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文以载道","文道结合",说明语言文字的思想性与工具性需要紧密结合,因此,英语教学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应积极渗透道德教育。究竟怎样才能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实现"文道统一"呢?我认为,自觉遵循有关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是前提,把思想教育寓于英语教育之中,力求达到"文"与"道"的最佳结合。一、渗透德育目标要"明"根据课标要求,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将渗透的德育目标分解到每一课时之中,教  相似文献   

2.
论“曰”、“言”、“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曰"、"言"和"说"所具有的"说话"这一基本词义入手,主要从四方面出发:阐释三者的起源;总结三者在语义和使用方面的区别;统计历代文献中"曰"、"言"、"说"的使用情况,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陈述三者在使用上逐渐分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诗经·大雅·绵》末章云:"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诗中的"疏附"、"先后"、"奔奏"、"御侮"4名,指文王之臣,都是反义连用的形式。"疏附"指内朝官和外朝官,"先后"指左右辅弼重臣,"奔奏"指本国使臣与别国来使,"御侮"指武臣,是一个由周而及于方国、由行政到外交到戎事的序列。诗中连用4句,是以铺陈各类贤才的形式表明周邦在文王治下已经具备了代商而有天下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高中班级管理工作,应以德育为先,班级的德育工作决定着一个班级各方面的发展提高。要从"大"、"小"、"多"、"少"四个方面入手,推动班级整体工作稳步发展,使学生整体水平得到提高,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为其顺利高考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5.
"密骗"、"觅骗"、"蔑骗"与"篾客"四词均指清客、门客、跟班之类帮闲凑趣之人,上述四词《汉语大词典》皆失收,部分学者对"密骗"、"觅骗"诠释不确。  相似文献   

6.
现今注家对<论语·雍也>"陋巷"一词屡有误解,"巷"字在古代可指居室,<论语>"陋巷"实指陋室.与之相关的"穷巷""阨巷"等词均有此义,某些大型语文辞书在释义时尚存在不同疏失.  相似文献   

7.
在古典诗词中,"蓝"、"青"、"碧"、"苍"、"绿"出现的频率很高,这几个字在表示颜色时有时是相通的,但有时又各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文中除了从常见的工具书阐述它们在表示颜色上面的差别与联系,同时也通过具体的名作中的诗句分析了它们的差别与联系以及由此带来不同的审美感受。它们在诗词中的使用,避免了同一个词的重复出现。用字的变化,使诗词的境界、韵味产生了差别,也表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含有的无穷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从先秦至清代,"恨"、"怨"、"憾"均可表"怨恨"义,是一组常用同义词.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词又有其消长变化的个性特点.学界关于古代"恨"义轻而"怨"义重,二者不是同义词的说法可商榷.  相似文献   

9.
函数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接触到的第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 学习函数时如果对概念的内涵理解不深刻或有偏差,就会造成对某些问题是非辨别不清,导致种种错误,影响对后续知识的掌握. 下面就函数中的"域"、"范围"、"有意义"几个易混的概念举例辨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无论是在平时练笔的时候,还是在写考场作文的时候,都应该精心设计作文的开头,努力地使作文的开头做到"快"、"境"、"奇"。所谓"快",就是简洁明快。作文开头的作用无非是交代缘由与背景、  相似文献   

11.
"和"、"润"、"迟"分别代表着不一样的含义,三者之间存在着影响和制约的关系,是琵琶演奏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本文针对琵琶演奏中的"和"、"润"、"迟"进行探究。本文从"和"、"润"、"迟"三个方面入手,分别叙述了琵琶演奏中的气蕴、意境以及音色之润,在此基础上,辅以具体案例进行讲述,全面的了解琵琶演奏的真正内涵和情感。  相似文献   

12.
正函数是同学们进入高中阶段所接触到的第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学习函数时如果对概念与定义内涵理解得不深刻或有偏差,就会造成对有些函数问题辨别不清,概念模糊等种种错误,影响对后续知识的掌握.下面就函数中的"域"、"范围"、"有意义"等几个易混的概念辨析如下.例1若函数y=loga(-x2+log2ax)的定义域是(0,12),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要围绕"精"、"实"、"工"开展各方面的建设。所谓"精",就是要求专兼职教师队伍要精,要有精品专业、精品课程以及精品教学包和课程包;所谓"实",就是要将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产学研基地和学生就业基地的建设落到实处;所谓"工",就是要整合教学资源,解放学生,缔造一个开放的教学系统,提高办学质量。通过"精"、"实"、"工"三个维度的全面建设,可以提升学校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鸡卵"、"鸡子"、"鸡蛋"的产生与发展经过了历时替换过程。先秦两汉,"鸡卵"、"鸡子"使用都很少。汉末到唐初,"鸡子"使用渐多,在口语性较强的作品中,"鸡卵"被替换较为明显。由于固定短语使用的延续性,晚唐到元代史书中"鸡卵"使用仍较多。"鸡蛋"一词在元代产生,但用例很少;"鸡子"则在清代产生了新义。元、明尤其是清代以后,"鸡蛋"占优势并最终完成历时替换,"鸡卵"、"鸡子"只在部分方言中使用。  相似文献   

15.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每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习惯同样重要,要让学生听得懂、说得清、读得透、写得好,从而不断提高数学综合素养。一、在"听"中"博采众长"一个会学习的学生,首先应是一个善于倾听的学生。小学生因年龄小,注意力持久性差,不善于捕捉信息,还不太会倾听,所以在日常教学中,  相似文献   

16.
《家教世界》2013,(17):48
"氽"、"汆"和"籴"字形十分相近,又不常用,所以极容易混淆。其中的"氽"和"汆"简直像双胞胎那样难以分辨。不过,如果懂得它们都是会意字,认真分析一下它们的"成字原理",也就不难辨清了。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三部分来论述《文心雕龙》中的文学创作步骤:"神与物游"是刘勰论艺术构思的核心论点,也是文学创作的首要步骤;在艺术想象的基础上,"情以物迁"是文学创作的第二步骤;"辞以情发"是创作的最后重要步骤。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神思"始终贯穿其中,发挥着奇特而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 《论语·季氏》:"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文中"过"字作何解释呢?新版《辞源》给"过"提炼五个义  相似文献   

19.
"身"的造字意义为妇女怀孕之"大腹也";"■"也是"身",为其"反身",是"象大腹的孕妇形"。"殷"由"■"和"殳"所组成,而古今释义却见仁见智。通过对其所构成之古形体和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考辨,认为"身"(■)与"殷"记载的是孕妇由孕而产的整个过程,即"身"(■)为怀孕之象形,以大腹为其表征;"殷"为生产之时的会意字,其中"■"为产妇大腹之身,"殳"为助产之象,"殷"即在他人之帮助下而生产的会意形状。  相似文献   

20.
"此外"、"另外"和"以外"三词均为表范围的副词,都有"排除在外"意,语用功能极其相似,在语用实际中多有混淆,很有辨识之必要。笔者不避浅陋,试例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