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主张“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还是以教师的讲牵引着学生一步步地走进预定教学流程,完成教学任务。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觉得课堂上要讲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如果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哪有那么多时间呢?  相似文献   

2.
雍容 《新读写》2013,(11):52-53
去听了节公开课,讲的是“宝玉挨打”一节。接到通知时就觉得选题有趣,《红楼梦》虽然列入福建高考内容,但考题要求仅仅是复述情节,不少学校对学生要求低,直接梗概+做题应对,本校倒是一贯鼓励学生读原著的,我也在课堂上讲过红楼,意在提高阅读兴趣。但高三年级开公开课讲这个却罕有。课堂上,  相似文献   

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我努力营造阅读氛围,引领学生推开阅读之门。一、通过故事培养阅读兴趣要让学生爱阅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兴趣,可以从听故事开始。在每节语文课的开始,我都要声情并茂地讲一个孩子感兴趣的故事,学生看到老师讲得有趣,也会受到感染。这样,老师每天讲一个小故事,耳濡目染,学生就会觉得书是那样的神  相似文献   

4.
课堂是一个特定的空间,它所拥有的时间是一个相对恒定的常数。传统教学法认为,在课堂上教师只有大讲、特讲,才能讲深、讲透,才能有利于学生消化、吸收,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效率。殊不知,这种做法只会减少学生自己阅读、思考、消化的时  相似文献   

5.
“问”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落实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学习的理念,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我曾采用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提问,自我解答的方式,可是总觉得课堂难以驾驭,后来还是主要采用教师提问题,学生阅读回答的形式,觉得这样自己手里有根绳牵着,执教起来心里有数。不过课堂气氛有时不免沉闷,怎样看待这种教学方法?怎样才能把这种课上好?  相似文献   

6.
阅读作为获取语言文化知识,了解外部信息,提高语言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侧重点。教学大纲从六个方面对此作了详尽的阐述,使阅读教学的任务要求更具体明确。老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与教材相同水平的书籍,或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书籍阅读。这样不但增加了词汇量,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讲英语,课堂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平时在课堂上应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讲英语,教师应尽量全部使用英语。这样不但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讲英语的氛围,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听力,一举两得。为了消除学生对开口讲英语的恐惧感,可以经常进行两人或多人一组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做阅读课堂的主体。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课堂角色、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叶兰 《教书育人》2002,(9):18-19
要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提问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导出新课,复习旧课,也能提供大量的课堂语言实践活动。如何正确地进行英语课堂提问呢?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我觉得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课堂提问的层次性即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应该注意连贯性和梯度,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使学生理解层次不断深入,逐步实现由知识向技能再到交际能力的转化。它可以通过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来实现,即阅读前提问、阅读中提问和阅读后提问。阅读前提问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趣,促使学生自觉地去阅读课文,它…  相似文献   

8.
李辉均 《中国教师》2014,(21):83-85
<正>时下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师研究教材多,考虑学生少,课堂上层层讲练,句句提及,教学着力点在教师,关键点在讲练。这种教学,文本容易支离破碎,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更容易丧失。阅读教学的原点在学生,终点还是在学生。一、语文阅读课堂有效的基本过程2011年,在美国各地兴起了"翻转课堂",课堂上互动交流的时间大大增加,学习的效率也大大提高。语文阅读教学从学生起至学生终,这种方式正好似"翻转阅读",学生先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提前阅读,  相似文献   

9.
一、个性化阅读呼唤人性化设计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贯彻与不断深化,个性化阅读的理念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受到普遍关注。为了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师不再追求答案的唯一,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无论怎样理解都可以,不管怎么说教师都认可。有人觉得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学生创设个性化阅读的空间,使学生产生独特的体验和富有个性的理解,意义不在于结果的正确与否而在于这样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0.
提高阅读效率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一个突出而紧迫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课堂上通过巧设阅读背景、以课文为脚本创设情境活动、利用多媒体声情感染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要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教师非讲不可时,要把握"讲"的时机,讲究"讲"的方法。通过抓关键语句、课内外相结合、巧妙设疑来讲,将练纳于课堂,形成阅读技能。  相似文献   

