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严格控制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途 中央政府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其宏观目标是防止耕地总量降低至最低警戒水平以下,即满足未来人口高峰时16亿人口的粮食需求所需的耕地数量。这个耕地总量估计为1.067亿公顷。2001年,全国1.27亿公顷的耕地中有1.089亿公顷被确定为“基本农田”。“基本农田”是指国家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这些基本农田未经国务院批准,禁止转为他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人口众多 ,适于农耕的土地数量有限 ,又普遍存在着工矿企业滥占耕地的情况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就显得特别突出。一、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主要问题我国实际耕地面积约 1 33亿公顷 ,位居世界第三位 ,但人均耕地只有 0 11公顷 ,不及世界人均耕地0 2 5公顷的 44% ,有 6 6 6个县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人均耕地 0 0 5公顷的警界线。 1986年~ 1996年我国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 5 0万公顷。由于耕作方式不当、工业“三废”污染、化肥农药污染、酸雨污染的影响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酸化趋势严重 ,土壤中有害物质残留过多等。我国林地…  相似文献   

3.
陆静 《地理教育》1998,(5):13-14
地理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素材.我们应将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地理教学内容和任务紧密地结合起来。如在进行土地资源教学时,可以通过学习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了解我国土地资源中山地多,平原少,人均占有量不足0.1公顷,约为世界人均数的1/3。在此基础上联系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耕地只占世界7%的中国,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人口与耕地的矛盾十分突出,从而必须严格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这项基本国策,并且改良沼泽地、盐碱地以及其他一些贫瘠的土地,同时,合理布局,因地制宜,保证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为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耕地保护与土地整治、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本文利用单因素评价方法开展新增耕地潜力预测分析,对各类型预测潜力进行分级,其中农用地整理补充耕地的潜力为1075.70公顷,潜力区主要分布在五申镇、古城镇、伍什家镇,农村建设用地补充耕地的潜力为38.47公顷,潜力区主要分布在新营子镇,土地复垦补充耕地的潜力为169.32公顷,主要分布在伍十家镇和古城镇;宜耕后备土地开发的潜力为186.36公顷,主要分布在新营子镇。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社会 ,依靠初级农产品打天下的传统农业已被人们称为“夕阳产业” ,而追求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农业 ,却被人们誉为“朝阳产业”。目前 ,发展“两高一优”的现代农业已成为世界潮流 ,而独领风骚的是欧洲的荷兰。一、发达高效的现代农业有“低地之国”之称的荷兰 ,人均耕地仅 0 0 62公顷 ,比我国(人均耕地 0 0 8公顷 )还少 ,是世界上人均耕地较少的国家之一。但是 ,荷兰主要农产品的单产水平都比较高。小麦每公顷平均单产 760 0千克、平均每头奶牛年产奶 60 0 0千克、平均每只蛋鸡年产鸡蛋 2 0千克 ,分别是我国的 1 5、2 5和 1 8…  相似文献   

6.
20 0 3年新草原法正式颁布实施后 ,标志着我国的4亿公顷草原有了新的“护身符”。草原包括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原。天然草原是指一种土地类型 ,它是草本和木本饲料植物与其所着生的土地构成的具有多种功能的自然综合体。人工草地是指选择适宜的草种 ,通过人工措施而建植或改良的草地。我国是世界上仅次于澳大利亚的第二大草原大国 ,草原面积近 4亿公顷 ,占国土面积的 41% ,是我国第一大生态系统 ,大约是耕地的 3倍、林地的 1 8倍。我国的草原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 ,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草原面积在 15 0 0万公顷以上的省…  相似文献   

7.
随着地球人口的不断增长 ,食物结构的变化 ,人类食物需求的蛋白质供应日趋紧张 ,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预言 :“海洋能帮助我们解决最困难的食物问题。”因此 ,世界各国都把开发海洋的生物资源作为解决人口激增、资源不足和人均占有耕地减少而导致的粮食供应不足的重要途径。我国虽然拥有 96 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国土 ,居世界第三位 ,但我国现有人口近 1 3亿 ,人均占有陆地面积仅 0 0 8平方千米 ,远低于世界人均 0 3平方千米的水平 ;人均耕地只有 0 0 6 7公顷 ,有的地区已降到0 0 47公顷 ,降到了联合国规定…  相似文献   

8.
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1。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1-2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田灌溉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但从夏商时期到新民立这几千年中,其发展十分缓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农田灌溉事业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灌溉面积从建国初期的0.16亿公顷发展到1998年的0.55亿公顷,为我国的粮食自给做出了突出贡献,但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可利用水资源不断减少与农业需水不断增加的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节水灌溉将是未来农田灌溉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保护耕地,人人有责。但是,我国耕地的现状令人担忧,如何挖掘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一、挖掘耕地生产潜力的必要性1.耕地偏少且负担过重我国现有耕地约1亿多公顷,仅占国土面积的10%多一点,不足世界耕地总量的7%,在亚洲没有印度的耕地面积多,世界上有许多国家耕地资源的比重都在30%以上,而我国耕地资源比重明显偏  相似文献   

