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科知识》2009,(21):F0002-F0002
美国宇航局不久前公布了哈勃望远镜拍摄的最新太空图片。2009年5只,哈勃望远镜完成了一次大修,这批照片多数是由维修完成后的哈勃拍摄的。  相似文献   

2.
编读往来     
《科技新时代》2004,(4):6-7
看了《怎么处置“哈勃”》(见3月号)一文后,我不禁想到了曾为人类的太空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哈勃”太空望远镜的未来。一个美英专家小组发布报告认为,“哈勃”太空望远镜未来可能有3种命运。其中最理想的一种是在2010年前发射两架航天飞机去维修,以延长这台望远镜的寿命,最大限度地利用它的科学观测能  相似文献   

3.
《今日科苑》2010,(9):49-49
2004年,NASA宣布撤销对哈勃天文望远镜的维修任务,无异于对其宣判死刑。随后,NASA的工作人员收到了一位9岁小女孩的来信,说她愿意把她买午餐的钱捐出来救哈勃,诸如此类的信不计其数。这台深受人们喜爱的天文望远镜马上就要过20岁生日了。  相似文献   

4.
“哈勃”太空望远镜是由美国宇航局研制的一台空间天文望远镜,它以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P·哈勃命名。1990年4月22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哈勃”太空望远镜送入太空,从此,“哈勃”太空望远镜就像一名忠实的侦察兵,源源不断地把窥视到的太空奥秘报告给地球人,因此它  相似文献   

5.
《科技新时代》2009,(11):36-36
今年真是一个令天文爱好者梦寐以求的年份。我们有幸观看到了令人惊叹的日全食,哈勃望远镜也得到了堪称细致的维修,  相似文献   

6.
正30年前,一位来自地球的"不速之客"奔向宇宙,它独自遨游在黑暗的太空,以拍摄绚烂多彩的星云闻名,它的名字叫哈勃空间望远镜(以下简称哈勃)。今年的4月24日是哈勃30岁的生日,为了给它庆生,英国广播公司(BBC)特别拍摄了纪录片《哈勃三十年:揭示宇宙奇观》,带领大家走进哈勃的世界。  相似文献   

7.
《中国发明与专利》2010,(12):108-108
<正>针对现有机器人旋转关节结构复杂、安装维修不便,且不通用等问题,任化龙和他的伙伴提出一种拼装式通用机器人旋转关节结构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利用机械结构的自锁原理,采用拼装结构思想,解决了传统机器人旋转关节结构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2020年岁末,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在网上发布了一段极其欢乐的舞蹈视频.人形机器人 Atlas、机器狗 Spot Mini、搬运机器人 Handle纷纷亮相,随着歌曲共舞,不仅动作复杂多样,而且富有舞蹈的韵律和美感. 机器人研究者的终极目标是制造像人一样既能工作,又有人的情感和思维的机器人,可以称其为AI机器人.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舞蹈,翻开了机器人发展的新篇章,但实现机器人研究的终极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机器人现在已经成为人类强有力的助手,正在为人类创造出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9.
正当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忙碌于各种太空任务时,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正参与到他们的日常工作中。这些机器人正变得越来越智能,人们希望在未来的太空任务中让它们承担更多的工作。第一台进入太空的机器人Dextre第一台登上国际空间站的机器人是被称为"机器人勤杂工"的Dextre,它于2008年开始服役,至今仍在运行。这个机器人有时被安装  相似文献   

10.
士元 《百科知识》2002,(12):8-9
2002年9月10日美国宇航局宣布,它已选中TRW公司建造“下一代空间望远镜”(NGST)。著名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将工作到2010年左右,届时将由NGST接替它,后者更轻、更便宜,性能更好。其成本和重量比“哈勃”低得多,而功能是“哈勃”的数倍。  相似文献   

11.
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的太空机器人不仅能运送货物、维修本国卫星,还能侦察敌情甚至对他国卫星发起攻击。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7):I0005-I0006
哈勃太空望远镜24岁生日之际,美国宇航局公布了2014年的极深场图像,使得哈勃的极深场图像更加全面,可从紫外波段一直覆盖到近红外。  相似文献   

