能有效的调节轨迹偏差。通过MATLAB仿真,分析连杆机构各杆长变化时对小车轨迹的影响;结合仿真结果和制作的小车实际调试试验,分析当小车轨迹产生偏差时的微调方案对小车实际调试过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无碳小车的机构设计、结构设计、加工制作和安装调试等方面出发,阐述了无碳小车的设计制作对提高机械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要求设计并制造一种以重力势能为动力源的"双8"字型无碳小车,利用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驱动行走和转向。以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的"双8"字型无碳小车设计为例,根据实际操作和调试过程中所发现的设计方案的不足之处进行了相应的优化改进,为无碳小车的设计及调试提供指导意义和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RSSR机构的运动特性和RSSR机构的转向原理,采用Solidworks软件构建三维模型,建立小车的运动学模型,并结合ADAMS的轨迹模拟,最大限度地增大轨迹的实现程度。以无碳小车为例,为RSSR机构的应用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无碳小车是近几年连续几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比赛主题。关于无碳小车的设计方案,前人已研究出大量可靠的理论,且仍在不断的优化和完善。但对于小车行驶轨迹的具体调试过程,却缺少相应的文献资料和指导方法。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参加竞赛的相关经验,针对"S形"无碳小车的轨迹调试,总结出了一套实践效果较好的步骤和方法,以供参赛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次研究的是可自发行走的方向可控的无碳小车,利用齿轮啮合将运动传递给后轮轴实现前进动作;并利用曲柄摇杆机构实现前轮转向。我们根据功能要求分别做模块化分析。原动机构把重力势能转化为机械能,同时要降低摩擦损耗。传动机构把机械能转化为满足小车前进及转向的动能。转向机构利用齿轮-齿轮(带有滑槽)间的传递,后经滑槽连接的连杆传递给转向轮,实现往复摆动,调节转向轮转角大小使小车顺利绕桩行走。应用Solidedge、Proe、CAD等软件进行三维设计及仿真分析轨迹路径,验证了小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0,(1)
近几年来无碳小车在我国各个地区甚至是全国的大型比赛当中都有涉及到。在本次研究中针对S形无碳小车初始设计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旨在帮助优化其性能,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7,(18)
针对轨迹为S型运动特性的无碳小车,对其进行了设计优化及参数调整。通过对标准的S形轨迹进行分析,运用解析数学求出凸轮行程与导向轮偏角的关系,并用拟合函数分析设计凸轮行程及凸轮基圆半径,设计了一台创新型"S"无碳小车。最后利用MATLAB进行凸轮轮廓曲线设计,保证运行小车凸轮结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笔者主要对无碳小车结构进行设计,主要包括设计思路,特色创新结构设计说明,总体方案展示及总结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7,(18)
本文主要针对无碳小车的红外避障功能存在的单点、单面障碍物检测的缺陷,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双面三维检测的智能避障系统,重点解决了小车"贴墙运行"、"死角危险"的红外传感器避障范围的局限性问题,并相关算法经过测试及反复调整参数后,达到了较好的避障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次研究的是以重物落下产生的重力势能转变为动能驱动新型无碳小车来实现S型轨迹行走,同时具有方向控制功能。整个车体的设计,以降低加工成本、减小摩擦、结构简单、调整方便灵活为目标。通过对比不同的传动形式,齿轮传动是最终的选择。转向功能通过曲柄连杆机构来实现。针对对心曲柄滑块结构左右转向时存在不对称的问题,本文采用曲柄拨叉机构,来达到左右转向对称等效,保证了转向轮左右摆动规律的一致性和小车运动轨迹的准确性,该机构的应用是此次设计的创新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针对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要求设计并制造一种以重力势能为动力源的"双8"字型无碳小车。本文提出一种具有创新性、结构简单且稳定性好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了外凸轮和导轨滑块实现小车转向,导向轮与主动轮在同一竖直线上。由一对传动比5的齿轮,单轮驱动,悬挂重物和牵引绕线轴的滑轮直径比1:2组成小车的重要部分。本文介绍了凸轮设计和滑块设计。  相似文献   

18.
<正>根据第四届江苏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要求,我们设计并制作了一辆电控无碳小车,小车为三轮结构,包含一个转向轮和两个行进轮,小车具有赛道障碍识别、测速、自动转向以及制动功能,这些功能均由机械或电控装置实现,无人工交互。本文首先分析了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组委会制定的比赛规则,并给出总体的分工和设计思路;其次,通过图样的方式对小车的具体设计和特点进行描述;并且分析了参赛过程中的主要扣分点,提出了设计和任务分配过程中的不足;最后系统性地总结了备战及参赛等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未能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一种爬楼卸载一体化运载小车的设计,包括爬楼机构、卸载装置的设计及各部分机构在小车整体的布局。在整个运载小车设计过程中,结合Pro/E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并利用其仿真功能进行运动仿真。  相似文献   

20.
我校为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积极参与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该比赛的主题是"无碳小车"。针对该比赛的要求,在充分领悟比赛意义与宗旨的前提下,本文阐述了其中"8"字比赛中无碳小车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原理简单,结构相对简便,并且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适度的可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