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2年3月14日,南斯拉夫联盟仅存的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达成协议,同意建立一个拥有新名称的松散的联合国家。2003年2月4日,这个新国家——“塞尔维亚和黑山”宣告正式诞生。自此,“南斯拉夫”这个存在了85年,屡经战火洗礼、至今仍受北约国家贫铀弹放射性污染的国家,终于走向终结,彻底从世界版图上抹掉,取而代之的就是这个人们尚不十分熟悉的国名。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斗争风云变幻的几十年中,南斯拉夫是处在风口浪尖的一个国家.三十多年前南斯拉夫被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开除,以后有过不少论战,实践证明南斯拉夫是一个经得起考验的国家.人们通常认为,一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是和它的实力成正比的.所谓实力,不外乎经济发展水平高,资源雄厚,军事力量强,国大人多等等.然而,在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惊异地看到了与既有观念相悖的南斯拉夫这样一个国家.南斯拉夫是多民族国家,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黑山六个共和国加上科索沃、伏依伏丁那两个自治省组成联邦共和国.南斯拉夫的土地面积  相似文献   

3.
刊摘 《地理教育》2003,(5):62-62
①塞尔维亚是整个南斯拉夫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从10世纪起,就是一个由许多小公国组成的独立国家。②到斯蒂芬·杜尚时期(1331—1355年),塞尔维亚的版图达到了历史上的极盛点。1355年时,它差不多占据了巴尔士的“半壁江山”,当时的塞尔维亚面积有20多万平方千米。③1459年时,塞尔维亚被土耳其所灭。1817年,塞尔维亚重新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此后,塞尔维亚又经过3次扩张。南斯拉夫,除了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外,还包括了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和黑山这几部分。④南斯拉夫各个地区的第一次联合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18年,…  相似文献   

4.
波黑问题初探陈传金波黑是波斯尼亚一黑塞哥维那的简称,为前南斯拉夫六个共和国之一。人口436.56万(1991年),面积5.1万平方公里。它位于南斯拉夫中部,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两共和国之间,战略地位相当重要,历来是外来入侵者的必争之地。波黑因其独特地理...  相似文献   

5.
南斯拉夫的历史虽然并不算长,但在它短暂的历史上却数经风霜,三度离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南斯拉夫诸民族均为独立国家.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塞尔维亚和黑山王国同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国家联合建立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联合王国。1929年.国王亚历山大发动政变,实行君主独裁统治,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王国.这是历史上的第一个南斯拉夫。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南斯拉夫被德国、意大利和保加利亚占领和瓜分。第一个南斯拉夫解体.为反对法西斯的统治,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响应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的号召,举行武装斗争。各族人民在战斗中加速了联合并取得了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1945年5月,南斯拉夫全部国土得到解放,同年11月宣布成立联邦制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这是历史上的第二个南斯拉夫。1990年后,在苏联东欧剧变风潮的冲击下,南斯拉夫宣布实行多党制,各共和国纷纷独立,第二个南斯拉夫解体。1992年4月,塞尔维亚和黑山建立了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被称为第三个南斯拉夫。本文不揣浅陋,拟对第二个南斯拉夫(以下称前南斯拉夫)解体的原因做一剖析,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6.
当代国际政治的热点──前南斯拉夫剧变的来龙去脉陈传金1991年6月25日,南斯拉夫的克罗地亚与斯洛文尼亚两共和国宣布独立。次日凌晨,南联邦政府发表声明,指出两共和国的独立决定是“非法的和无效的”。随即,斯洛文尼亚地方武装与南人民军(以塞尔维亚人为主体...  相似文献   

7.
今年2月的最后一天,南斯拉夫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科索沃省,共和国内务部警察正在执行正常巡逻。突然,一伙阿尔巴尼亚族武装分裂分子向警察发动袭击。塞尔维亚警察反击,引发了一场大规模枪战。交火中,16名阿族武装分子被打死,塞尔维亚警察牺牲4人。事态随后迅速扩大。普里什蒂纳等地的阿族居民涌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南联盟紧急向科索沃调集特警部队,流血冲突频频发生。科索沃位居地中海北岸巴尔干半岛,面积不足11000平方公里,是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省。生活在科索沃的早期居民是伊利里亚人。到公元14世纪,塞尔维亚王国在这…  相似文献   

