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天府小生”姚夏是四川全兴队一把尖刀,在国奥队也是绝对主力,惹人喜爱的娃娃脸,经过三年甲A和大赛的磨炼,如今更加成熟了。二十岁的姚夏虽然在年龄上略显稚嫩,但脚下功夫可是不弱,盘带过人随心所欲。他最大特点是边路突破快且头脑清醒、射门和抢点意识强,在每次大赛只要上场就是各队后卫重点“照顾”对象。在国家队的训练场我见到了受伤的姚夏。 记:看到你训练的时候跑起来一瘸一拐的,膝关节伤得严重吗?  相似文献   

2.
姚夏点儿背     
北京人管运气差叫“点儿背”,姚夏的点儿就够背的了。 今年3月20日,中国奥林匹克队在吉隆坡迎战韩国队的前一天,记者在希尔顿酒店的中国队驻地见到了狼狈不堪的姚夏——只见他几乎赤裸的上身上,只在肩部扣着一个夹板,从双肩到腋下裹着厚厚的纱布。  相似文献   

3.
《新体育》1998,(7)
足球场上,姚夏的风格正像他的雅号——“猎豹”,敢冲敢抢,勇往直前,不怕牺牲;走下场来,姚夏文静得像个学生,文质彬彬,平和谦虚,少言寡语。 听姚夏说话就像是听涓涓小溪潺潺流过,作为一名球员,姚夏一谈起对成功的渴望,却难掩一份荡漾的豪情。 记者:最近一段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姚夏:当然是看世界杯喽!这对我们球员是个最好的学习机会,唉!要是能参加一下该有多美妙! 记者:你还有机会。 姚夏:是啊!下届世界杯我27岁,还是当打之年,一定要代表中国队打入世界杯!  相似文献   

4.
猎豹姚夏曾对记者说过,代表中国足球队冲进世界杯是他一生最大的夙愿,这同时也是他从事足球运动的动力所在,所以,对于今年的十强赛,正处于“爱与痛的边缘”的姚夏心里充满了渴望。 97年是我毕生的遗憾 说起今年的世界杯预选赛,姚夏坦言,国足大名单重新有了自己的名字,他觉得没自豪。而4年前的1997十强赛最终没有出线是自己一生的遗憾,当时任何人都认为中国队没戏唱了,但事实上,我们连续丧失了足足三次机会,如  相似文献   

5.
张辉 《篮球》2001,(24)
说到美国的NBA,无人不知20世纪90年代“飞人”乔丹的名字!谈到中国的武侠小说,无人不晓《天龙八部》中“北乔峰”的封号!虽然一个是现实中的圣人,另一个是江湖中的侠客,但他们却有许多相似之处。相信他们二人的比较能给大家带来思考。 一、异性的比拼者 一提到乔丹和乔峰,也许你的第一感觉是他们是不是同姓?其实不然,乔丹的名字来自英文姓名Michael Jordan,乔丹是他的姓,而迈克尔是他的名;而乔峰也不  相似文献   

6.
武功的境界     
孔庆东 《武当》2010,(4):1-1
金庸的武侠小说,已经成为二十世纪最有代表性的大众文学之一。金庸武侠中的武打,带给我们的想像是空前的。之所以他的小说这么有魅力,在“武”这个方面,超越了前人。  相似文献   

7.
唐黎标 《精武》2006,(8):45-45
在武侠小说中,武功是江湖中人在江湖上存在、立足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武侠小说描绘的主要对象之一。一部武侠小说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成功地创造和描写了“武”这个因素。事实上,在新派小说中对侠作用的偏重即意味着对武作用的减轻。武侠小说是武和侠相结合的一个文学类型,其虽然以侠而非武为主,但侠却需要武来支撑。金庸也很重视这一点,并且是认真地去创造和描写江湖人物的武。首先需要指出的是,金庸所描写的“武”不光依赖着剑、  相似文献   

8.
汪国义  蒋洪波 《武当》2012,(5):29-31
中国近代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著名武侠小说作家向恺然先生,以及他的武侠小说改编拍摄的功夫影片风靡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老百姓耳熟能详,家喻户晓。但向恺然先生作为一名武术家、武术理论研究家、武术教育家,以及他对发展湖南武术运动的贡献,对中华武术理论研究的贡献等等,还尚未被更多人所熟知  相似文献   

9.
DIY之保养篇     
大凡爱球之人,对手中的球拍多半是宝贝般爱护的,曾在乒乓BBS上见过这么—句话一“拍在人在”,读来大有武侠小说中“剑在人在”的味道,可见其迷球之深爱球之切。  相似文献   

10.
《收藏界》2006,(3)
读李宝林的画,无论山水还是人物,总给人一种凝重,厚实,稳健的感觉。李宝林先生为人厚道,处事谦和,热心于公众事业且有奉献精神。在艺术上,他有敏锐的感觉,但他不是“才子型”的,不是靠激情,才赋进行创作;也不是“技术型”的,  相似文献   

