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婷婷 《大观周刊》2011,(13):71-72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建立在批评语言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一种语篇分析模式。费尔克劳夫提出三维分析模式,即通过描述语篇的语言特征,阐释语篇与生成,传播和接受它的交际过程的关系,说明交际过程和它的社会语境之间的关系。本文透用这一分析模式,对美国总统奥巴马2011年国情咨文演讲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语言形式选择同意识形态如何在特定语境下相互作用,分析和探讨了政治家如何运用语言来实现他们的政治目的,同时也验证了这一分析模式在语篇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语言的功能主要是建构思维以及简化认知。语言的编码一旦僵化,将会湮灭于潜意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能使语篇消费者发掘语篇和权力的依存并自发地对语篇进行批判性的解读。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5,(13):53-56
网络新闻语篇为获得更多的点击与浏览,竞相引用社会流行语来扩大传播效应。本文以语言模因和语篇互文性的共通之处为基础,对比分析海峡两岸网络新闻语篇所引用的社会流行语,从模因视角分析网络新闻语篇中的互文现象,认为流行语与网络新闻语篇互文的过程就是流行语模因传播的过程,并指出海峡两岸网络新闻语篇引用社会流行语模因呈现互动性。  相似文献   

4.
社论从本质来说是对社会现象进行评论的文体,评论者通过发表自身的言论来说服读者的态度和思想。级差系统是在评价理论框内对态度的强弱进行分级的语言评价体系。文章从汉语和英语两种不同文化语言的角度对《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社论从语篇级差资源的角度进行功能语篇比较分析,来揭示英汉的社论语篇级差资源在选择上的异同,从而为加强中英评论者对社论语篇的写作能力和读者对社论文章的鉴赏能力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5.
语篇分析是语言学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语篇研究:跨越小句的意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是马丁和罗斯合著的研究篇章语义、指导语篇分析的典范之作。此书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和深入浅出  相似文献   

6.
郑志红 《大观周刊》2011,(17):111-111,128
随着语篇指称在话语交际中的日益突出性,语篇指称这一确保语篇衔接和连贯的重要手段的相关研究层出不穷,但是似乎都不够深入。本文尝试结合传统的可及性(Accessibility)理论和语用学中的顺应(Adaptability)理论提出可及顺应模型(AAM)来分析这一语言现象,旨在为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研究提供一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着结合语篇分析理论对英语句子结构在语用的平面上考察其组织信息的过程(information processing)和理解信息的过程(information receiving),从而揭示信息传递与语言结构内在的联系及其对语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批评性分析理论主要通过分析大众语篇,以揭示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语篇的及物性、被动语态、情态动词、主位等的选择体现了作者的立场和观点。本文从纽约时报网站选取一篇有关青少年非法越境投奔达赖事件的新闻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认为该新闻语篇存在明显的意识形态倾向性。  相似文献   

9.
蔡敏 《大观周刊》2010,(37):65-65
委婉语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人与人交往中,人们力图用比较含蓄、婉转、无刺激的语言淡化或排除各种令人不愉快的联想,从而增加交际过程中言语表达的可接受性、认同性和得体性,减轻听者的心理刺激和压力,使其更容易接受,以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和效果。可以说,委婉语是交际活动中的一种“润滑剂”。  相似文献   

10.
赵卉 《大观周刊》2011,(33):30-30,12
第二语言学习中母语迁移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通过对语言迁移在二话习得重的地位展开论述,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回顾了对比分析理论、错误分析理论和中介语等相关理论对语言迁移的影响。详细论述了语言迁移的发展阶段和经历的阶段,并展示了语言迁移的制约因素。鉴于理论分析,从而引起对语言迁移现象的反思。通过数据分析,从词汇、形态、句法和语篇方面,分析了母语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以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网络环境下的新闻听力多模态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新闻语料真实、内容丰富、语音标准、用词规范.并且含有实用的知识和文化,反映世界最新动态,是一种非常好的英语学习素材。本文以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为指导,研究如何通过网络新闻中出现的语言、图像、声音、视频等符号资源进行新闻语篇的意义再现.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进行多模态教学,与文本形成连贯的整体,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在语义层中,把语言成分组织成为语篇的功能,叫做语篇功能,它指的是语言具有使本身前后连贯、并与语域发生联系的元功能.①语篇功能的体现形式之一是主位系统(thematic),即主位--述位系统(或主位结构).  相似文献   

