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大旱之年,文泉与德政两县遍地蝗虫。德政县发现灾情立即据实上报,请求赈济。文泉县却隐瞒灾情,蒙骗上司说:“本县境内无蝗。”  相似文献   

2.
作者在《难老泉》中,不惜笔墨给读者讲述了三个历史传说:“桐叶封弟”、“难老泉”的来历以及“分水”的传说。这些传说的运用,使文章充满了传奇色彩,而文章的传奇性除了增强地方特色,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外,还有下面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3.
造字闲话     
甲:话说电视台“日积月累”节目谈到 “矮”字,这使我想起一段趣闻,原 来,仓造字时……乙:您说到仓造字,我不能同意。那只 是传说。汉字是汉民族群众智慧的结 晶,决非某一个人的创造。甲:对!是传说,但不是女娲补天、夸父 逐日那样的神话,并非无稽之谈,而 是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4.
断剑     
大漠里有一个传说,或者说是一个传奇。我循着传说的足迹而来,我嗅着传奇的味道而来。在酒馆里,我请一位刀客喝酒。他皱缩着眉头,注视着残阳如血。于是我问他:“你知道断剑吗?”他说知道,在大漠上行走的刀客都知道。我低头喝了一杯酒,问:“他的刀法完美吗?”他盯着我哈哈大笑:“  相似文献   

5.
易晖 《成长》2007,(3):91-93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在中国可谓是妇孺皆知,但穿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时空,这个传说已经飞离了历史与现实人生的大地,成为一些意义或形象的“标本”,一句话,它早已变成一个不折不扣的神话。而如今,作家苏童要来给这个意义或形象“标本”注入文学质料,注入生命和情感的“汁液”。用“注入”一词是因为他仍然利用了这个传说的外壳,而不是像现如今许多新派作者那样,在重构故事的同时颠覆或戏说掉整个故事、整个意义和形象。  相似文献   

6.
台湾作家施叔青常会在作品中不厌其烦地讲述一个古老的神秘而又怪异的“火车头的传说”,而这则传说从某种程度上又折射出作家创作中的男性观。本文拟从至今少人关注的施叔青笔下男性形象入手,通过挖掘传说故事与作品人物之间的对应关联来探究作家创作思想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台湾作家施叔青常会在作品中不厌其烦地讲述一个古老的神秘而又怪异的“火车头的传说”,而这则传说从某种程度上又折射出作家创作中的男性观。本拟从至今少人关注的施叔青笔下男性形象入手,通过挖掘传说故事与作品人物之间的对应关联来探究作家创作思想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电脑》2007,(2):32-32
恶魔的法则作者郭妮传说如果谁触犯了恶魔的法则,就会坠入十八层地狱,受尽痛苦的煎熬。传说如果谁拥有了恶魔的法则,就拥有了绝对的权威,可以随时随地审判任何违反法则的人。可是上天却喜欢安排奇迹,让“恶魔”遇到他的同类——另一个“恶魔”,他触犯了她的“法则”,而她,同时也触犯了他的“法则”,谁才是真正的“恶魔法则”?毁灭性的“审判”正式开始……耍恶魔的小妮子作者:小米拉【内容简介】:那个传说中的全校男生公敌酷哥今艾一,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好奇害死猫”这句话真一点没错!从此米粒的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先是被今艾一的…  相似文献   

9.
潮侨先贤郑智勇先生(一八五一——一九三七),在泰国以二哥丰之名著称,其曾资助孙中山先生革命,和孙中山先生结下了革命友谊,并因此而留下了不少脍灸人口的传说。孙中山先生曾为二哥丰取赠名字,便是传说之一: 二哥丰,姓郑,名义丰,字礼裕,号海涛,又叫智勇。传说“智勇”一名是孙中山先生为嘉其“有智有勇”而取赠的。  相似文献   

10.
孔雀为何“东南”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说明代才子唐伯虎考举人时,与另一人并列第一。为了定夺谁能夺魁,考官出了一个怪题来考他们:古诗中为何只说“孔雀东南飞”,而不说“孔雀西北飞”呢?唐伯虎脱口而出:“因为《古诗十九首》里有‘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  相似文献   

11.
1.百慕大“死亡三角”在众多科学骗局中,“百慕大”传说是影响最大且流传最广的一例,但它的起因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个美国飞行员的传说而已。由于百慕大地处太平洋中心,为了吸引更多的旅游者,百慕大政府不仅没有尝试去澄清这个显然不存在的“死亡三角”,反而大肆渲染,甚至绘声绘色地将其印入旅行手册中。  相似文献   

12.
湘西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 ,乌龙山的传说 ,凤凰城的古韵 ,使湘西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但这里又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老少边穷地区 ,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教育的底子更差 ,到1998年自治州8个县市还没有一个通过“普九”验收 ;到1999年 ,吉首、龙山、古丈3个县市实现“普九” ;目前全省12个未“普九”的县市区中 ,自治州就占了5个 ,而且都是国家级或省级贫困县。为了实现2000年全省基本“普九”的目标 ,自治州调整规划 ,将原定2004年全面实现“普九”的目标提前了4年。可是 ,要实现这个目标谈何容易。现在离省政府组织…  相似文献   

