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今年,《田径》杂志连续刊出关于少儿旱期专 项化方面的文章。拜读后,我也想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一、少儿“早期专项化”理论的由来和争论 据资料载,从 1956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译丛》第11期刊登了纳基(苏)著《论提早专项化》的文章起,我国体育论坛首次出现了这一提法。于是,“早期专项(门)化”的问题,便成为我国竞技体育从理论到实践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据统计,1981年以前,全国中文期刊发表关于少儿训练的普及性理论文章共58篇,其观点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如:《苏联体育…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离不开实践,而实践最好的来源就是生活。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化和生活化是体育教学发展的方向和改革的趋势,也是体育学习为实践、生活所服务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小学的体育课堂中要贯穿实践化和生活化的理念,充分挖掘体育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实践性、生活性,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课程的学习中,并在此过程中身心得到愉悦,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廖伟 《福建体育科技》2013,(1):46-48,58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解读生命化教育理念释义及其特点,揭示生命化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观,并从生命视域的高度深刻反思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存在的不足和缺憾,以此从实践层面上提出构建生命化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理念:从构建生命化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价值观导向,以及更为自由和规范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共同觉悟为最终目的的生命化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等方面来重构生命化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举例分析等方法,对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教材化的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充分发挥体育教材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旨在改善学生的体育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体育动作的兴趣和主动性,为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体育实践能力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5.
高校体育工作改革的校本化探索——河北联合大学的案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关高校体育工作改革政策意见呈现出指导性、宏观性等特点,为高校具体细化落实各项体育工作带来较大自主性。以案例研究视角,结合河北联合大学体育工作传统和实际情况,认为体育课程教学的本质是提升学生身体教养水平,体育行政管理应侧重组织结构调整,运动俱乐部应视具体问题具体设置,运动竞赛活动应倡导全体学生的参与,体育场馆运行应承担相关社会责任。旨在探索高校体育工作改革的地方化、校本化和特色化之路,为高校体育工作改革实践提供案例参考和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6.
生命化教育与学校体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学校体育教学作为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引领学生学会生存和做人。从生命化教育的视角构建了新型的体育教学理念、课堂文化、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7.
<正>伴随着2011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颁布,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开始认真学习和讨论。作为基层体育教研员,要树立服务意识,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等作用,积极创新与转变体育教研、培训与指导工作方式,提升广大一线教师的专业素养,贯彻《标准》,推动区域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发展。一、从"课堂研究"到"课程研究"作为基层体育教研工作者,应该深入教学一线,以课堂为"基",钻研教材,帮助一线体育教师把《标准》的理念转化为实践可操作的方法和内容,做好体育课程标准理念与教学实践的"二传手",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运用测量法、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上海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主要取得四方面的成效:课程实施“可行性”得到有效保障;运动技能教学的主体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学生体能总体得分呈上升趋势;学生(尤其女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得到明显提升。具体经验可总结为:形成专项体育课程以“运动技能”为载体的共识;从社会获取体育教学资源;提高师资素养并优化课堂教学形式;推进《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的研制与实施;重视专项化体育课程校园文化建设。其中存在的问题体现为:课堂身体活动水平有待提升;体育品德培育价值有待展现;学生积极身体活动行为尚未形成。未来,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应注重探究学练方式与课堂身体活动水平的关系,进一步挖掘专项体育课程的体育品德培育价值,动态监测学生身体活动行为,构建成熟有效的专项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科学》2018,(3):1-6
对最近几年以增设足球、冰雪、马拉松等专项学院为特征的体育教育"术科化"现象,结合体育学科建设问题,应如何看待?《体育与科学》编辑部举办了以"体育教育术科化与学科建设"为主题的学术论坛。与会的几位学者分别从体育史、体育产业管理、体育政策、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等角度,针对体育教育"术科化"与学科建设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明确了该问题的由来,加深了对该问题的定位,确定了应对该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转型是新课标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课程改革的方向。自浙江省教研室提出课堂教学转型后,衢州市中小学体育教研团队在此基础上提出“双优”行动,即“优化大单元设计”和“优化课堂教学转型”。本文以课堂教学转型标准为导向,从“教学组织小组化”入手,通过实践研究、数据分析得出常态体育课中“教学组织小组化”的优势,验证中小学体育课堂小组化教学组织的实践价值,提高常态化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30年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体育教学的改革始终是主要内容之一,素质教育、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等指导思想的确立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改革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中心内容,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保障,新的教学评价体系的构成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具备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中、德、美、日、俄高中体育教学现状的比较研究,发现发达国家高中体育课程与教材改革总体发展趋势是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项目上体育课.深圳高级中学1997年以来的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改革表明,体育分类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人本主义"是素质教育改革持续推进的重要教学理念,对于当前高校开展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细致分析了"人本主义"对于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意义,重点阐述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着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科学有效的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策略,为全面有效提升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水平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与课程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教学模式是在实施体育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而设计的一种课的结构,以此达到实现体育教学的良好效果。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探讨各种行之有效的体育教学模式,为各个时期的体育教学改革做贡献。通过对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课程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从课程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及内涵的变革着手,谈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与课程发展之间关系的重要性,试图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的深化改革及在推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新形势下,更好地通过体育课实现体育教育的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科技进步的成果引入到体育教学改革之中,多媒体技术为体育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针对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现状,本文阐述了研制武术《初级剑术》CAI课件的设计思路、设计过程及其在教学中的实际效果。《初级剑术》CAI课件的引入将对武术选项课教学的现代化、科学化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的特点、背景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丰富多彩的实践,分析了其特点。从现代体育、现代教育发展的角度探讨了体育教学改革的背景,并就当前高校体育改革中的几个具体问题提出了若干见解。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学体育教育模式现状的调查 ,研究指出 :中学体育教育的改革 ,必须从科技迅速发展的新时代对人才需求和提高民族素质的战略高度出发 ,并就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体育课程体制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从4个方面阐述了在新形式下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及措施,分析了教学方法应如何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意识,并结合当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指出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发展的体育教学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体育课教学环节、教学安排、学生兴趣、体育选修课、学生体质状况与体育课程结束后学生身体素质持续发展的关系,探讨这些因素对学生身体素质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体育教学因素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持续发展有显著影响;根据它们与学生身体素质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了一些体育课课程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深入进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从现阶段学校体育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体育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和教学策略,为实施新体育课程及推动学校体育的全面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