13.
批评性语篇分析(CDA)是1979年由Fowler、Hodge、Kress、Trew等人在《语言与控制》一书中提出的。过去的20多年里,研究批评语篇分析的人越来越  相似文献   

14.
词汇是语篇结构的基本层级.本研究基于Fairclough提出的批评性语篇分析三维理论框架及西方论辩研究的诉求模式,并参照Van Dijk的意识形态分析理论,对三篇有代表性的美国国情咨文中的词汇进行了量化描述和动态分析,旨在揭示咨文的劝说性与宣传性.研究表明,词汇的使用是总统影响他人意识形态和维护自身权力的一种语言策略.  相似文献   

15.
周婉  陈伟 《新闻前哨》2012,(11):64-66,69
本文以香港名人微博语言为研究对象,以语言顺应论作为理论基础,从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搜狐微博、网易微博等网页中随机下载了几百篇香港名人的微博作为语料,对其中的粤、英语码转换进行了分析研究,目的在于探索语码转换在以"两文三语"的语言政策为基点的香港所体现的特征,以及证实语言顺应模式在微博语篇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李娜 《青年记者》2016,(35):8-9
生产商在不同历史时期登载的广告,折射了不同时期人们对于性别、种族、阶级的印象,并且在传播中使这些刻板印象得以固化.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和流行,明显的性别歧视信息已经很少出现在电视广告中.但这是否说明传播领域中对社会性别形象的认知发生了改观呢?笔者以早餐品牌Cheerios(中文名称:脆谷乐)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年代所投放的电视广告进行多模态语篇分析.所谓多模态语篇,是指除了文本之外,还带有音响、图像、图表等符号话语,或者说由一种以上符号编码实现意义的文本.①使用多模态语篇分析的方法,可以观察语篇中的各种模态(语言和非语言)如何建立各自的语法(文本语法和视觉语法)体现话语意义,各模态如何协作呈现各种显性和隐性信息,共同创造完整语篇.②本文研究的重点是解读广告的语言模态、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所体现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  相似文献   

17.
陈丽影 《大观周刊》2013,(10):265-265
语篇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语言信息、进行听说读写及综合语言运用的重要素材。探究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新课程理念出发,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将从指导预习、情景导入、问题探究和拓展运用几个方面入手探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语篇与信息     
张侨店在州四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发表的《语篇与信息》一文中指出,不同研究领域对信息的定义是既相互联系但又有区别的。语言学界使用信息这一概念主要用以表达以语言为载体所传送的消息内容。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看,可以将信息看成是交际一方通过学习或亲身经历等方法所搜集到的关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看法,用语篇这一载体传递给另一方的消息内容。语篇所传递的信息是一组信息而不仅仅只是一条条孤立的信息。语篇中所陈述的各条信息组成了一个各自独立但又相互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信息链。信息具有两种不同的组织结构。一方面,它是…  相似文献   

19.
报纸的可读性,其本质应是报纸的传播对读者来说具有“可接受性”。那么,什么叫可读性或可接受性? 笔者认为,报纸的可读性、广播的可听性和电视的可视性,人们统称为新闻的可接受性,其要义在于能否让受众易于接受和理解。下面就此作一些实例分析,并由此归纳出报纸可读性的一些基本要点。 请读下面一篇选送参加省级新闻奖评选的作品: 市人大监督司法一丝不苟  相似文献   

20.
黄中碧 《大观周刊》2012,(52):271-271
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特别是当今的信息时代更需要人们广泛有效地进行阅读,因而对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学仅停留在词句的分析和理解层次上是远远不够的,在现实生活中起不到真正交际的作用。语篇是体现语言这一交际工具的显著特征之一,因此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一种极具价值的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