13.
丹阳因“丹凤朝阳”的古老传说而得名,又因是马相伯、吕叔湘、吕凤子、匡亚明“教育四大家”的故乡而闻名。近年来,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发展以校长为本”的理念,围绕“推进全面教育现代化”目标,遵循规律,统筹兼顾,着力打造区域教育品牌,教育事业呈现出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4.
贝多芬 ,德国音乐家 ,被公认为有史以来世界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他以创作的乐曲向世人鲜明地揭示 :“音乐的力量可以不借助语言文字而传达一种人生哲学。”《月光奏鸣曲》(简称《月光曲》)是他留给世人的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之一。课文《月光曲》讲述了一个生动美丽迷人的传说故事 ,可以作为我们解读名曲《月光曲》的一把金钥匙。“月光曲”的传说与名曲《月光曲》有着不能割舍的渊源关系 ,是先有音乐家名曲《月光曲》的创作 ,而后才有关于名曲创作的传说。这个动人传说的渊远流长表明了贝多芬其人其德之不朽 ,其名其曲之经久而不衰。贝多芬…  相似文献   

15.
《顽皮娃娃》2008,(11):22-25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是一个像鸡蛋一样的混浊气团,天和地是连在一起的。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就睡在这个巨大的“鸡蛋”里面。 有一天,盘古睡醒了,他发现四周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就拿起一把大斧子向黑暗中砍去。只听“哗啦”一声,大“鸡蛋”破裂了,混浊的气体中轻的部分不断上升,慢慢地变成了天;  相似文献   

16.
一提起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圣王”,人们都会不约而同的想起唐尧、虞舜和大禹。如果进一步讨论,在尧、舜、禹三人之中,哪一个最伟大?那么我认为应该推许大禹。近代治古史的学者,曾有人认为中国的文明始于大禹,这种说法虽未遽成定论,但认为禹比远古“圣王”对于我国民族有更伟大的功绩,而夏代为我国历史和文明的开端的人,近数年来是越来越多了。近代史学家根据古书的记载把大禹的功绩综为三点,兹略加述说如下:一是疏通九河,根治洪水。关于洪水的传说,是一个具有世界共同性质的传说,中外古书中都有记载。例如在今存的巴比伦史诗《吉尔加美士》中就记述了洪水的传说:诸  相似文献   

17.
编在初中语文第六册的《怀疑与学问》一文,似有多处病句。现不惴冒失,析述于后: 文章的第四段,段首云:“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这个句子至少有两个问题:①“不论信不信”,意思是说:不管我们是相信也好,不相信也好。那么请问:“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已经得出了相信或不相信的结论,然后还“应当经过一番思考”?到底是信与不信在前,还是思考在先?②“不论信不信”是从正反或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说的,与之相对应,这句话的后半部分也应当从两个方面讲,以保持前后表意的一致。可是,原句后半部分却只从“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一个方面作出判断。鉴于上述理由,这个句子可以改做:“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进行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也可以改为:“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结果是信或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下结论。”  相似文献   

18.
农历七月七的晚上俗称“七夕”,是我国一个传统的节日,与“七夕节”有关的牛郎织女传说妇孺皆知,并在此传说基础上衍生出了民间乞巧、七夕曝衣等民间习俗,和衍生的传说典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七夕风俗传说体系。历史上大量文人的诗词创作,涉及与七夕有关的民间传说和习俗。本文从古代诗歌中诗人的记录中找寻一些关于七夕的节俗信息,从而进一步丰富对“七夕”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星夜随想     
是夜 ,仰望星空 ,星星在顽皮地眨巴着眼睛。在这冷清而孤寂的夜里 ,每一颗星星都有一个故事 ,一个传说吧 !我领略到了古人所说的“一沙一世界”的意境了。从亘古到现在 ,每一个晴朗的夜晚 ,星 ,古今常照 ,从天涯到海角 ,从大漠到荒丘。星空里 ,藏着一个个发霉的传说 :牛郎织女的“七七”相会、吴刚伐树的千年苦等……蓦然回首 ,夜已深了 ,正是“虫声新透绿窗纱”之时。我的影子便如一只小小的蚂蚁 ,便如在时间长河中那河边小草的朝露而已 !多少年历史的风风雨雨、生死轮回 ,似乎便是转眼间的事。风流六朝的歌花咏月、“竹林七贤”的愤世嫉俗…  相似文献   

20.
“作文难教”是语文教师的共同心声。把写融入课堂,利用文本巧妙地对学生进行课堂小练笔是一种省时高效的作文教学方法,教师应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找写点,跳出文本悟写法。日积月累,学生就能文泉思涌,笔下生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