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大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大庆高新区)于1992年11月获批为国家级高新区,是全国唯一依托石油石化资源辟建的国家级高新区,2009年经科技部批准建设全国第11家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是科技部重点发展的53家"三类"园区之一(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创新型特色园区),2018年年底又经科技部、财政部批准建设科技资源支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近日,经国务院批复,我省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我省已拥有国家级高新区7家,省级高新区4家,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1家。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我省高新区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家级高新区从2家增加到7家。特别是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认定和管理试行办法》以来,新认定省级高新区6家,其中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内江市着力六个加快,大力推进科技工作。一是加快创建国家高新区。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把高新区建设作为一号工程,尽快申报国家高新区,朝着创建国家高新区坚定前行。指导高新区各园区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协助各园区引进研发机构。二是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按照"要大建孵化器、建大孵化器"的要求,力争全市自建科技企业孵化器突破10万平方米。运用好市级科技孵化和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全市孵化器  相似文献   

4.
<正>深圳高新区始建于1996年9月,规划面积11.5平方公里,是国家"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6家试点园区之一,同时也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落实科学发展观,高新区坚持自主创新,和谐发展。营造产业生态、人文生态、环境生态"三态合一"的综合环境;倡导"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宽容失败、追求成功,开放包容、崇尚竞争,富有激情、力戒浮躁"的创新文化;初步形成了"官产学研资介"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目前高新区已成为"创业的沃土,成功的家园"。  相似文献   

5.
《云南科技管理》2015,(2):74-75
<正>在玉溪市经济面临加速转型、提升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新区充分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利用晋升为国家高新区的战略机遇,确立服务全市乃至周边区域更大范围提升发展的价值取向与功能定位,充分发挥技术创新能力的溢出带动作用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龙头作用,努力建设和谐发展的科技新区,完善高新区(南片区、九龙片区、龙泉园区)的管理体制与协调机制,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产出水平,重点围绕"高"、"新"二字,高水平发展新技术,实  相似文献   

6.
创新能力是地区竞争力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地区的经济繁荣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园区作为地区创新能力的载体,能从侧面反映出地区的创新能力。本文从区域创新能力和园区创新能力的定义出发,基于区域指标体系和张江高新区的特点来构建园区创新评价体系。根据张江高新区2013年的相关数据,基于DEMATEL-ANP评价模型对张江高新区进行评价分析,并对此提出适当建议。评价结果显示:影响张江高新区创新评价最重要的元素集是成果能力和环境能力。  相似文献   

7.
高新区的创新能力和对经济的引领作用得到了普遍认可,但对作为其创新能力支撑体系的高新区创新系统却缺乏深入的解析。依据生态学思想搭建出园区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性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深入集群"黑箱"来探悉其创新能力与演化的内在机理,阐释相互之间及与高新区整体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发现,集群创新种群生态投入与创新产出有很强的正向关系,创新环境对创新投入有很强的正向作用。根据此研究结果,高新区可结合创新生态系统内在投入因子、环境因子来差异化建设创新型高新区,对提升园区创新能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株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被称为"中国动力谷",成立于1992年5月,同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0年,高新区与株洲市天元区进行职能合并,从而构筑了株洲新区,园区总面积为328平方公里,形成了"一区四园"的发展格局。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自成立以来,高新区立足株洲产业基础和优势,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为宗旨,以轨道交通、通用航  相似文献   

