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符晓晓 《科教文汇》2014,(7):136-136,138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英语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通用语言,被广泛应用在商业、文化、科技等领域。为了很好地适应已经到来的全球化社会,熟练掌握英语语言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尤其是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口语与外国人进行深度交流。本文以合作学习理论为视角,对教师及学生提供几点可行的建议,期待为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提高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事业的逐步发展,对于同学的素质教育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就要不断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进行英语学习需要随着英语自身特点增加合作学习的能力,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有利的学习环境。新时期,学生需要较强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来应对现在这种英语全球化语言的局面,面对英语学习不单单是只停留在英语考试阶段,更要加强对英语语言的运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合作能力,提高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作为向社会输送大量优秀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在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英语也已经成为社会需求量较大的一门语言,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英语口语教学,以有效提高当前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微课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分析,旨在有效提高当前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郝静 《科教文汇》2009,(8):171-171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涉外活动的增加许多用人单位都相应地把英语口语的流利程度作为学生应聘的关键条件之一。作为向社会提供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教育基地,高职高专院校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学校乃至学生的普遍关注。随着社会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要求从注重知识转向注重技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需相应地以侧重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口头交际能力为目的。目前,由于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英语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课堂成为学生学外语的主要场所和途径。因此,如何提高口语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实用口语交际能力成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陈志玲 《科教文汇》2011,(17):127-128
在许多高职高专英语口语课堂上,教师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导致了学生没有机会练习英语口语。而英语口语课是一门旨在提高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课程。《英力克英语口语》课中大量的合作学习使学生不仅仅在课堂中学习和应用英语,更促使了他们在课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使用英语。本文作者就合作学习在其所在学校的《英力克英语口语》课堂内外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英语作为一门世界语言,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重要作用。故而当前教育部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十分重视,鼓励采用各种手段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高中英语"学困生"的数量持续增长,成为困扰教师们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杨茜淇 《知识窗》2011,(3X):38-38
<正>形体语言教学是指教师借助可利用的实物,通过动作、手势、表情等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进行知识传授的一种教学手段。英语教学专家已经从理论和实践中证明了,形体语言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表达的运用能力。下面,笔者具体谈谈形体语言教学手段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大学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仍然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针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学生在实际口语交际中暴露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雅思英语口语考试,浅谈雅思口语考试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代英语教育的发展,越来越注重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学习英语时常因为教师过于强调语言知识基础体系的学习,忽略了语言口头交际能力的训练而陷入"哑巴英语"的尴尬境地.结合在课堂英语口语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情况和所采取的措施,从现行的英语口语教材、学生的学习心理定势、教师的知识背景这几方面入手,简要地分析和阐述了对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口语操练部分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对外交流也就越来越频繁,整个社会开始越来越重视英语的应用。英语口语英语是最重要的应用形式,已得到广大高职院校学生的注意力,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拥有一门手艺,能用流利的英语和别人交流沟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已经成为高职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在学习和练习英语口语的时候,需要良好的教学计划和方法,解决不同内容和形式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能力,这都是我们教育工作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