11.
总评:阅读教学以读为本。以读为本的基本特征就是以读代讲,以读代讲又特别地强调要读出感情。本课教学,摆脱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繁琐的内容分析和串讲的模式.以读代讲,以读悟情占据课堂的主流地位。“理清思路”,“综观全局”,“质疑问难”.“体味情感”这四个教学环节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的阅读创意等阅读教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遵循学生递进式的认知规律,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慧阅读。  相似文献   

12.
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化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下面就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谈谈自己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化学阅读能力方面的一些做法。一、课前阅读,重在培养阅读习惯首先,要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在给学生布置阅读作业时,可结合课文,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提几  相似文献   

13.
金宏 《陕西教育》2006,(7):77-78
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阅读,而自主阅读最基本的要求和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让学生自学。这种自学,不应再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某些点缀,而应该成为教与学的基本需求。课堂上,教师一定要给足学生读、思、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有效地进行自学。那么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怎样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呢?课堂上的讲解是不是不再需要了呢?我认为,语文课既不能“满堂灌”,也不能该讲的不讲。  相似文献   

14.
许培杰 《新疆教育》2012,(12):87-88
自学能力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和更新知识的重要能力,是其它能力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人的一种基本素质。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成为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评价指标。而实践中很多学生不会自学,老师也不善于指导学生逐步形成自学的能力。阅读课本作为自主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成了课堂流程的“花瓶”。学生难以摆脱阅读的“哺乳期”,阅读课本始终在低层次徘徊,致使短期内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阅读课本成为课堂上的“鸡肋”。于是很多老师抱怨课改的成效低,课堂重新回到老师讲学生听的老路上来,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两张皮,平时老路子,听课做样子。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有一个问题部分教师仍然迷惑不解,那就是新课堂模式下教师的“讲”。这里有两种人:一种是担忧型,表现为对学生的极度不相信、不放心,总觉得学生讲得不到位、不透彻。结果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空话,其实仍是教师霸占着课堂,教学进度比原来更慢,效果也不见得比原来好。另一种是迷茫型,表现为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讲,该讲多少,该什么时候讲,有时想讲却又不敢讲,有的干脆一堂课一句话都不讲。结果学生乱吵吵,课堂一团糟,因为学生比教师更迷茫。  相似文献   

16.
解语 《河南教育》2005,(6):49-49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许多新教育理念在学校日益被强调,比如尊重学生。我并不反对教师尊重学生,我也认为对学生动不动就大加训斥.绝不会是一个好教师,更反对教师情绪失控而伤害学生。但如果说由此一来,就允许学生在课堂上不讲坐姿,随便讲话,擅自离开自己的座位,甚至并无特殊原因,只因为想出去就说要上厕所……我觉得这样的课堂是一种纪律的失控,是以尊重学生的名义而允许学生对教师不尊重。  相似文献   

17.
廖泽芳 《四川教育》2005,(11):44-44
我觉得很巧合,好像是上天在考验我?今天学习叶圣陶的《一课》,讲的是课堂上一只蝴蝶飞进来,老师和学生不同的反应。  相似文献   

18.
如今,在实施素质教育之际,仍然有不少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高谈阔论,而学生在课堂上充当了老师的忠实听众。这种现象,究其原因是老师的思想还没有转变过来,觉得自己如果讲漏一点、讲少一遍,学生就可能学不会,一定要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讲得通透明白。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性还存在吗?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个性了!所以,不少的教育专家提出精讲多练。我觉得在练中,一定要突出多读。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比阅读能力弱的学生在获取知识、增长见识、扩大视野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课堂没有书声是语文教育的悲哀,课堂只有书声则是语文教学的倒退。为克服没有诵读只有讲析的教学方法造成的失误和一味诵读带来的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弊端,我认为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种阅读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长久以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觉得作文教学无法可循,每每讲得口干舌燥、批得腰酸背痛却得不到学生的共鸣;学生觉得写作文痛苦不堪,下笔无事可写,只能胡编乱造。作文教学给教师和学生造成了双重负担,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营造一个高效的作文课堂,成为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