9.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025年将超过17%,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产业集聚作用。为提升国家高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能力,构建载体建设、主体培育、产业创新、园区关联四维度培育能力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和突变级数法,评价国家高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能力,并构建回归模型考察创新型产业集群各维度能力对培育成效影响。结果表明国家高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能力呈现非均衡性,东部高于中部和西部,各维度能力一定程度上提升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成效。载体建设能力与产业创新能力对集群培育成效影响较显著,强于主体培育能力与园区关联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云南科技管理》2012,25(4):104
<正>云南玉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玉溪高新区")是在1992年成立的玉溪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1998年9月经云南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6年,国家发改委及国土资源部核定园区开发面积为13.12km2,其中,位于玉溪市中心城区南部的高新区南片区占地6.08km2,位于玉溪市中心城区北部的高新区九龙片区占地7.04km2。2004年,省政府启动重点工业园区建设以来,高新区和红塔工业园区实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重大部署,抓好省委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国家级、省级高新区储备清单"落地落实,推进《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认定和管理办法》(川办函[2017]18号)实施,近日,科技厅召开了全省高新区建设暨高新工作培训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巍,副巡视员罗春彦出席会议,各市(州)科技局分管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近日,内江高新区采取四项措施着力项目建设,增强服务功能。一是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全力实施白马园区基础设施建设"1234"工程。力争新建1座园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加快建设智茂路(汉渝大道)上跨内宜高速公路和内昆铁路2座桥梁,实施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永耀鑫药业、节能环保产业园3个产业项目平场工程,开工建设物流路A段、礼智五路C段、智茂路(汉渝大道)C段、庭市十路4条道路,白马园区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近期,四川省人民政府分别批复南充市顺庆区工业集中区和宜宾县工业园区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我省新增2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截至目前,我省共有国家级高新区8个,省级高新区13个。南充高新区是我省在川东北经济区布局的首家省级高新区,园区先后被评为成渝经济区最具投资价值百强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14.
《云南科技管理》2011,24(6):115-116
<正>"十一五"期间,玉溪高新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市委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克服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围绕建设开放、创新、生态、和谐高新区的目标,坚持以园区开发为依托,以招商引资为先导,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培植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进一步树立和强化忧患  相似文献   

15.
《发明与创新》2013,(8):64-65
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长沙高新区)创建于1988年10月。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27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1997年5月经原国家科委批准调整为"一区四园",即由岳麓山高科技园、星沙工业高科技园、隆平农业高科技园、远大高科技园和产业规模持续扩张。到2012年,高新区核心区域——麓谷园区技工贸总收入达1760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达1238亿元,财政总收入  相似文献   

16.
正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简称"宁波高新区")成立于1999年,2007年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进入国家队仅14年,2013年扩容建设宁波新材料科技城,核心区面积也仅55平方公里,在2020年169家国家高新区评价中排名跃居第15位。与中关村和上海张江、深圳、苏州、广州、武汉工业园等诸多"三十而立"的"老大哥"比肩,宁波高新区犹如一位红日初升的少年,洋溢着自信和朝气,稳稳居于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  相似文献   

17.
文章总结了国家高新区30年建设的历史过程和发展成就,评价和揭示了建设国家高新区的国家作用和历史意义;深度剖析了国家高新区在新时代面临的挑战和转型发展规律;提出了国家高新区三次创业"创新经济体"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思路,并结合高新区的现实发展提出了新时代建设的重点推进方向与举措。  相似文献   

18.
正如何在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中展现新作为?长沙高新区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担当"三高一城"领头雁,打造"全国一流高新区"。要朝着这个目标迈进,园区的每个元素都要行动起来。长沙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引进和培育中小微科技企业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力军作用,不断优化升级双创孵化服务,致力于培育、引进更多科技创新企业,以实实在在的高质量服务,扎扎实实推进区域创新建设。  相似文献   

19.
<正>国务院批准设立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济南高新区来说意义重大,这是国家对济南高新区自主创新发展的支持,也是济南高新区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济南高新区将借此东风,加快"再次创业"发展步伐,争做济南"四个中心"建设主力军,抢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新高地,努力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济南高新区将依托中心区、综合保税区、高新东区、高新北区、创新谷五大片区,构建以"智能装备城、生命科学城、齐鲁智慧谷、齐鲁创新谷"为核心的"两城两谷"产业格局。智能装备城,以"核心技术产业树"作为产业链、价值网构建模式,围绕网  相似文献   

20.
《云南科技管理》2011,24(5):69-69
<正>昆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高新区之一,是云南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现已成为昆明市乃至云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建区19年来,昆明高新区形成了以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快速发展的综合型工业园区;创办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软件园、高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