11.
武术文摘     
武侠小说用简单的算式表示,即:武 侠 小说。必须三者结合,才能名符其实。 并非所有的武侠小说都是有武、有侠的,早就有人指出一个现象:“许多武侠小说都是有武无侠,甚至武也没有,有的只是“神”,神仙的“神”。  相似文献   

12.
秦忆 《健身科学》2013,(1):16-16
看过香港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的大作《射雕英雄传》的人都知道,这部书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物——人称“老顽童”的周伯通。尽管他已年近百岁,可却每天嘻嘻哈哈、快乐无忧,就好像返老还童了一样。周伯通的一颗童心在江湖中人尽皆知。他一生逍遥自在,没有敌人,没有怨恨,也没有争夺武功天下第一的想法,整天就是像小孩一样地玩耍。  相似文献   

13.
蜀中足球名宿姚明福曾有一个心愿,那就是为中国足坛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足球选手,同时姚明福也暗自祈祷,如果自己有一个男孩,也要尽可能的将他塑造成材,为中国足球的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可惜的是,姚明福膝下只有一个女儿,但姚明福的期盼并没有落空,终于,在1974年1月28日,一个胖乎乎极其招人喜欢的男孩降生在姚明福家中,姚明福权衡再三,给孩子起名姚夏,而“夏”取自“华夏”二字,姚明福的本意是希望将来孩子的球技能威震华夏足坛。  相似文献   

14.
《收藏界》2013,(1):140-141
不得不承认周洪彬是一个很有想法也很有天赋的紫砂陶手。在与洪彬相识的数年间,正是因为他的想法和天赋,使我感觉他一直在“变”,变得每一次与他见面都有着一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觉。这种变,其实是一种蜕变,也是一种自我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现在人们只叫他“巴蒂”,就像称呼自己的兄弟或儿子一样,称他的入球为“巴蒂入球”。 那是一种超人的天赋。 天赋也就是一种让人无端狂放起来的东西。 巴蒂渴望这种狂放。那是飞的感觉,那是1978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欢腾的一幕。  相似文献   

16.
“和他在一起很舒服!”不止一个人这样评价卢卫 中,那语气与其是在评说一个明星,不如说是在谈论 一位相交多年老友。 “卢子”是他的昵称,和他相识的人,见第二面的 时候往往就自然而然地用起了这个称呼,言谈 之间,早已把他从球星变成球友 了。 就是这么一个平易自然的人,揽 获了中国男排在亚洲和国内的所有最 高荣誉,却始终没有学会该怎样摆谱作 秀,最酷的姿态永远只是在赛场,走下领 奖台,他给你的感觉除了亲切就是坦诚。 “他一点也不像明 星!”生活中接触他 的人这样说;“他就是 真正的明星和核心!”赛场 上瞩目他的人这样…  相似文献   

17.
中国球星梦     
池明华在球上踢没了青春,他看着比自己辈份高的、和自己同辈的、比自己低一辈的球员们一个一个离开球场,却一点也没感到倦怠。 南北明星对抗赛期间,和他同住的是上海队的小将祁宏,19岁,比他小15岁,祁宏满走廊地喊他“老池”,他却笑着对祁宏说:“其实我都可以给你当叔叔了,嘿嘿!” 我知道这些踢足球的中国球员们从小都梦想有朝一日他们自己把自己踢上世界杯的颁奖台,15年前是池明华做这个大梦,15年后,又来了祁宏、姚夏、吴承瑛等和他一起梦想。 我曾直截了当地问池明华、矫春本打算什么时候退出球场,然后再去干什么?他们的口径非常一致:我还能再踢。  相似文献   

18.
上学的时候,我和其他男孩子一样,喜欢看武侠小说。 不管有多少人、有多少种理由指责武侠小说,但我始终相信,只要中国人存在一天,武侠小说便要存在一日。因为中国人在性情上需要它,它是人们的心在现实与理想中的调和产物。在日益繁忙的社会中,武侠小说可以暂时缓解周身的压力。我认为武侠小说经久不衰的另一个原因是人们的内心深处或许曾经存在过的浪迹独行的古道热肠,铁胆豪情的快意恩仇,三尺清风在手的侠骨柔肠,嘶啸西风的白马上奔腾着的侠义自我的情绪。  相似文献   

19.
蜀中有谚云:嫁人要嫁魏大侠,生儿要生小姚夏。意思是说,四川的姑娘们找郎君就要找魏群那样体魄健壮、豪气干云的人物,结了婚的要生孩子的话就都希望小孩能像姚夏一样。  相似文献   

20.
蔡飚 《篮球》1999,(10)
常规赛结束了,“要拿总冠军”的火箭队显然没有十足的冠军相。36岁的巴克利在拼老命,可他的蓝牙套却帮不上他的忙──让我们先来温习一下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里面的张无忌很“花心”,尽管他娘临死对警告他“越是好看的女人越会骗人”,可他仍处处留情,对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