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翔太 《母婴世界》2014,(1):52-53
揭秘静电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人体产生静电的原因以及对人体的危害。 产生原因 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它附着于物体的表面,使物体带有一定的电压。  相似文献   

2.
一、知识结构二、基础知识(一)起电1.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律带的电荷。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像胶棒带的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验电器—很据同种电荷相斥的性质制成。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但不能判断带电的种类。2摩擦起电(1)带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物体是否带电,除了用验电器检验外,若物体能吸引其他轻小物体,它也带了电,或说带了电荷。但两个物体相互吸引,不能断定它们都带了电。物体带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得到多余的电子带负电荷;失去电子带正电…  相似文献   

3.
人在地毯上行走或从沙发上起来时 ,人体静电可高达 1万多伏 ,脱化纤衣服时的静电电压可高达数万伏 ,而橡胶和塑料薄膜行业的静电可高达 1 0万伏以上 .静电电压为什么这样高呢 ?一、静电现象及其产生的机理任何两种物质互相接触或摩擦时 ,只要其内部结构的电荷载体的能量分布不同 ,在它们的表面上就会发生电荷的重新分配 .当它们分离之后 ,每一种物质都将带有过量的净电荷(或正或负的电荷 ) ,把这种现象称为静电现象 .静电的产生是由于摩擦引起的 ,而摩擦并不能创生电荷 ,只是电荷 (电子 )发生了转移 .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得到电子的物体…  相似文献   

4.
一、知识结构二、基础知识要点(一)起电1.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行。即正电行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为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为负电行。正负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验电器。它是根据同种电行互相排斥的性质制成。作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利用验电器不能直接判断物体带电的种类。2.摩擦起电(1)带电。物体是否带电,除了用验电器检验外,若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它也带了电。但…  相似文献   

5.
带电与导电     
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在初中,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摩擦起电和接触带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摩擦起电的特点是:①被摩擦的两个物体一般都是绝缘体,摩擦前都不带电;②摩擦后两个物体分别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例如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有正电荷,则丝绸上必带有等量的负电荷.  相似文献   

6.
调皮的静电     
从实验中观察静电的作用,再试着用它移动一些小东西吧!1静电小妖怪第一步,用薄绵纸剪几只小妖怪,剪好后,放在桌面上或地上。第二步,准备一把塑料尺,在运动服上快速摩擦几分钟。第三步,把塑料尺举到小妖怪的上方,然后慢慢向下移动,发生了什么变化?什么是电电是由物体之间粒子的运动产生的。电流动的时候可以点亮电灯,带动机器。电不流动的时候,就会变成静电,附在物体上。静电可以吸起物品,也能击飞物品。  相似文献   

7.
人们对静电现象并不陌生。人体及桌、椅之类的物体可累积相当大的电荷或电位。人体累积的电荷可高达25000伏特,而带有500至15000伏特的静电则是常有的事。实验证明,距离越远的物体相互摩擦时,产生的电荷越多。当静电电压高达10000伏特时,就会经由任...  相似文献   

8.
巧改实验     
上《正电和负电》一课时,我将书上实验中的橡胶棒换为气球和塑料笔,毛皮换成自己的头发(应干燥洁净)。气球和塑料笔比橡胶棒轻许多,悬在空中,只需少量电荷,就能观察到明显变化,避免了由于毛皮受潮和橡胶棒过重造成的实验效果不理想:在观察带同种电的物体互相排斥和带异种电的物体互相吸引时,气球和塑料笔被“推”去“吸”来,随意转圈,效果明显,学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9.
一电子与电荷电子是人们发现最早的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它的质量极小,带负电,在原子中绕原子核高速旋转;而电荷一般是指带电的物质微粒,如带电的原子核、质子、电子以及正、负离子等,都称为电荷.在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二带电与带电体带电是指物体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从而使物体对外显示电性.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显示正电(即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多余电子而显示负电(即带负电);而带电体是指带了电的物体,带了电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三中性与中和中性是指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或整个物体)对外不显示电性的一…  相似文献   

10.
一、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这里的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等.让一个物体带电的方法有三种:①摩擦起电.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它的实质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正负电荷分开.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上了和带电体一样性质的电荷.③感应带电:  相似文献   

11.
初三电学的第一堂课“简单电现象”中的第一节“摩擦起电,两种电荷”,要讲授人们认识电的历史,要做物体摩擦后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及异种电荷的相互作用、验电器等实验,讲述生活和生产中的静电现象等,从授课老师的板书看,几乎都抓住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相似文献   