13.
《金秋科苑》2014,(4):40-41
这张哈勃极深场的图片结合了美国宇航局哈勃太空望远镜10年间在原始的哈勃超深场中央拍摄的图片。北京时间2014年4月10日消息,美国太空网报道,在宇宙里存在着大量的星系,对它最具代表性的阐述便是哈勃极深场(XDF)——一组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图片集,展示了单张复合图片里包含上千个星系。然而,估计整个宇宙里星系的数量并非易事。首先纯粹的数值是个问题——一旦总量达到10亿以上,数量的继续增加导致计数越来越麻烦。  相似文献   

14.
在希腊举行的2007年度欧洲机器人研究会年会中,HIT/DLR机器人灵巧手荣获欧盟机器人技术转化一等奖。HIT/DLR灵巧手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德国宇航中心(DLR)联合研制。它是中国正在发展中的智能太空机器人的关键技术部件之一,可以代替宇航员在恶劣危险的太空环境中进行复杂作业;还可以安装在太空智能机器人的臂上,并独立到舱外进行长时间困难而危险的维修、安装作业。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中国人》2009,(5):41-41
天文学家们最近重新研究了“哈勃”望远镜15年来拍摄的大量图像和数据档案,并从中发现了一颗此前被人们忽视的新的系外行星。为了进一步探索环绕HR8799恒星运转的某颗行星的更多信息,天文学家们认真研究了“哈勃”望远镜15年来所收集的大量图像数据档案。天文学家采用一种遮光方法,把已观测到的恒星的明亮光线屏蔽,这样就有可能发现环绕该恒星运行的一些系外行星的微弱光线。正是通过这种方法,天文学家终于在1998年拍摄的一幅图像中发现了这颗系外行星。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来自”哈勃”望远镜的200多个相似数据集,也可以应用于地面望远镜所获取的大量图像数据。  相似文献   

16.
刘柳 《今日科苑》2005,(1):47-47
美国科学家根据哈勃望远镜的观察,计算了宇宙中的暗能量,得出了一个新结论——宇宙至少还能活240亿年,这比他们原先预计的要长。  相似文献   

17.
拳击手哈勃     
宇镭 《科学与生活》2009,(10):117-117
<正>我们今天谈哈勃,自然会想起哈勃空间望远镜,它带给了我们无数的惊喜。今天,大部分精美的天体照片,都来自哈勃空间望远镜。  相似文献   

18.
文摘     
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到冥王星表面 据美国 Astronomy Now 1996年 5月号报道,不久前哈勃空间望远镜揭示了太阳系中已知最遥远的行星冥王星的表面细节。哈勃空间望远镜在冥王星6.4天的自转周期里几乎对它的整个表面进行了拍摄,发现冥王星是一个复杂的天体,除地球之外,它比太阳系中任何一颗行星有更大尺度的反差。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中国人》2005,(8):45-45
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已自主研制成功首台空间太阳望远镜,并计划于2008年射人太空。这台中国造“哈勃”望远镜近日通过了权威部门的验收。据介绍,目前遨游太空的空间望远镜全部来自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发达国家。这些“太空眼”使天文学家得以发现了一个更为深邃、久远的宇宙。中国造“哈勃”望远镜将装载在人造卫星上,围绕离地球约73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运行,设计运行寿命为3年。它的主要科学任务是研究太阳磁场、太阳大气的精细组成、太阳耀斑,并提供太阳活动预报。  相似文献   

20.
1993年12月2日至13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载着7名宇航员完成了“哈勃”太空望远镜的修复工作,开创了人类在太空修复大型航天器的历史。“哈勃”望远镜是1990年4月25日发射的,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之一,总共耗费21亿美元。但在“哈勃”望远镜升空两个月后,科学家便发现望远镜的直径为2.4米的主反射镜边缘过于平坦,这使进入望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