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意义】监测高校网络舆情大数据信息,建立风险评估及预警系统对于快速准确识别高校网络舆情危 机风险等级,提高高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对网络舆情的监管效率、应对能力以及治理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方 法/过程】在研究高校网络舆情影响因素和发展演化规律的基础上,构建舆情发布者影响力、舆情热度、舆情强度、 舆情扩散度四个维度的高校网络舆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和熵权法进行指标筛选和权重计算, 综合运用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高校网络舆情风险评估及预警模型,对舆情风险等级进行划分。【结果/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极大简化了高校网络舆情风险评估和危机预警的识别程 序,为合理有效地处理和应对高校网络舆情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创新/局限】增加风险评估指标筛选过程,两种评 估方法的有效结合使得风险评估和预警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2.
郭宝盛  季红颖 《情报科学》2020,38(6):103-109
【目的/意义】通过对重大疫情中的网络舆情危机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为提升我国应对重大疫情危机、构 建清爽的网络空间、维护社会稳定找到出发点和着力点。【方法/过程】通过构建网络舆情传导链和网络舆情危机演 变结构,阐述了重大疫情应对中的网络舆情危机演变的各个阶段形成及运行机理,在梳理其特殊表征和对典型案 例回顾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治理重大疫情网络舆情危机的主要策略。【结果/结论】要从强化政府公信力度、加强网 络媒体管控、引导网民文明用网、防范危机叠加风险、消解国际舆情压力五个方面进行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3.
周汉杰  王刚 《情报科学》2021,39(12):118-125
【 目的/意义】通过构建区块链社交网络舆情风险管理纾解对策,对于创造良好网络环境,提升网络舆情治理 效能以及应对网络风险复杂局面提供可行性方案。【方法/过程】本研究立足区块链理念与技术,分析社交网络舆情 风险管理概念框架,指明社交网络舆情风险现存问题,进一步探究区块链技术下社交网络舆情治理与纾解机理,建 立社交网络舆情管理系统模型,并从技术推进、多方协作、媒体引导等层面探究防控社交网络舆情风险的密钥。【结 果/结论】区块链技术对社交网络舆情风险治理、提高舆情信息传播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为营造健康、安全共享等网 络社交生态系统提供诸多可能性。【创新/局限】本文构建的区块链社交网络舆情管理模型是一个初步的设想,没有 考虑信息存储的上限,下一步研究工作是提升区块链社交网络舆情管理系统的兼容性和数据采集的标准化,为区 块链社交网络舆情管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桂平  程海威 《情报科学》2023,41(2):143-149
【目的/意义】高校网络舆论场是矛盾风险放大器,也是意识形态交锋最前沿。深入探究5G智媒时代高校网络舆论传播的生态变化、主要挑战和应对策略,对高校、社会和国家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综合分析技术迭代背景下高校网络舆论场新变,结合现实观察与理论分析归纳演绎风险应对的四大挑战,从联动治理体系和核心管控策略两个层面提出科学精准的对应机制。【结果/结论】传播环境的多样性与跨屏化,传播工具的智能化与即时性,传播内容的情绪化与碎片性,“网生代”的先锋性与管理部门的滞后性,是5G智媒时代高校网络舆论管控的主要挑战。高校要革新观念与机制,重塑联动管理团队,从政治引领、工具使用、内容管理、时空规律四个维度优化管控举措,强化人机结合智能监测管控。【创新/局限】紧跟技术前沿分析5G智媒时代高校网络舆论特点,提出了针对性、可操作的应对方法。研究偏重于趋势研判和策略研究,具体落地举措和应用成效还需在实践中加以完善和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移动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对师生员工影响越来越大,高校舆情管理机构必须创新舆情管理 机制以适应新形式变化、进一步采取应对策略以提高舆情管控效果。【方法/过程】从信息生态系统视角出发,结合 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构建了移动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创新机制,从管理过程和信息生态系统机制融合角度 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提出了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结果/结论】本文为移动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研究提供了新的 理论视角,对实践层面的舆情应对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徐海玲 《情报科学》2022,40(7):48-54
【目的/意义】基于事理图谱的方法对网络舆情事件进行揭示,能够准确分析舆情事件的发展趋势和脉络, 为政府部门的舆情管控和舆情引导献计献策。【方法/过程】以微博“长征5B失控”的相关主题与评论内容为研究对 象,对提取的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抽取和泛化,分别生成顺承事件对和因果事件对,并对其顺承关系和因果关系 进行识别,从而构建网络舆情事理图谱。【结果/结论】在网络舆情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因果事件的演化路径具 有时间发生短,演化路径短的特点,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演化的趋势也逐步降低;网络舆情顺承事件具有传播的 时间长,传播的路径多且具有多向性的传播特点,在顺承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因果事件,且舆情事件的 走向与网民的情绪有很大的关联。【创新/局限】构建基于事理图谱的网络舆情的演化路径,同时揭示网络舆情演化 的传播特点与现实意义,后续有必要扩大研究样本,使得研究结果具有更好地通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科学识别影响网络舆情热度评价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对理解网络舆情发 展变化走势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从信息生态视角出发,通过文献查阅、发放问卷等方式归纳总结出影响网 络舆情热度变化的15个因素,并通过DEMATEL方法对这些因素进行影响关系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 政府 危机处理能力、政府应对满意度、领袖意见导向度、话题类型、水军参与度和参与回应数可以视为影响网络舆情热 度评价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容易受到外部事件冲击的行业之一。