11.
宜农荒地资源也称后备耕地资源 ,主要指适宜开垦种植农作物、人工牧草和经济果林的天然草地、疏林草地、灌木林地和其它未利用的土地。它和宜林荒山荒地构成了荒地资源 (后备土地资源 )中可被大农业利用的主要部分 ,是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潜力的关键所在。一、我国宜农荒地资源的特点我国宜农荒地资源总的特点是数量少 ,质量差 ,在分布上西北部多于东南部。1.数量少关于我国宜农荒地资源的数量 ,目前有三个权威性的数字。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 0 0 0年 )》公布的数据 ,我国现有宜农荒地 35 35万公顷 (耕地为 130 0 4 9万公顷 ) ,这一数字与《…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用水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以上,而灌溉用水又占农业用水量的90仍以上。建国以来,国家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兴修了大量基础设施,农田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2.4亿亩发展到目前的7.5亿亩,以占全国不足一半耕地的面积生产了占全国总量2/3的粮食,为养活12多亿人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24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耕地占有量8.4立方米/亩,为世界的4/5,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干旱缺水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了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解决12.1亿人的吃饭问题,必须合理地保护利用现在的耕地资源。针对我国人口年增1600万.耕地减少600万亩,人需粮食逐年增长的实际提出了相当之对策,保持2000年实行5000亿千克粮食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14.
“造粮工程”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20世纪以来,全球人口不断增加,而耕地不断减少。联合国计划开发署署长,著名学者布朗先生曾向世界发表公告:全世界年消耗粮食总量为12亿吨。这些粮食等于在赤道铺出一条宽16.8米、厚1.8米的环球公路。而人口的不断增加,使这条“公路”每年延长1000千米。科学家预测,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每人大约需要0.4公顷,目前地球可耕地为32亿公顷,依此类推,地球人口极限为80亿。为了解决人类未来的吃饭问题,科学家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造粮工程”的研究,他们除了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农作物新品…  相似文献   

15.
许哲 《科学启蒙》2009,(4):17-17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着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如对空气质量和水污染的保护与治理等,但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土壤的污染。然而,我国现有1.5亿亩的土地(即接近1/5的耕地)被污染,不能再进行种植和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一、阅读下列材料新中国成立 50年来 ,我国农业生产稳步发展。1 94 9年 ,我国每公顷耕地的粮食产量只有 1 0 3 5千克 ,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为 2 1 0千克。 1 94 9~ 1 957年 ,全国粮食总产量由 1 94 9年的 1 1 3 2亿吨增长到 1 957年的 1 955亿吨 ,增长幅度达 72 3 % ,每年递增 7%。1 958~ 1 961年出现了我国粮食生产的第一次大倒退 ,粮食总产量 1 2 73亿吨。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把调动农民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首要出发点 ,以市场为导向 ,探索和完善农村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7.
马磊 《地理教育》2009,(2):78-78
防洪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水库总库容393亿米^3,防洪库容221.5亿米^3,能有效控制长江上游洪水,保护长江中下游荆江地区1500万人口、150万公顷耕地。  相似文献   

18.
玉米新品种郑单958高产栽培密度技术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郑单958密度技术效应系统研究,密度与产量回归方程为:Y=0.296x-0.002x^2-0.885,干物质积累、根系伤流液与生长动态密切相关,又受密度大小影响.在每公顷产量1.1万公斤以上的栽培条件下,郑单958适宜密度为7.5万株/ha,适宜叶面积系数为5-6。  相似文献   

19.
国家林业局日前宣布了第5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我国森林覆盖率已达16.55%,与上一次清查时的15.12%相比,净增了1.43个百分点。但与世界森林平均覆盖率27%相比,这个数字还有较大差距。 此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表明,我国森林面积为15894.1万公顷,列世界第5位,森林蓄积量为112.7亿立方米,名列世界第7。但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为0.128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0.6公顷的21.3%;人均森林蓄积量9.048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72立方米的1/8。所以,虽然森林资源保护工作进…  相似文献   

20.
国情信息     
1 .1998年 10月 3 1日 ,中国首座生态博物馆在贵州省西部的六枝特区梭戛苗族聚居区陇戛寨建成 ,用以展示并保护苗族在这一区域近乎原生状态的古老民族文化、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自然环境。生态博物馆的建立 ,是在探索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中对文化遗产及其附生的自然环境进行保护的全新的并极具前瞻意识的一种方式。2 .由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和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调查统计 ,到1996年 10月 3 1日 ,全国耕地面积为1 3亿公顷 ,此外还有林地 2 3亿公顷 ,牧草地 2 7亿公顷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0 2 4亿公顷 ,交通用地 0 0 5亿公顷 ,园地 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