8.
南斯拉夫是巴尔干半岛上以主体民族命名的国家。南部斯拉夫人①中的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黑山人、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人、马其顿人,共占总人口的80%以上,加上其他少数民族共有30多个民族,②复杂的民族成份使其历史充满了复杂易变的色彩。11世纪基督教会分裂后形成了巴尔干西部的天主教区和东部的希腊正教区,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又使一些南斯拉夫人皈依伊斯兰教,这都加剧了南斯拉夫各族文化与宗教的差异,造成克罗地亚人、斯洛  相似文献   

9.
《治黄科技信息》2006,(4):23-25
蒂萨河是多瑙河最重要的支流之一。河流发源于乌克兰境内的喀尔巴阡山脉,流经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塞尔维亚等国,最终在塞尔维亚注入多瑙河。蒂萨河总长为967km,流域面积15.7万km^2。其中山地占19.1%(0.7%为高山区),平原占34.3%,低洼地占46.5%。  相似文献   

10.
据中国国家教育部网站2013年6月29日报道,"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政策对话"6月28日在重庆举行。来自阿尔巴尼亚共和国、保加利亚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捷克共和国、匈牙利、拉脱维亚共和国、立陶宛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黑山、波兰共和国、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共和国、斯洛伐克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  相似文献   

11.
1986年9月1日和2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塞尔维亚科学技术文化合作局局长、教育部长助理和贝尔格莱德大学秘书长向我们介绍了南斯拉夫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的发展概况,下面对此做个简要介绍。一、发展概况南斯拉夫是个多民族国家,有6个成员共和国和2个独立省。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共有3所高等学校,知识分子多是在奥地利等国学成回来的,战后幸存下来的  相似文献   

12.
沈阳市现有常住人口680万,其中8—25岁的青少年200多万人,中小学生近百万。几年来,沈阳市教育局在辽宁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有关法律,认真落实《沈阳市教育  相似文献   

13.
科索活历史上最早的居民是阿尔巴尼亚人的祖先。7世纪时,塞尔维亚人成为主要居民,土耳其占领期间,一部分塞尔维亚人迁离科索活,阿族人迁入。20世纪初,阿族人成为科索活地区的主要居民。20世纪后产期,阿族人口迅速增长,成为科索活阿族分离主义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国家的这个多民族的特点在整个文化,其中也包括国民教育在内的发展上留下了一定的痕迹。 在南斯拉夫二千二百二十万居民中,塞尔维亚人占组成的42%,霍尔瓦提人占23%,斯洛文尔亚人占8.6%,马其顿人占5.6%,门的内哥罗人占2.8%和波斯诺依其人占6.9%。此外,在南斯拉夫居住着阿尔巴尼亚人、匈牙利人、土耳其人、斯洛伐克人、意大利人和所谓穆斯林——信仰伊斯兰教的部分居民,不过按出身来说他们基本上是斯洛文尼亚人。  相似文献   

15.
郑恩波 《留学生》2013,(6):51-53
一生中,我结识了相当多的外国人。在俄罗斯人、阿尔巴尼亚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波斯尼亚人门的内哥罗人、马其顿人、匈亚利人、德国人、波兰人等许多欧洲人当中,我都有一些朋友。然而,真正能与我志同道合、心心相印、不是弟兄胜似弟兄的,只有阿尔巴尼亚人。  相似文献   

16.
职教日记     
职教日记(1994年10月1日—10月31日)本栏编辑田波10月1日首都各界群众10万人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群众联欢晚会,热烈庆祝共和国成立45周年。10月2日第三届教育图书看样订货会在苏州举行。10月3日经北京成人教育局批准,由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  相似文献   

17.
从法国大革命至今,在法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五个共和国。即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185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1940)、法兰西第四共和国(1946—1958)和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58至今)。从时间断限上来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存在的时间最长。达七十余年,而其他共和国存在的时间则较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剖析第三共和国的历史,我们就会看到第三共和国初期的政治对于它的存在和以后的发展都起了决定性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在史学界形成了一种传统的看法,那就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治是非常黑暗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法国的政治是有一定进步性的。因为除法国外,“在当时的欧洲.还没有任何一个共和制大国存在的例子。”恩格斯在1888年也曾指出:“法国是资产阶级政治发展的典型国家。”显然,这是针对当时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而言的。下面.我们就具体探讨一下它初期的政治。  相似文献   

18.
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三春白雪归青冢,朝朝马策与刀环。万里黄河绕黑山。征人怨@柳中庸!唐  相似文献   

19.
首都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宜人;地势南高北底,风景秀丽;居民以塞尔维亚人居多,淳朴善良;语言是塞尔维亚语,悦耳动听。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我们将沐浴着天时、地利、人和的阳光,度过整整一年的留学生涯。  相似文献   

20.
陈霭生 《新读写》2012,(4):46-49
出自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