近年来由于交通意外、设施损 坏、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使得涉旅危机事件逐渐增多。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 逐渐成为旅游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产生与传播的策源地。本论文研究旅游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观点演化机制,对旅 游行业相关部门科学地进行危机舆情的监控与引导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从虚拟仿真与实证分析入 手,分析旅游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中网民观点的演化过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旅游舆情网络具有无标度的结构特 征,旅游网络危机舆情具有纵深扩散、反复发酵的演化规律。最后提出旅游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线上线下协同治理 的对策建议。【创新/局限】采用混合方法研究,在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无标度加权网络结构特征的旅游网络舆情危 机事件观点演化模型,在仿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证分析,为研究旅游网络舆情危机事件观点演化机制提供了新 的研究视角;但研究中对于观点演化机制的网络平台研究仅考虑了微博,将来研究中将着眼于更多的新媒体社交 平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梁冠华  鞠玉梅 《情报科学》2018,36(10):48-53
【目的/意义】突发事件带来的网络危机舆情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全以及正常的社会公众秩序。【方法/过 程】为此,结合灰色统计法以及 AHP分析法构建网络舆情演化周期各阶段的风险指标体系,分析计算各个风险指标 的权重系数。【结果/结论】从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到,目前舆情危机的整体的风险程度较高,对舆情前期的防范和传 播中的控制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舆情危机风险的产生,而增强网络的信息化程度、着力培养网络信息化人才、完善 行业媒体的整体运营环境以及增强舆论导向等具体操作能够有效改善舆情危机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围绕网络舆情反转频发现状,厘清网络舆情反转生成机理,以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应急治理面临的挑战。【方法/过程】从信息生态视角出发,建立网络舆情生态种群关系网络研究框架,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寻首发主体权威度、网民相关度、传播主体权威度、传播主体倾向、首发信息内容直观度、内容敏感度、舆情持续时长七个内在因素的“联合效应”,识别网络舆情反转产生动因和组态路径。【结果/结论】网络舆情反转组态路径可归纳为“关键种群主导舆情信息持续发酵型”和“管理种群引导舆情信息迅速扭转型”两种类型。敏感型网络舆情信息作为网络舆情反转的核心条件,与难制约型关键种群、持续间断型管理种群相互作用作为主体力量推动网络舆情反转;自由包容型支持种群为辅助条件。【创新/局限】基于信息生态学搭建网络舆情反转生成机理研究框架,从组态视角剖析网络舆情反转生成机理,为网络舆情反转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刘泾 《情报科学》2018,36(12):66-70
【目的/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媒体的强势崛起带来全新的网络传播生态,分析新媒体时代 网络舆情特点与演化规律,提出网络舆情治理创新路径,有效提升政府网络舆情应对与治理能力。【方法/过程】从 网络舆情及其治理的概念与属性出发,阐发当前政府网络舆情治理困境,基于协同治理理论,探析网络舆情治理创 新的具体实施策略。【结果/结论】新媒体时代,政府舆情治理应从网络管控转变为网络治理,创新治理理念;从单一 到多元,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从线性到系统,构建“三位一体”的网络舆情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刘迪  张会来 《情报科学》2022,40(11):176-185
【目的/意义】高校是网络舆情的聚集点和热源地,其舆情引导和治理,有利于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凝聚社会共识、筑牢社会认同的思想基石。【过程/方法】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2007-2020年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从时间分布、主要研究力量分布、高被引文献分析等方面,阐释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进展情况;通过施引文献的名词性术语、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聚类分析等,得出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热点主题及前沿趋势。【结果/结论】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风险评估及预警机制、舆论引导机制,舆情治理的形象修复与弥合路径,舆情叙事模式转变与高校舆情应对机制,以及重大舆情事件的危机响应机制等,是未来研究的重要趋势。【创新/局限】本文反映了国内学者对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动态图景,但数据来源仅为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献,难以展现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全貌。  相似文献   

13.
张雷  谭慧雯  张璇  韩龙 《情报科学》2022,40(3):144-151
【目的/意义】构建高校师德舆情微博用户评论LDA模型,可以更精准识别舆情演化特征和分析关键主题传 播路径,帮助高校和相关部门更为有效地进行舆情监管和舆情引导。【方法/过程】本文以“天津大学一教授学术造 假”事件为例,基于 LDA模型构建高校师德舆情下微博用户主题生成模型,采用困惑度评价指标确定 LDA模型最 优主题数,采用信息熵确定每一主题在不同日期的主题强度,通过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词云展现舆情话题的演 变,最后基于主题相似度确定主题传播路径。【结果/结论】LDA模型和信息熵可以解析出网络用户群体关注的重要 主题热点,精准识别舆情演化特征,识别主题最优传播路径进行舆论引导,对爆发的舆情实现预测和管制优化。【创 新/局限】文章创新性地构建高校学术道德舆情的LDA主题模型,有效确定微博用户群体主题、识别舆情演化特征、 分析主题间传播路径,具有普适性;进一步扩大高校师德其他舆情分析及结合网络舆情情感分析为下一步的研究 内容。  相似文献   

14.