12.
1电荷概念的建立及其演化在英文中最先出现的ELECTRIC一词,是1600年吉尔伯特根据希腊文“琥珀”一词创造的。其原意是指掳璃等物体经摩擦后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译成中文则称之为电现象。现代英汉大辞典中该词的汉语含义为带电体、带电的、起电的、发电的。1646年英人布朗首先引入ELECTRICITY一词,汉语语意为静电、电荷、电、电流、电学。这就是电荷早期的原始概念。17世纪前人对自然的研究仅限于宏观现象的观测和为数不多的实验。所以说电荷的早期概念反映了宏观带电体的静电现象及其力学性质。此后三百年间,对电的研究跨了三…  相似文献   

13.
静电现象一般由摩擦产生,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它们带上了异种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静电现象,如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梳子能吸引头发等等,静电既可利用,也会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4.
电路·考点复习·一、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1 物体有了的性质 ,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或者说 ,带了电荷 .根据此性质可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2 用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叫做摩擦起电 .3 电荷有种 ,人们把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电荷 .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 :同种电荷 ,异种电荷 .4 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的仪器 ,带电体接触它的金属球时 ,金属箔由于而张开 .5 叫做电量 .电量的单位是.6 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叫做 .7 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 ,任意两个靠近均相互吸引 ,…  相似文献   

15.
问题解答     
问:电流的方向究竟是从阳极向阴极方向流动,还是从阴极向阳极方向流动?(海门常乐中心小学杨秉彝) 答:电流就是电子(负阴电荷)有秩序的运动。迫使自由电子(物体中不受本原子核的电场所束缚,而在整个物体中流浪着的电子)在导体内以一定方向活动的力量,是由于导体的一端(阴极)的电子过剩,而另一端(阳极)的电子不足所造成。物体内的阳电荷是坚固地结牢在原子核里,不能流动,所以在电场力量(两极间对电荷的吸引和排斥的力量。每一种电荷都为它自己的电场所包围着)的作用下,只有电子才会向阳极方向流动。因之,电流是电子从阴电荷向阳电荷,从阴极向阳极方向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巧改实验     
上《正电和负电》一课时,我将书上实验中的橡胶棒换为气球和塑料笔,毛皮换成自己的头发穴应干燥洁净雪。气球和塑料笔比橡胶棒轻许多,悬在空中,只需少量电荷,就能观察到明显变化,避免了由于毛皮受潮和橡胶棒过重造成的实验效果不理想。在观察带同种电的物体互相排斥和带异种电的物体互相吸引时,气球和塑料笔被“推”去“吸”来,随意转圈,效果明显,学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在《电热切割机》一课中,用学具袋中的电热丝,效果并不满意。我想到了用电烙铁中的电热丝,到小五金店去买了几个电烙铁芯,价格很便宜,拆开后将里面的电热丝分成小段,分发…  相似文献   

17.
【知识要点1 一、摩擦起电两种电荷 1.摩擦过的物体有了___ 锄裹羁 荷从一个物体__ 荷___· 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 轻小物体的 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__ .用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 起电. 2.自然界中只有 电荷,人们把绸子 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_电荷,把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_电 荷.同种电荷互相__,异种电荷互相___. 3,实验室里常用一种叫做__的仪器来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当用带电体接触它的金属球 时,就有一部分电荷__到它的两片金属箔 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_____而张开. 4.电荷的___叫做电荷量,简称电…  相似文献   

18.
不同物体之间的相互摩擦会使两个物体带上等量异号电荷——摩擦起电;一个物体带电,在它附近的不带电物体靠近它的一端会带上异号电荷——感应起电,静电在一些情况下是有害的:两个带异号电荷的物体之间电压足够高时会放电产生电火花,点燃易燃易爆物品酿成火灾;放电形成的杂波可能干扰通讯系统  相似文献   

19.
分析简单的带电现象,是同学们感到颇为困难的问题.要做到正确分析,必须注意几个;可题.1.两物体互相吸引,并不能判定两个物体都带电,因为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带异种电荷的两物体也互相吸引.所以,两物体互相吸引,有两种可能:①一个物体带电(正电荷或负电荷),另一物体不带电;②两物体带异种电荷.但尚不能判断哪个物体带正电,哪个物体带负电.2.两物体互相推斥,就可判定两个物体带同种电荷,但尚不能判断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3‘运用物体结构理论分析问题,紧紧抓住物体带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而不是正电荷的转移,以…  相似文献   

20.
电学     
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带了电荷,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