马旭 《情报科学》2022,(12):120-125
【目的/意义】高校教育问题是全社会的焦点问题,任何涉及学生个体利益的问题往往会酿成重大舆情,引起社会关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演化和处置,保障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不被外界舆论打扰。【方法/过程】本文主要从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和演化两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影响因素以及演化动因,在此基础上,对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阶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高校网络舆情演化的影响因素包括了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且其共同决定了高校网络舆情的演化阶段。为了降低高校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高校及其管理者需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和完善。【创新/局限】目前本文只是从理论层面对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进行了定性分析,在未来的研究中将对高校突发事件展开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5.
郭爽  万立军 《情报科学》2020,38(5):132-140
【目的/意义】通过研究微博社区网民的情感交互与舆情观点,有助于在复杂的网络中掌握网民情绪演化从而良性引导网络舆情态势。【方法/过程】基于传播动力学、社会安全阀等理论,结合微博社区中的实际案例,定义事件利益主体并抽象出事件演化的全生命周期,同时,构建SIR演化博弈模型刻画网民情绪的动态演化规律及主体决策博弈演化过程,并通过仿真模拟分析得到系统演化至稳定状态的均衡条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微博社区中意见领袖与官方媒体感知收益与风险的敏感度对决策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官方媒体及时设置有效议程构建安全阀能够防止网民情绪恶化;意见领袖与官方媒体的协同引导能够最大效度地帮助政府管控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利用在线社交网络中的舆情信息创造价值的同时,明确网络舆情管理的关键点,抑制负面舆情的传播与扩散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分析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及之间的博弈关系,利用演化博弈理论,提出了一种网络舆情传播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重点分析了博弈模型的平衡点及主体行为稳定策略的均衡条件,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可能存在三个策略均衡点,并基于仿真实验及分析结果提出政府管控在线社交网络中负面舆情传播的三个关键点及应对策略。本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在线社交网络中的舆情传播研究,可为网络舆情的管理与控制提供理论支撑与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准确掌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提高政府应对能力,避免事态恶化是刻不容缓的课 题。【方法/过程】本文首先从生命周期和社会燃烧视角,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各个阶段分别按照“燃烧物质、 助燃剂、点火物质”集合形式进行结构化描述,探究演化过程中各阶段的关键属性以及属性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此 基础上根据广义随机 Petri网理论,构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 GSPN模型。最后以“山东非法疫苗事件”为例从 事件代表性、谣言煽动性、情绪交融性三个方面评测演化系统的性能。【结果/结论】验证模型有效性,揭示其中的变 动规律及均衡状态,为相关部门引导舆情良性发展,防范舆情失控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近年来危机事件的频发与人们表达诉求的期望加剧给企业网络舆情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针 对企业网络舆情管理绩效进行研究可以为企业应对网络舆情提供支持。【方法/过程】利用平衡积分卡的思想结合 企业提高网络舆情管理绩效的愿景,从监控预警水平、主体联动水平、反馈响应水平、引导治理水平和文化修养水 平五方面进行系统动力学仿真,探究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制约关系。【结果/结论】基于平衡计分卡与系统动力学 的企业网络舆情管理绩效模型通过定量分析有助于企业在应对网络舆情时采取更合理的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旨在从网络舆情用户信息及文本内容视角出发,构建不同维度的网络舆情主题图谱,结合主 题图谱对网络舆情进行特征演化及可视化分析,为舆情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本文以实体抽取和关系构建技 术为基础,构建了网络舆情主题图谱模型,并以“台风利奇马”事件为例,建立了三个不同维度的主题图谱,结合用 户和文本等多维度微观数据,对网络舆情特征演化进行分析。【结果/结论】在该事件中,用户影响力节点具备多元 化、相关性、官方主导性等特点;网络舆情演化对应台风事件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PC终端存在传播媒介种类少、 发博数量多且用户集中等特点,移动终端存在传播媒介种类多、发博数量少且用户分布均匀等特点。【创新/局限】 本文借助主题图谱,构建了网络舆情用户节点和文本节点及其关联关系,从用户、账户、内容三个维度系统且全面 的展示了网络舆情特征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突发事件通过互联网形成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又将突发事件反复发酵,使突发事件舆情信息 生态链系统得以演化。【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链理论构建突发事件舆情信息生态链系统,分析其系统构成要 素,利用协同学理论及系统动力学方法,阐述突发事件舆情信息生态链系统的协同演化机理。【结果/结论】提出突 发事件舆情信息生态链系统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